据央视网4月10日新闻报道,美国布朗大学急诊科医生梅根·兰尼在接受CGTN主持人视频连线采访时,高度赞扬了“武汉经验”为美国乃至世界新冠疫情防治医疗工作奠定的坚实基础,同时也表示正是因为中国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了大量早期的数据和救治方案,才让美国的科研团队有了核心数据和充分的医疗事实作为依据。和英美等国官方和政界一直采取诋毁和污蔑中国的态度截然不同的是,欧美的医学界和科学界一直对中国的抗疫工作赞誉有加。也许这种政界和医学界的对立态度,恰恰也就反映了一个客观事实——科学无国界,在任何言论都可以被加注政治色彩和政治目的情况下,唯有科学工作者才能吐露真言。
的确,中国的医疗工作者和医学专家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疫情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样的贡献,和中国政府积极投身世界疫情防控事业一样让人钦佩。在疫情爆发之初,在全人类都对新冠病毒一知半解的时刻,是无数逆行的白衣战士和科学家走向了病毒一线,用义无反顾的责任担当和高尚的科学情怀,为全国人民筑起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墙。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带领他的团队,敲响了疫情的警钟,中国的医疗科研专家和医护人员一道摸着石头过河,确定了“边救治、边总结、边研究”的医疗研究方针,对病人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逐渐过滤、筛选、完善,将救治方案不断优化的同时,也加紧科研步伐和病毒争分夺秒。3月18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带头的首批援鄂抗疫中医医疗队研制的化湿败毒颗粒获得临床试验批件,该药经历处方确定、疗效验证、新药研发、注册申报四个阶段,是在充分结合新冠病毒研究理论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创新而得,在对武汉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在抗击病毒,消除炎症,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除了治疗药物研究,我国的医疗专家在疫苗研发和实践上也加紧脚步。据人民日报9日报道,承担新冠疫苗重点研发工作的康希诺公司发布疫苗最新研究进展,其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I期临床试验已经顺利完成,并且初步审核数据安全,研发团队将于近日开启Ⅱ期临床试验研究工作。疫苗研发工作不能一蹴而就,最快认定疫苗有效时间也需要6个月,但国家对疫苗研发工作的重视,医疗工作者与科学家们的全力付出,以及特殊时期的特事特办依然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疫情来势汹汹,却没有吓退这群挺身而出的白衣战将。他们不惧艰险,披星戴月,经常几十个小时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奋战在科学研究一线,在他们身上,我们看见了中华民族的不屈脊梁,看到了医疗工作者的使命担当。虽然疫霾当前,可我们有这样一群可歌可赞的医者在先,何愁时艰不破,何愁大难不渡,何愁四海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