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在電影中體味張愛玲的世俗人情
送交者: 魏君子wei 2002年05月08日20:18:06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1995年,中央台電影頻道播放了關錦鵬導演的、改編自張愛玲原著的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在驚詫於該片的精彩好看之餘,我開始閱讀張愛玲的全部作品。而令我既高興又意外的是,她的籍貫就是我的家鄉河北豐潤,這便讓我對她又多了層親近之感。同年9月,我的同鄉在洛杉磯家中的地毯上安詳地逝去。


  作為當時的時髦女性,張愛玲對於電影自然非常鍾情,於是,《亂世佳人》等美國影片便成了她的最愛。以小說成名後的張愛玲也應電影公司之邀寫了兩個電影劇本,《不了情》和《太太萬歲》,拍成電影都是由桑弧導演。其中,《太太萬歲》至今仍稱得上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影片講舊上海一個中產階級的太太為了維持家庭和扶助丈夫,謊話不斷。其中有一幕太太發現丈夫有外遇,忍隱不發,在家人面前處處為丈夫的外遇遮掩,她對小姑說,我只怕說明了,他會乾脆地搬出家去。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張愛玲的電影劇本和她的小說一樣,對社會世俗人情洞悉極透、刻畫入微。真可謂:雖流俗卻深刻,既冷漠又無可奈何。

  也許有一句老話,很適合張愛玲: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她的《太太萬歲》寫透了家庭夫妻間的煩惱,但落到自身上時卻也“墮入紅塵不自知”了,明知胡蘭成不舍原配且遍地風流,還甘願做他的外房。等到最後才子佳人好夢散,又枉擔了個“親近漢奸、立場不清”的惡名。時光荏苒,當20世紀90年代初,三毛將張、胡二人的故事改編成電影《滾滾紅塵》時,我們又重溫了半個世紀前兩人心靈的碰撞。但電影想表達的“滾滾紅塵難斷曠古戀情”的主題似乎與真實並不相符:當年的張愛玲和胡蘭成自然有過一段美好的時光,但那也只是鏡花水月而已。同樣,《滾滾紅塵》的男女主角林青霞、秦漢這對其時羨煞旁人的情侶的結局竟是於該片後勞燕分飛,各走各路的——只有那個編劇三毛,為了追求愛情竟至於香消玉隕(也許有人說她的死於情無關,但我卻固執的這樣認為)。

  無可否認,張愛玲是寫男女之情的高手,她的每部小說幾乎都是男人和女人的愛情故事,並且洞察入微,適用於任何時代,由此她的作品備受影視界的青睞。

  張愛玲的小說最早被改編成電影應該是香港導演許鞍華在80年代拍攝的由周潤發、繆賽人、張曼玉主演的《傾城之戀》。小說本來寫的是香港,再由香港人來拍自然有切身的感受,況且作為香港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人物,當時許鞍華的每部電影都在探索新的東西,《傾城之戀》也不例外。

  不過,1995年許鞍華又拍張愛玲的《半生緣》時,卻對自己早前的那部《傾城之戀》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評。認為自己當時對張愛玲的作品領悟不夠,而且只顧着表達自己的感覺,因此遺憾頗多。現在她才明白拍張愛玲的作品最好的辦法就是遵循原著,拍出原著的神韻,因為以張愛玲小說描寫感情之細膩、豐富、冷峻、現實,只要原封不動的照搬就能成功。而要做到這一點,則必須要對張愛玲的原著精髓有極深的領悟,幸而拍張愛玲作品的港台導演都有這方面的功力——我說的這幾位導演是:許鞍華(《半生緣》)、關錦鵬(《紅玫瑰與白玫瑰》)、侯孝賢(《海上花》)。

  許鞍華的《半生緣》通過一對有緣無份的戀人所構成的遺憾來展示一個永恆的人生悲劇,傷感情調貫穿始終。關錦鵬的《紅玫瑰與白玫瑰》則是用白描的手法講述了一個充滿罪孽和無奈的情慾故事,導演以冷峻、旁觀的態度把男人的本性表現得淋漓盡致。《海上花》其實是張愛玲改寫自清末韓邦慶的同名小說,侯孝賢拍成的電影基本上還原了原著的風貌,嫖客和妓女特定時代下的舊式愛情被津津樂道,長鏡頭的大量使用給人以真實、壓抑的感覺。

  許鞍華、關錦鵬、侯孝賢在拍張愛玲的作品時也都從不同的角度表現了自己不同的感觸,但張愛玲的原著竟能和他們想要表達的東西十分吻合,卻也證明:描寫人類普遍的情感,尤其是男女之情竟是古今一理——在這方面張愛玲和她的小說永遠不會過時,而相關的影視作品也必然會層出不窮,令人反覆玩味。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