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毛泽东的中国毛共产党
送交者: alexsyalexsy 2020年11月21日15:38:39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毛主席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没有之一。从一开始他就不留后路带领自己亲、友投身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并付出个人巨大牺牲。他自始至终坚持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并将为人民服务立为他亲手缔造的党、人民军队和新中国政府的宗旨。             


    毛主席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试图改造人性,建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人民领袖和导师,身后倍受无知者责难,但他的努力所闪耀的人性光辉必将永远光耀人间。】




性格温和的人最易和人相处,往往更有人缘,似乎距离成功更近些,其实这是假象,因为性格温和的人,可能天生就有另一种缺陷,那就是不够锋利,缺少突破力,而真正解决问题和困难,有时候需要的是一种决绝的意志力。所以性格鲜明的人,实在没有必要非得将自己的棱角磨平来适应他人。关键还是要把目光放在大事情上。





互相借力,第一次国共合作

把目标放在大事情上


毛泽东将新民学会的学友引入中国共产党,因为毛泽东已经和陈独秀建立了联系。


早在1920年8月,陈独秀等已在上海成立了共产党发起组,陈独秀很赏识毛泽东的才干,请他发动湖南的中共小组。毛泽东和何叔衡等人创建了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


当时,毛泽东已父母双亡,他先后把小弟弟毛泽覃和从小在他家里长大的堂妹毛泽建接来长沙读书,安排毛泽民在一师附小做校务。他的弟弟妹妹跟随自己的兄长,却没有享受到任何特殊的待遇,相反,毛泽建、毛泽覃、毛泽民先后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举家为国,这也是后来毛泽东在遇到各种打击的时候,都隐忍等待、决不放弃的重要原因。毛泽东将自己的亲人和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加入了共产党,而其他党的建立者多是个人参与,可以随时随地轻松进出的。在这一点上毛泽东没有给自己留后路。


党史中说到这一段,多是注重毛泽东的行动,而我们依然想知道他的心理变化。此时的毛泽东悟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就是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性格中有某种缺陷的话,不要紧张,改不了也不要难过。因为自己的缺点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大,大到别人不可接受,就像年轻人看到自己脸上的青春痘郁闷得要命,对别人来讲这根本不是事儿。关注人生目标、解决重大问题,这比天天盯着自己的缺点重要,当然最好是有意识地主动克服缺点。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我们为什么要讨论这样一段话,其实这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影响我们成功的因素到底哪个是主要的?我们不知道!圣人说"吾日三省吾身",可真要是照着这套方案做,没准什么都做不成。


性格因素到底在人的成功中占据多大的成分,估计谁也说不清楚。性格温和的人最易和人相处,往往更有人缘,似乎距离成功更近些,其实这是假象,因为性格温和的人,可能天生就有另一种缺陷,那就是不够锋利,缺少突破力,而真正解决问题和困难,有时候需要的是一种决绝的意志力。世俗中的人在和平时期一般接受温良性格的朋友更多些,但明白人会以利益来取舍,有利可图,踹着不走;无利可图,求着不来。所以性格鲜明的人,实在没有必要非得将自己的棱角磨平来适应他人。关键还是要把目光放在大事情上。


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是所有小组中最早开始行动的,"而其他地区的同志多数尚处于思想层面"。这段话很客气,其实说白了大家只是动口不动手的君子。这一点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毛泽东后来能为全党指出道路,他之所以否定别人的路线,就是因为他知道那些路走不通。因为在这之前,他已经试过了。


1921年6月,毛泽东和何叔衡一道前往上海参加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当然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大事,参加这次会议的有13位代表,有意思的是李大钊并没有参加,会议原定由陈独秀主持,但他因广州公务繁忙不能抽身,于是指派了一个代表与会(包惠僧),与会的还有两个共产国际的代表。


13个代表中后来两人脱党:李达、李汉俊;两人被开除:刘仁静(托派)、张国焘;两人当了汉奸:陈公博、周佛海;四个人牺牲:邓恩铭、陈潭秋、何权衡、王尽美(病逝)。只有两人1949年登上了天安门:毛泽东、董必武。


