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拎不清 |
送交者: 历程历程 2024年05月17日19:04:18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
丘成桐,拎不清
最近,丘成桐批评中国数学界太过注重于物质奖励,没有创新,中国的数学水平还没有达到美国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这个说法大致靠谱。 他接着说,任何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数学的成就必须名列前茅。因为数学既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一切工程理论的基础。但是直到目前为止,中国数学界对自己处在世界前沿什么位置并没有搞清楚。 看到这句话,我觉得他开始“拎不清”了。虽然他批评中国数学界对自己处在世界前沿什么位置没有搞清楚,可是他自己对他讲话的对象也没有搞清楚。特别是,他说的“现代化国家”是什么意思,看来他自己完全不清楚。用他的逻辑,因为中国数学没有名列前茅,中国目前还不是“强大的现代化国家”,因为他认为数学厉害“是必须的”(赵本山也这么说)。问题在于,“中国”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愿不愿意成为丘成桐想象的那种“现代化国家”? 他还说,中国和英国、法国、德国这些老牌数学大国相差甚远。日本在1940年代末期开始在世界数学界出人头地,出现了对世界有影响的数学家。美国数学在1960年已经领导世界,而中国还没有达到美国20世纪40年代(1940年到1949年之间)的水平。也就是说,中国数学和美国数学水平相差了几乎80年。 这么看,丘成桐内心的“强大的现代化国家”就是美、英、法、德、日诸国了。问题又来了:中国真的想成为这样的国家吗?关于这个问题,建议丘成桐先去问问“党和人民”,而不是忙着赶数学上架,给人们一种误会认为是数学的落后拖了国家的后腿。罪莫大焉。 拎不清啊。 在丘成桐演讲的以“现代中国数学的现状”为标题的部分,他更投影出下面的文字: “但是今天中国之形势,在外则强敌环伺,无理打压,科技被卡脖;在内犹是贪官污吏,劣绅豪强,学者眈于安逸而不思危。 而今国家承平日久,大部分学者只知向政府求个人利益,不少官员则不敢担当,无视国家前途,正如诸葛亮说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段文字读起来够“愤青”的,也非常费解,觉得真应该对丘成桐有一个新的认识了。 “外则强敌环伺”是什么意思?谁是外面的强敌?谁的“敌人”?是丘成桐的敌人还是“党和人民”的敌人?还是整个中国的敌人?就这么模糊着说,听起来觉得是在耸人听闻和挑拨离间。 【画外音】隐约之中,丘成桐说的“强敌”应该是指美国。但是,他回国前的几十年不是一直在美国受教育和工作吗?现在把美国指为敌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听起来,他好像是已经站到了“党和人民”这边。不过也不一定,也许他只是即兴地替“他们”说话,并没有把自己算进去?他这番哗众取宠般的胡言乱语,未必能赢得“党和人民”的真正信任,却反而可能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外部世界中引起对他反感和警惕。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先把自己搞乱了。 拎不清。 “无理打压,科技被卡脖”又是什么意思?打压谁了?卡谁的脖子了?“无理”是怎么回事?有理无处申诉还是自己本来就与讲理无缘和不搭嘎? 无理打压的事情发生得太多了,包括在丘成桐的故土香港。他对此一直安之若素视若罔闻。但是,他现在却倒过来对中国大陆忧心忡忡了。也许他“心存高远”和“志在国家”?因此,他自觉地把他的脖子和“他们”的脖子拧到一起了。就是不知道,他们要不要他,或者带不带他玩儿? 拎不清。 “在内犹是贪官污吏,劣绅豪强,学者眈于安逸而不思危”这几个字简直把国内的官员、企事业家、学者都一网尽收了。还有好人吗?