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神游 18 以色列人尼厄 |
送交者: 问题多 2006年01月19日08:33:35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
以色列人叫尼厄,应该有50多岁了,胖胖的身躯,一说话浑身都是笑。没问题问,你到这来玩不带家人? 尼厄挥挥手中的照相机:我是一个照相迷,我老婆嫌我一路上没完没了地停车,她受不了,就再也不跟我出来旅行了。我瞪圆了眼看没问题,这不就是说你呢吗? 正说着,车开到一处,漫山遍野都是茶树。我们下车来看,尼厄和没问题给每一片茶林都照了像。从山坡上能远远地看到下面山谷里面茶园里两块大石头,上面有白色的手掌标记,司机说那是国大党的标志。没等他问我,我抢先问他从哪儿来,结婚了没有,有孩子没有。他是科琴人,有两个孩子,上小学了。再问更多的问题,他的英语就不灵光了。我惊异刚才他还说得很流利,现在居然连很简单的话也说不清道不明了。我估计印度司机学英语的时候,肯定就是学这几个问题。 又走了没多远,碰到一群采茶女。她们高兴地喊“Hello。”然后又对着女伴咯咯笑。尼厄很有女人缘儿,一会儿就弄清楚了谁有孩子,谁没有。他回到汽车里拿了几支色彩鲜艳的自动圆珠笔,向采茶女扔过去,她们高兴得不得了,拿到的人就把笔给伙伴们看。 没问题:你怎么知道她们喜欢圆珠笔? 尼厄:我去过很多贫困的地方,非洲、拉美、南亚,一支圆珠笔能让你跟很多人很快熟悉。 没问题:她们不一定会写字吧? 尼厄:晚上回家,给自己的孩子带回一支笔当礼物。这支笔就成了孩子第二天到学校炫耀的资本,还能用很长时间。一只小小的笔能给全家人带来欢乐,应该是最恰当的礼物了。当然了,前提条件是当地人不抽烟。人一抽烟,就会问你,有香烟吗,就顾不上孩子了。 这倒是提醒了我,来印度好几天,无论是在城里还是在乡下,好像除了那个开旅游大使的司机,没见到一个人抽烟。后来到其他的地方也注意看了,确实抽烟的人极少,看来这是国际烟草公司的处女地。
到了一家饭店,饭馆就在一楼,里面吃饭的人都是印度人。尼厄说,蒙纳是印度本地人消暑度蜜月的地方,反而外国游客少。看看饭馆里的印度客人,和在外面大街上看到的不一样。有不少人肤色较浅、着装讲究。女人的纱丽多为深色,看着比较厚实和下垂。拖家带口的男人长得比较胖,腰带都系不住。嗯,这些才是在电影里能看到的印度人,估计他们多是北方客。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餐馆房间里吃饭,前几次都是坐在院子里。饭店的餐馆天花板很低,而且四壁是单色调,没有任何装饰,看来伦敦的印度俱乐部不搞讲究的装修是有传统的。我叫的是蔬菜,没问题和尼厄都吃肉。菜上来了,味道还可以。他们两个都拿烤饼沾菜汁吃,不用刀叉,两个人的动作差不多。尼厄说,在以色列的中东菜馆里吃饭其实也用手,总有一张饼,或者一根蔬菜蘸着吃,所以不用餐具也行,但是和印度直接动手拿菜还是有一定差距。 他们两个撺掇我也动手,说凡事都有个第一次。尼厄讲得头头是道:印度人吃饭动手有讲头,对于饭菜,不仅要品色香味,还讲究触觉上的体验。如果饭菜热,手上也会觉得热,如果饭菜辣,手上也会觉得辣。印度人认为没有了手指的触觉,就少了一种感官刺激。我又去洗了一次手,回到餐桌上开始动手抓饭吃。开始还用饼蘸菜汁,后来就用手抓米饭。第一次触到饭菜时,非常敏感,心头的血脉舒张大概比指尖的还激烈。没问题和尼厄只顾聊天,并不看我。过了一会儿我也就适应了,开始还斯斯文文,没过一会儿就是满脸花。看看旁边的没问题和尼厄,比我也强不了多少,吃得饭粒、菜汤掉了满桌子。 尼厄是印度的常客,他是以色列一家公司的国际业务代表,经常到印度北方做生意。这次是专门以旅游者的身份来玩。他基本上不去游客聚居的地方。在科琴他就没住小岛,而是住在科琴市区。那里的生活和小岛上不一样,可以看到当地人的生活。听说我们最后还要回到科琴,他劝我们在市区里面转转。除了印度、日本和美国他也常去,主要都是生意旅行。他在美国的克萨斯呆了不少年,做一家石油公司的总裁助理,最近刚刚换了工作回到以色列。 我问他对这些地方有什么感受。 他:印度和日本这样的东方文化…… 我:你把印度和日本归为一类? 他:这是和美国相对而言的,而且我是指生意场上的交往。日本人和印度人都不愿意和人发生正面的冲突。比如,我在印度的一个生意伙伴。我问他这批活儿明天能交货吗?他会说,你放心吧,已经干完一半了。等到明天该交活儿了,他会说,坏了,还没开始干呢。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不是他想骗你,而是他不愿意告诉你他有困难。日本人归根到底也是一个回避冲突的文化,所以你经常看他们表示同意,却弄不明白他们想什么。可是美国人不一样,凡事要简单,白纸黑字,不要绕弯子。我也是吃了不少亏以后才明白,在美国简单明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像以色列人那样没完没了地嚼情的做法行不通。另外,在美国开例会,是把今天要讨论的几件事拉出单子来,一件一件谈过。但是在以色列,例会不一定要对每件事做结论。它是一个让员工认识到不能各行其是,公司还是有人管事的一种仪式。从这一点看,以色列企业又有东方企业的特征。不过,以色列人确实不像东方人那样好面子,对事不对人,争得面红耳赤之后,扭头就忘了。 我忍不住开个玩笑:既然以色列人不在乎面子,我就来总结一下我根据你的介绍对这几个国家的人的评价吧。印度人是不讲信用。日本人是面子第一。至于美国人嘛,是一点不微妙。以色列人当然是厚脸皮、爱嚼情啦。 尼厄:用你的眼光来看待异族文化就有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过,我会跟你激烈地辩论,但不记恨你。 我:你如果让我下不来台,我下次见你就翻白眼儿。说正经的,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总结这么多年世界旅行、跟这么多人打交道的最大的收获呢? 尼厄想了好一阵:应该说是不对任何文化抱有太多的幻想和假设,静下心来去接触吧。 饭钱是600卢比,尼厄动作比我们快,掏出一张大票,说你们就付差额吧,学校里的人不容易。分手告别,没问题说,忘了记下他的联络地址了。我说,有缘分以后还会碰到。 没问题的照片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5: | 听听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协奏曲 | |
2005: | 老地主给毛新宇的一封公开信 | |
2004: | “枕着你的名字入眠”(2) | |
2004: | 困惑 | |
2003: | 对幸福我怎能麻木 9 | |
2003: | 对幸福我怎能麻木 10 | |
2002: | 遭遇男女同浴 | |
2002: | 英儿痛苦回忆:“激流岛事件”和两个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