改变中国面貌的中国共产党,最初就是由这样一些年轻人成立起来的,他们是清一色的知识分子,毛泽东大概是学历最低的一个。


代表们以"北大暑期旅行团"的名义住在上海法租界,说它一开始就是一个北大高级知识分子的俱乐部也是十分恰当和准确的。


毛泽东除担任记录外,只作过一次发言,介绍长沙小组的情况。的确,毛泽东有着比其他人多得多的实际活动经验,但其他人精通外文,读马克思著作多,不少人常常引经据典--当然是马列的经典而不是中国古代的经典,涉及许多西方的理论问题,这都是毛泽东的弱项,尤其是外文。所以,毛泽东给与会者留下的印象是老成持重,沉默寡言,其实是毛泽东和他们无法交流,所以沉默不语。此时的共产党更像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理论研究者俱乐部,夸夸其谈,而不是一个战斗团体,与这些人待在一起,凸显出毛泽东学历和外语的劣势。


中国共产党是胜利者,有着无上的荣光。胜利后的共产党成为中国的领导核心力量,所以1921年党的成立,在后来被称之为开天辟地的大事情,我们曾经问过一位老共产党员,共产党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老人说,是因为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又问:代表人民就意味着肯定能胜利?老人说是的。问题是为什么大部分农民起义是失败的?如果中国共产党天然地应当胜利,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为什么不是北大的教授学者,也不是留法留苏的洋学生,而是中专生毛泽东呢?


许多人其实没有这么想过这个问题。


参加建党给毛泽东后来在党内以超然的地位,但要是认为建党有什么直接好处,也不是那么回事。要做的事情很多,怎样开展工作?党的"一大"会议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办法。显然未来应该做什么,他们多数在等待俄国人的指示。无数人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是在俄国人支持下成立的,它是俄国国家战略在中国的渗透。


俄国人最初选择了北大人来做他们的代言人,这是研究共产党史无法回避的一点,也是存在最多误区之处。以后的历史将证明是毛泽东的加入改变了共产党的方方面面。


建党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样,自从有了党,天地变颜色。建立初期的共产党是一个松散的知识分子俱乐部,进出自由,有的人参加了建党,紧接着就忙自己的家庭小日子去了。共产党的建立在历史上之所以是大事,是因为后来辉煌的胜利,但这一胜利所遵循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相反一开始什么也没有。


所以建党后,毛泽东依然需要找一份职业,他创办了一所湖南自修大学,他请上海建党者、湖南老乡李达来当校长。可见毛泽东热情结交之心,湖南人很抱团,这叫人不得不服。


此时陈独秀表现出了家长式的独裁倾向,一些不服陈独秀的人纷纷退党,其中有名的有李达、邵力子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陈独秀几乎是一个人说了算,手下的人进出很随意,可见大家也没有过于看重共产党的未来。


湖南自修大学培养了二百多名青年,这里面就有陈赓。大将陈赓与毛泽东也有师生之缘。对于国家、社会和党来讲,巨变来自有了一个毛泽东,对于个人命运来讲,很大程度上看你距离毛泽东有多远。


在创办湖南自修大学的同时,毛泽东开始着手组建湖南地方党组织,毛泽东的党员就是他的同学、亲人,甚至还有他的老师。这一点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它表明毛泽东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全力以赴的,这是他自己的事业,他的力量来自与他最密切的人,是不会背叛他的人。


留法的李立三热衷于工人运动,被遣送回国,此时在毛泽东手下工作。夏曦、郭亮、陈昌、夏明翰、蒋先云、毛泽民、黄静源、杨开慧等革命烈士,都是在这个时期入党的。


既然叫共产党,又是在俄国领导的共产国际的支持下成立的,而俄国老师告诉我们,力量来自工人阶级,怎么样获得工人阶级的支持呢?那就要做工人运动,怎么样做工人运动呢?那就要到工人中去,虽然不会像列宁同志那样,一挥手,工人就大声叫着"为了列宁,冲啊!"于是就胜利了,但工人运动是一条光明的路,是已经被列宁同志证明了正确的路,这一点总是没错的。照着葫芦画瓢,先学着做,既然是真理那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可惜这仍然只是理论。毛泽东也是很长时间以后才知道的。