似乎只有丘成桐自己是独善其身的。不是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吗?难道,丘成桐回去是为了鹤立鸡群和做出水芙蓉供人艳羡? 拎不清。 “而今国家承平日久”这句话与前面的文字又发生矛盾。另外,“国家承平日久“不好吗?怎么在丘成桐的语境中成了造成后面恶劣情况的社会环境? 拎不清。 “大部分学者只知向政府求个人利益,不少官员则不敢担当 “ —— 又来啦!如果真如丘成桐所说,”大部分学者“如此,让中国知识界情何以堪?另外,他说的”大部分“是多大比例?想必是大于百分之五十。”只知向政府求个人利益“又是如何量化定义的?“不少官员则不敢担当“ ——让官员们担当什么?又如何不敢了?谁把他们吓着了?我相信丘成桐这里只是信口开河,兴致所至,完全忘记了一个学者应该具有的严谨和科学的态度。他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拎不清。 “无视国家前途”这句话就更有问题了。什么是“国家前途”?谁又能看见?丘成桐能看清楚吗?是不是他前面说的那些“强大的现代化国家”?他知道“党和人民”心目中的“国家前途”是什么吗?我相信,在这方面,他同样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或者在替谁说话、替谁操心。 还是拎不清。 有一种看法是,无论如何,丘成桐还是一心想帮助把中国的数学“搞上去”。这个看法我也同意。但是,他的方法和想法可能源于他的个性而实行起来往往适得其反甚至把事情搞砸。 特别是“搞上去”这几个字读起来别有深意。当然,关键在于怎么“搞”。 关于这个,丘成桐搞砸的一个最著名的例子是关于庞卡莱猜想引起的一系列事件(对不起,我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呐)。 这里,为了便于叙事,让我们摘录维基百科上面的一段。 庞卡莱猜想(法語:Conjecture de Poincaré),或稱裴瑞爾曼定理,是几何拓扑学中的一條定理,最早由法国数学家儒勒·昂利·庞加莱提出,是克雷數學研究所悬赏的数学方面七大千禧年难题之一。2006年确认由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完成最终证明,他也因此在同年获得菲尔兹奖,但並未現身領獎[1][2]。 最終證明爭議 2006年6月3日,曹懷東和朱熹平给出了“完整证明的第一个文字记录”(first written account of a complete proof),於《亞洲數學期刊》發表論文。据报道[9],丘成桐曾表示曹怀东和朱熹平才是第一个給出了龐加萊猜想的完全證明[10]。 2006年8月28日出版的《纽约客》杂志发表西尔维亚·娜莎和大卫·格鲁伯的长文《流形的命运——传奇问题以及谁是破解者之争》。该文介绍了佩雷尔曼等人的工作并描画了“一个令人厌恶的丘成桐的形象,暗示他为他的学生曹怀东和他支持的朱熹平的工作宣传了过多的功劳[11]”。因曹懷東與朱熹平的論文未經同行評審,丘成桐被質疑以期刊主編的身份,發表有利於他們研究團隊的論文成果,对此丘成桐作出了回应:曾邀请包括佩雷尔曼在内的几位数学家审稿,但没有被接受,丘成桐自己审稿。此文发表后,引发了很大争议。丘成桐表示可能采取法律行动,由律師發出信函,要求雜誌更正。 一名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者指出曹、朱论文[10]中引理7.1.2与克莱纳和洛特2003年发表的成果[12]几乎完全相同。据此,洛特指责曹和朱两人有剽窃的行为。此后,曹怀东和朱熹平在原刊发表纠错声明,确认了此引理是克莱纳和洛特的成果,解释没有指明出处是由于编辑上的差错,并为此向两位原作者致歉。在12月發表的修正論文《龐加萊猜想與幾何化猜想的漢米爾頓-佩雷爾曼證明》(Hamilton-Perelman's Proof of the Poincare Conjecture and the Geometrization Conjecture)中,曹懷東與朱熹平在定理7.1.1的第二步特别说明使用并修改了克莱纳和洛特的方法,而这一步其实只是佩雷尔曼第一篇文章定理12.1中一个结果的弱版。