毛泽东在这一段时期的作为常常被一句话一带而过,就是不符合中国国情。其实我们知道这是相当客气的话,既维护了马列主义的正确,又体现了毛泽东的英明,但常常叫人犯糊涂。毛泽东后来为什么会在他的同志们热衷于工人运动的时候站出来反对呢?原因就是他先行一步,他进行过多次实验。


当时湖南已经有工人组织,毛泽东从帮助黄爱、庞人铨两位工人领袖入手,使得黄爱接受他的主张,举行了多次示威游行并建立工会,举行罢工。黄、庞两位工人领袖被军阀赵司令秘密杀害。


黄、庞两位朋友就这样死了,毛泽东义愤填膺,两次召开追悼大会,发行纪念特刊,向各界控诉赵军阀的罪行。一时间,全国各地掀起了追悼黄、庞,抗议赵军阀摧残工运罪行的浪潮,可是赵军阀毫发无伤,继续当他的司令。


很少有人知道毛泽东搞了多少次工人运动,光是大罢工他就搞了十次。当然不能说毛泽东在整个过程中一无所获,他培养了骨干、建立了组织,先后组建了两个大的工人俱乐部,六个行业工会。


其中安源路矿罢工运动可圈可点。毛泽东两次到安源,指派李立三、刘少奇等到安源工作,刘少奇留苏归来后,被分派回湖南接受毛泽东的领导,杨开慧给刘少奇介绍了对象,他们关系自然很近。他们组织罢工取得胜利,并着重发展一批优秀工人入党,安源党团组织迅速发展,其中一部分成了秋收起义的骨干力量,工人运动给李立三、刘少奇带来了很高声誉。


此时的毛泽东名字已经传出湖南了。


的确,经过两年工人运动的锻炼,毛泽东已经开始证明自己的行动力。在实践中,他着手发展组织,培养骨干,注重策略,利用矛盾,争取舆论,以合法斗争做掩护,搞得有声有色,"大引起社会之注目",同时也获得了党内的高度评价。


陈独秀欣慰地看到自己没有走眼,他选择了委托毛泽东在湖南组建共产党,毛泽东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做出了成绩。陈独秀在中共三大上总结工作时,曾这样说:“只有湖南的同志可以说工作得很好”。陈独秀越来越赏识毛泽东的才干,1923年1月他着手筹备党的"三大"时,便决定调毛泽东到中共中央工作。




寻找革命方程式


很少有人关注毛泽东在从事工人运动的过程中得到什么样的结论,他的心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例如黄爱和庞人铨的被杀,意味着工人运动的领袖们没有自保的力量,虽然他在后来十分隐晦地说道,在中国,工人力量太小,农民才是革命的主力军。其实只要想想就可以明白,列宁之所以成功地依靠工人的力量获得政权,是因为俄国工人手里有枪,这在全世界也是独一份。中国的工人在极端活不下去的情况下会罢工,但罢工的目的是争取活得好一点,即使是获得胜利,也不是从此就当上主人,而是又去为老板干活了。这时候罢工的组织者,反倒面临老板们报复的危险,这完全是一件风险大、利益小、没前景的事情。对于毛泽东来讲,这样的试验他居然尝试了多达十次,可见一开始他对走列宁之路也是满腔热情的,也正是因为他做得最多,所以他也决绝地反对再继续这样的运动,他已经试过太多次了,又是一个此路不通。继温和的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之后,毛泽东又否定了走工人罢工之路获得利益和力量这条路,他有绝对的资格说与虎谋皮的道路是没有任何可能性的。


毛泽东的行动力获得了陈独秀的赏识,这时候他开始进入共产党的最高层。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决定同国民党合作。


后来党史在描述这一过程时使用了这样的字眼:几年来工人运动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较小,所以要和国民党合作。这时候的共产党力量甚小,国民党力量也不大,他们被另一个强力所控制着,那就是俄国人插手中国了。俄国人表现出罕见的不贪婪,不是俄国人改性子了,而是俄国人消化不了了,他们不想两条线作战,想着安抚中国人,想着在中国培养自己的代理人,历史真相不过如此,但这种迷雾居然围绕了几十年,所有的说辞在利益面前最终失去了意义。


真实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共产党的领袖们多数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缺少行动力和有效的组织力,很少有人能组织成功的罢工,只有毛泽东花大力气验证了此路不通,可是这样的否定并不能带来成功,因为毛泽东也没有找到成功的道路,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孙中山也在跌跌撞撞寻找出路,几经挫折,在对西方帝国主义大大失望之后,列宁表示了善意,孙中山接受了俄国人的这一表示,也有合作意向,于是乎李大钊、陈独秀等一批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就陆续以个人名义加入了国民党。这是没有办法的路子,国共两党都需要借力。


我们再回到1923年,此时毛泽东尚没有把握权力,他只是共产党内一个小团体的领袖。共产党尚在幼年,力量也不大,苏联希望与国民党合作,同时又将中国共产党作为左派掺和进去,这就是当时的情况。与别人合作于毛泽东毫无困难,更主要的是毛泽东尚没有找到通向成功的方向和道路,他也没有找到可以依靠的力量。


在"三大"上,毛泽东尚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唯一值得表述的是他和张国焘产生了不愉快,大约就是从这时候起,埋下了今后不合作的种子。


"三大"上,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后被开除)为中央局(相当于后来的政治局)成员,五个人中有三个人原来是新民学会成员,蔡和森早在1921年就回国了。陈独秀为中央局委员长,毛泽东为中央局秘书,秘书权力很大,近乎第二的位置。新民学会暂时成了共产党的最大派别。


这时他30岁,刚好是"而立之年。


湖南没有国民党组织,国民党湖南地方组织是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建立的。经过毛泽东的努力,湖南在大革命时期成为国民党组织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这就是毛泽东能够得到孙中山青睐的原因,这就是毛泽东进入国民党最高领导层的资格。


毛泽东和杨开慧婚后聚少离多,开慧上有老母,下有孩子,负担很重,生活清苦,毛泽东作《贺新郎》相慰: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嘉。


这是毛泽东诗词中最具儿女情长的一首了,大概在他生前没有正式出版过,原因很简单,中国人在领袖的领导下尚在长期奋斗之中,没有这种闲情逸致。我们从中能体会到一个忙于革命的年轻人无暇顾及娇妻弱子的无奈和自我解脱。


陈独秀把毛泽东从湖南召到上海,是为了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占据一席。自然毛泽东是很重要的一席。


1924年1月20日,在孙中山主持下,国共两党的精英同处一堂,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以湖南代表的身份出席,被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此时的毛泽东在国民党领导层中排名十三,地位比蒋介石要高许多,所以说,认为毛泽东是大器晚成的观点值得商榷,至少在表面上或是名义上,他是最早成为国共两党的最高层面的领导人的,只是实力不足而已。


这时的毛泽东和孙中山先生同处一堂,在接触中,他发现孙先生是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高明的鼓动家,但缺少组织力和掌控力,最重要的是缺少财力、物力和武力,而毛泽东是以书生和宣传家的身份出现在孙先生面前,这大概是毛泽东和孙先生距离最近的时刻。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蒋介石在做什么呢?蒋介石被孙中山先生派往苏联考察后正在筹备黄埔军校事宜。毛泽东热衷于宣传工作的时候,蒋介石正在忙着创办军校,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周恩来作为中共负责军事的代表也介入黄埔军校的创办。查看黄埔军校主要人物的名单就会发现,这些都是后来国共两党的大人物,由此就能看出军队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中的作用了,唯一例外的是毛泽东,他与枪杆子尚有一段距离。


国民党"一大"会后,毛泽东被派往上海工作。


这是一段表面上看起来令人愉快的时光,毛泽东与他的最要好的朋友们在一起工作和生活,他与蔡和森、向警予、罗章龙等朝夕相处,杨开慧也带着两个儿子来到上海,一家人住在一起。不过这种好日子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不是他们不愿意给别人打工,而是别人不乐意要他们。