其实,丘成桐围绕庞卡莱猜想的所作所为产生的恶劣影响远远不局限于上面提到的几个人。相信很多人都记得,那个时候,中国的新闻界、科技界、教育界、也包括层层官员们,都主动和被动地被深深卷入到那场虚假的“封顶之作”和“临门一脚”的闹剧之中了。这个事件如同在国际学术界的严肃审视下跳的一场自我陶醉的集体自嗨舞。舞曲之后,没有人喝彩,只有冷漠的沉思和鄙夷。毫无疑问,它对中国数学界造成了难以估量和消除的持久性伤害。这种负资产,即使是在中国数学落后的全部历史时期,也是不曾出现过的。丘成桐这么搞,难道是为了“国家利益和前途”和“敢担当”吗? 【画外音】原以为放的是一颗卫星,后来才知道其实是一个气球,而且,里面的“气”,也是“借”来的。“搞什么搞?”(这是上海话中的另外一个常见的情感表达,用于表示对某种行为或情况的不解、不满、质疑、抱怨。) 所以,看来,丘成桐的这个“拎不清”问题,早已有之,是痼疾了。 我也真是因为看不下去,才做了上面一番议论。 之后,我在恢复了心平气和的心情下做的结论是:丘成桐的确还是想着要帮助中国把数学和基础科学搞好。这中间虽然做了一些错事、说了一些错话,其原因也都是“拎不清”造成的。应该属于无心之过,属于好心办砸事之列。 有时,看戏之人也不由得入戏太深。不是说,“观棋不语假君子,见死不救真小人”吗?如此,让我试着切换一下角色来为“我国”政府的国家前途和人才布局做一番认真的盘算:丘成桐,鉴于他的学术影响力、管理理念、爱国情怀,不妨让他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多的贡献。所以,我建议给他科技部部长当当。可以期待,丘成桐将在这个职位上给中国科技界带来新的气象和很多新的重大进展。而“拎不清”,只是枝节问题,可以被忽略。干嘛盯住不放?再折腾一番,无非是给一场大戏添加新的情节和戏码,何乐而不为?毕竟,“生命在于运动”。
【画外音】“看跳舞。” —— 康斯坦丁诺维奇(电影《列宁在1918》)
【画外音】“拎不清”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个问题或情况没有搞清楚、没有理解清楚、或者说话偏离了事实、不着边际。这个词语中的“拎”是上海话中的一个常用字,意为“理解”、“弄清楚”,而“不清”则是“不清楚”的意思。这个词语通常带有一种批判和讽刺的意味,它暗示一个人在讨论或表达某个问题时缺乏严谨性或不负责任、缺乏逻辑性、缺乏事实依据、甚至可能是凭空臆测、无中生有的无稽之谈。
【画外音】在一个演讲场合,一位演讲者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议论,实际上是对听众认知水平的藐视和不尊重。反之,在受尊重的听众面前,演讲人往往会更加严谨和审慎,言论也会更加客观和言之有据。在这种情况下,演讲人和听众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认可和相互尊重的精神默契和平等心态。如果演讲人觉得听众不过是他的一群仰慕者,他的演讲在他的个性的驱使下就可能会是信口开河和不负责任的。因为,在他看来,他想讲的东西,对听众来说都是精神上的启蒙和指导。这时,演讲人与听众之间精神上的默契、共鸣、平等都是缺失的。这种状态,在目前社会环境下往往是司空见惯的。 【画外音】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流逝而被历史记住的,除了辉煌,还有耻辱。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3: | 《殷瑗小聚》美的覺醒--楚辭 雲中君 ( | |
2023: | runqun 的祖国大获全胜。 | |
2022: | 戏子总统向欧美吹牛说,能征兵100万抗 | |
2022: | 欧洲禁售内燃机车都换成电动车?但电从 | |
2021: | 一年前,各路地毛可拉稀国度对弯弯的评 | |
2021: | 不婚不育不买车房躺平即正义族蓬勃兴起 | |
2020: | 给万维某著名傻网 | |
2020: | 佛教在非洲 | |
2019: | 文革中父亲被关押四年多后回家 | |
2019: | 美国这是要集中火力对付中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