这时候毛泽东担任了共产党的组织部长,大概是替代了张国焘的位置,张国焘能对毛泽东有好感吗?毛泽东不断展现着他敢于斗争、坚持原则,但也能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可是光有能力不行,共产党没有经济实力的弱点被右派抓住了,右派们开始使绊子了,不发工资没有经费是最简单有效的招数。毛泽东向孙中山告状,孙中山因北上事繁,又染重病,无暇处理此事。右派"用尽办法、把毛赶走",加上积劳成疾,毛泽东就在12月请假回湖南老家养病,国民党右派胜利了。这件伤心事的刺激对毛泽东来说是痛彻骨髓的,一边批评人家,一边又要伸出手来要饭吃,这种人格分裂毛泽东是极其厌恶的。在上海毛泽东饱尝了寄人篱下和仰人鼻息的滋味,这对于他后来坚持自力更生的道路有着重大影响。


随后发生的事情叫人无法理解。毛泽东离开上海不久,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选出的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局中没有毛泽东,由此可见党在幼年时期的随意性和组织的脆弱,人员进进出出、上上下下很是轻率。


"四大"结束后不到两个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国民党内分成左右两派。随着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被暗杀,国民党内部以蒋介石、戴季陶、胡汉民为代表的新右派崛起,预示着国民党向着保守的统治者和军阀迈进,这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都意味着灾难。


1925年9月,以左派面目出现的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召唤毛泽东替自己代理宣传部长,地点是广州,汪精卫还是很识才的。有意思吧,共产党没把毛泽东当回事,国民党却很喜欢毛泽东,并且给了毛泽东高官。


毛泽东到任后,实施一系列措施,展现了缜密的组织才能。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国民党的宣传工作很快出现生气勃勃的局面。


国民党右派已经开始谋划着反革命阴谋。要求已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脱离一切党派,做单纯的国民党员"。


面对这样的逆流,共产党领袖陈独秀所做的就是服从苏联,想方设法从国民党的大锅里为苏联人多取些利益,不是反击而是妥协。


此时的毛泽东由于热衷于国民党的宣传工作,被自己党内的对头张国焘讽刺为汪精卫、胡汉民的秘书。这种误解是没有道理的,毛泽东对待工作的热情是他的本性的自然流露,要知道这时候国民党与共产党是全面合作的关系。


代理宣传部长不是最主要的进步,最重要的是天窗打开了,毛泽东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他在读书的时候就试图寻找的那个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大本原已经在他头脑里产生了。这个顿悟不是来自书斋里,也不完全是个人的揣摩,而是在与中国社会最高层面的人们一起工作中凝聚提炼而成。


毛泽东所思之远、所图之大,都不可能在书本里找到答案,那些写书的先生们没有答案,原因是他们很少有人能够站到最高的统治者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


摆在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面前的中国是千疮百孔的中国,问题多多,但问题到底是什么,怎么解决,不同的探索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历史证明只有毛泽东给出了正确答案。


就是在这个时刻,毛泽东的头脑里产生了后来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那就是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这篇文章后来成了《毛泽东选集》的第一篇,粗看上去就像是一道多数和少数的简单的算术题,但是,谁能想到这就是毛泽东革命胜利的方程式呢?就如同F=ma造出火箭升空,就如同E=MC2造出原子弹,就是这样一道简单的算术,成就了人类历史上参与人数最多,也是最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毛泽东自读书以来,手不离笔,写下文字无数,其中文字优美、条理清晰的好文章不在少数,但都没有收入毛选,一些文章用文人的标准来衡量都是上乘之作,但作为思想家,此篇才是开山之作。


现在你知道毛泽东找到的大本原是什么了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中国一切问题的核心就是中国的人多,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也是中国的人多。我们的包袱是人,我们的财富也是人。


中国人多到自己养不活自己了,外因是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压,内因是中国社会上层的贪婪与压榨,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靠着人多,只要把大部分人的力量凝聚成一股劲,那就是不可思议的巨力,它将改变中国甚至世界,问题就在于你怎么样能发动起广大的人民群众。毛泽东知道了关键支点,但他尚未找到杠杆。


毛泽东继续为国民党干活,在国民党"二大"再次当选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继续代理国民党的宣传部长,宣传部的工作当然是很有成绩的。


但是,蒋介石快速上升了,而共产党的领袖陈独秀和共产国际的代表完全没有概念,他们害怕造成国民党分裂,苏联显然意识到了他们出的那一点枪和钱不足以让国民党的右派死心塌地跟着苏联走,于是就迁就国民党右派。而国民党的壮大叫英美势力也刮目相看,孙中山时代,英美更看好其他的实力派军阀。于是乎,手握军队的蒋介石成了苏联和英美两边看好的香饽饽,实力大增的蒋介石渐露峥嵘,他当选中央执行委员,随后又被选为常务委员。


中国不能靠着外国人的力量来得以进步,靠着西方列强没有希望,靠着苏联也好不到哪里,但蒋介石最终还是选择了一条罪恶之路,之所以这么不客气地说,是因为他最终选择了和买办合作。


买办不是我们一般人想象的那样简单,它不是简单的挟洋人自重,这和我们近几十年搞的引进外资形似而实质大不同。买办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诡异的现象,它也是最恶毒的生物,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反噬母体。


1840年后,中国社会变成了一个烂泥潭,这个烂泥潭中产生了一个状似巨鳄的怪物——买办,他们是中国人,但他们干的却是吞噬中国人利益的事情,他们的利益完全来自为外国人服务,他们替西方人打开中国的市场,把中国大量的手工业者逼得破产,随后他们获得了政治特权。他们多是以基督教徒的身份出现在官场中,清朝官员见了他们也得点头哈腰,因为他们获得了洋人的支持,当中国社会破产后,他们又发起了国难财,那就是倒卖军火给各路军阀,由着军阀再去剥夺人民。


中国赫赫有名的四大家族中的宋家,第一桶金是靠着印刷《圣经》得来的。许多人会纳闷,在中国会有多少人信奉基督教,会有多少人买《圣经》呢?其实卖一本《圣经》就是赚十块大洋,宋家也发不了大财,在印刷《圣经》的背后隐藏着他与英美基督教会的关系,基督教会可不是鼓吹博爱那么简单,上千年来教会早已经是可以和王权抗衡的巨大的世俗组织了,这样宋家就成了基督教会在中国的代言人。


通过联姻,宋家与中国本土的财阀孔祥熙家族建立了合作关系,蒋介石以军权作为本钱和宋家联姻,就完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黄金家族的大联合。最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发了财,还要告诉老百姓他们是应该发财的,因为他们还是基督教徒呢。他们每天是要念《圣经》的,他们嘴上还离不开博爱。因为他们具有先进性,别看蒋介石拜过黑社会老大做小弟,别看蒋介石逼老婆离婚,人家蒋介石可是一个不抽烟、不喝酒,连茶都不喝只喝白开水的虔诚的基督徒呢,这么好的连缺点都没有的大人物当上了我们的领导,怎么会是我们中国人的灾难呢?原因无他,他们是买办。


宋美龄是大家闺秀,一举一动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许多人都以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为荣。她的英语水平很高,在美国用英文演讲能获得呼啸般的欢呼。她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告诉美国人她是要博爱的,她将把基督的精神传递给中国人民,这个伟大的使命让美国人感动不已。当美国友人亲切地关心她说,在中国做领袖很累吧,因为中国有许多人都吃不饱,快饿死的人不好管,因为他们是要造反的,你和蒋先生很难对付他们吧?宋笑着说:no,no。这位女士优雅地伸出一个手指头,在自己那美丽的脖子上轻轻地横着比画了一下。


这个动作,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也写在了历史书上,因为这一段不是来自中国人写的四大家族,而是美国人记录下来的史料。从那以后我只要看到喜欢宋美龄的人,我就忍不住想记下他们的名字,只要是看到热爱蒋介石的人,就想知道他们的行踪,这完全是无意识的、无意义的行为,只是想着万一哪一天碰着了,看一看他们铁石心肠之上的脖子能否抵抗这么轻轻地一划?


蒋介石的上升是一种必然。


蒋介石在投奔孙中山之前,算是混得不那么好的。但他也不是平凡之辈,他知道抓住趋势,在其他人热衷于混迹十里洋场的时候,他就意识到应当投奔孙中山。前面我们说过毛泽东获得了两万块大洋的资助,只是毛泽东将这些大洋用到组织同学出国和湖南的活动上了,而蒋介石也获得了某种资助,据说有人看出他的不平凡,资助了他若干大洋,这些大洋起了作用,他将大洋献给孙中山,使得他进入到孙中山的圈子。孙先生的圈子里面最缺的恰恰是军事人才,而蒋介石是留学日本学过军事的,他的兴趣也在军队,他早早地抓住了枪杆子这一真理,积极组建黄埔军校,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以及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忠诚,并且找到了自己内部同志们的缺陷(孙中山和汪精卫不注重军事)以及敌人(主要是军阀)的致命弱点,找到了战胜敌人的方法,那就是借钱买枪。有了枪就有军队,有了军队就可以打击军阀,得到军阀的地盘,就可以产生红利,有了利益就可以借到更多的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军阀们多是些没有政治眼光及抱负的人,就会守着自己占据的地盘,剥夺百姓,往往是等着别人来打。对军阀采取分化瓦解收买打击的策略,这些都是蒋介石的拿手好戏,蒋介石的力量就这样一步步扩大了。


虽然这种高成本的扩张做法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隐患,但在当时的中国,蒋介石的办法确实是最容易被实力集团所接受的好方法,我们不能因为蒋介石后来的失败,就否定蒋介石,事实上蒋介石在一开始是最成功的,他的解决方案也是中国多数上层人物最容易接受的方案。他不愿意进行大的彻底的变革,除了他自己代表的集团的利益之外,这也是中国多数中间阶层的愿望。蒋介石通过军队的建设和买办及江浙财团建立了联系,再通过买办及江浙财团与西方英美财团建立了合作关系,他的力量一支独大。中国其他的力量中大约只有阎锡山有资格与他抗衡,但阎锡山所依赖的华北财团财力比不过江浙财团,这就使得蒋介石最终胜出。英美势力与江浙财团最终选择了蒋介石作为他们的代言人,蒋介石也乐意做这样的成功者。于是后来的一切,与共产党翻脸,与苏联闹翻就成了必然。


这时候陈独秀采取退让的政策只能更壮了国民党新右派的胆。


国民党"二大"结束后才两个月,蒋介石就制造了"中山舰事件",他在做进一步的试探,这回他把矛头指向苏联。这就表明,此时的蒋介石已经获得英美等西方势力的支持,要不然他干吗要对苏联挑衅?要知道黄埔军校就是在苏联的资助下建立的。


那些认为斯大林是铁汉的人们要失望了。面对挑衅,苏联军事顾问团和陈独秀不敢反击,主张妥协,毛泽东提议反击被拒绝。毛泽东准确判断出此时的蒋介石只是试探,因为他手里只有一个军。其他的军队尚不在蒋介石的控制之中。


机会稍纵即逝,事物总是在萌芽状态下最脆弱,一旦长大,就意味着失控。英法的绥靖政策鼓舞了希特勒,蒋介石的不抵抗策略育肥了日本人,陈独秀不敢反击蒋介石,道理是相通的。


蒋介石试出了结果,共产党尤其是苏联共产党不但没有实力而且还很软弱,于是通过分化瓦解拉拢威胁,蒋介石把其他尚在观望的国民党将领们收服了,不到两个月,他就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强行通过了《整理党务决议案》,把共产党从国民党领导岗位上轰了下去。


这时候的毛泽东赤手空拳,能做的就是拒绝签字、拒绝举手来表明自己的立场。虽然何香凝、柳亚子、彭泽民等国民党左派声泪俱下地反对《整理党务决议案》,但已不起决定作用。


多数人研究这一段历史的时候过于关注国共两党之争了,其实这中间主要是国际势力之争,蒋介石也不用给自己找太多反对共产主义的理由,无非就是一个小算盘打得颇精的政客罢了。


根据蒋介石的《整理党务决议案》,共产党人被罢职,毛泽东也丢了代理宣传部长的官。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9: “歧视”也有合理性
2019: 链接:上海 14 岁河南籍少年之死:上
2018: 我觉得我的猜测是正确的.
2018: 世间错都是女人的错
2017: 为什么说保健品当药卖是木有良心.什么
2017: 植物油——最佳的营养保健品
2016: 哈哈。果如阿拉所料,床铺当选后,网上
2016: cnoversea来看看你的Bannon在FB上的gro
2015: 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启蒙时代交响乐队
2015: 我准备开始复习一下数学,计划复习 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