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初中时的父亲
送交者: 安仲明 2002年06月25日17:43:44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我所做的一切,都离不开父亲。父亲就象是我所走的漫漫长路两边的护栏,使我无论怎么出格都能不迷失方向。父亲对我的关心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尽管我一次次的对父亲说,不要替我操心,我已经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可是没有用的。儿行千里母担忧,父亲也是一样,虽然不诉诸言辞,但心里边的话和丝丝缕缕的情绪怎么都不会断绝,因其无言,反显深沉与厚重,如同家乡触眼可见的敦实的黄土地。
                 
  我所走的每一段路,都有父亲的影子。小的时候发生过一些事情,那时觉得父亲的关心近乎多余,常让自己反感和厌烦,有时甚至心里会愤恨。
                 
  历尽周折终于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住校之旅由此展开。两个星期回家一次,见见父母,叙叙别情,可更多的时候是看书,学习。不知道是自己觉悟了,还是体会到了父母黄土地里打捞饭食的艰辛,中学的时候学习相当努力,成绩很是靠前。可也因此和父母少说了很多话,距离有些远了,学校的事情也不怎么和父母说。不想说的时候就拿起书本来,不停的学,父母见了不说什么,似乎很高兴。
                 
  那个时候开始有一些自己的小秘密,不希望父母知道。可是还是在一次不经意之间露了出来,纯属偶然,但却因此让我大为光火,和父亲之间也进行了几次很尴尬的对话。
                 
  班上有个女孩,在考试的时候认识。其父亲是我伯父的战友,所以在去应试的时候便认识了,朦胧中有一些好感,很纯粹的,没什么杂念。但是年少的心里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向往之情,是那种单纯渴望接近,只求常见便很快乐的向往。有一次心血来潮,在家里想起来,便写在了日记本上。那是第一次写日记。很稚嫩的感觉,写的什么已经淡忘了,也不知道那个女孩如今去往何方,或许已经嫁人了也说不定。她没有上完中学便回了家。之所以记得着一段,是因为哪篇日记被父亲知道了,由此引发了一些事情。
                 
  实际情况是妹妹翻出了我的本子,由于好奇吧,只能这么说。看到我居然写了这些东西,便幸灾乐祸的拿到父亲跟前卖弄。事情败露。从那之后我在没有写过什么东西,有事情就放到心里,以为这是最安全的办法。父亲还没有说我什么,或许正在措辞,以求在不打击我的情况之下解决问题,我就对妹妹发火了。怎么能看我的日记呢,还有父亲,你怎么能这么做呢!当时还搬出来了个人隐私保护之类的理由,状若疯狂。父亲讪讪的笑,说,我没说什么,我是你父亲,看看也没什么。我想父亲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太激动了。可是他这个解释根本不能让我满意,甚至让我更加恼火。你是父亲也不能看!现在想想当时的态度真的有些粗暴。可是觉得很委屈,至少那时是这样想的,这样想的时候便觉得无论怎么做都是不过分的了。妹妹被我说的战战兢兢,见了我象是耗子见了猫一般。
                 
  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没再起什么波澜,可根就此埋下了,在以后的某一天,又长出芽来了。
                 
  中学的时候已经有送贺年片这一习惯,本班也送。妹妹那时上小学,要好的同学之间也开始送了。多是一些明星照之类,什么四大天王,郭富城,刘德华,林志颖之类,很流行。这个习惯沿袭到大学,长久不联系的同学之间在元旦的时候表示一下相互之间还没有忘记。会有人送自己的照片,我所在班上的一个女生就这样做了。我有幸也得到了一张,很小心的夹在了书里。
                 
  想不到的是,这又被妹妹翻了出来。是在暑假里,应该是初二的暑假吧。那时我家的田地已经从村西换到了村东,红薯的藤蔓已经快盖严地面了。正是翻穰子的时节,人手里拿了竹竿,将生了根须抓在地上的红薯穰挑起来,也有些人不拿竹竿,弯下腰来用手来翻,这样更加妥当一些,一般不会弄断。就在做这些活计的时候,父亲提起了那些事情。
                 
  父亲的口吻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即便是那时也能听的出来。我觉得很委屈,因为实在是没有什么,原本是很正常的现象,可到了父母那里就成了很危险的早恋。父亲说这个时候不应该留恋女色。就是这个词——留恋女色,我记得很清楚,不会错的。因为这个词在当时来说让我感到了很大的伤害,觉得是对自己行为的一种亵渎。心中的委屈和气愤可以想象。但是还必须得心平气和的和父亲说,自始至终我只说一句话,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什么都没有。可是父亲的说教并不因此而停止,他分析种种因素,什么人家之所以看得起你是因为你成绩好,一旦你因此而耽误了学习,将来回来种地,还会有谁还看得起你呢。凡此种种利害关系,详尽而透彻。父亲是上过高中的,在我们那一代的父辈当中,是为数不多的一个,做事情相对来说比较有分寸,目光也看的远一些。就供我们兄妹三人上学来说,不是一般的农民父亲能坚持的。可是无论怎样有道理的话,在那样一种情况之下我也是充耳不闻,心里的各种情绪纷扰,没有这些话的立锥之地。很明显父亲对于他准备了多天的这次谈话的效果很不满意,只能失望和叹气,说你这个时候还小,将来会明白的。我说我真的没什么,你放心吧我一定没有什么。不欢而散。
                 
  父亲曾经很多次在田地当中对我进行教育,每当我在地中干活不堪其苦的时候,父亲就抓住机会来问我,是坐在教室里上课舒服还是顶着日头下地好受。我的答案从来没有变过,上学舒服,下地难受。这是一个很老套然而却很有效的方式,不但父亲用来教育我,几个叔伯也常常因势就导,瞅机会给我上课。确切的说,曾经反感过,但也从中获益良多。父亲的苦心,在这些东西都成为过往的时候一天比一天显得清晰。
                 
  那个暑假我都在为这件事苦恼,父亲他怎么就不理解我呢。可是当时不会去考虑,父亲也许正在想,儿子怎么就听不进去他爹的话呢。那天之后这个话题成了禁区,父亲再没有提起过,当然我更不会提起。现在那张照片还保留着,放在家里的镜框里。提起这段往事的时候,父亲也会笑起来。
                 
  初中离家里有三十五华里,绝大部分去学校是父亲送我。家里那辆嘀哩咣铛乱响的自行车就是这么被压坏的。坐在自行车的后架上,会感到父亲坚实的后背,会不自主的和父亲说许多话。说学校里的事情,谈教课的老师,表现自己对某一课程的兴趣。父亲曾经对我说,你上学花的钱够给你盖座小楼了,将来你万一上不上去这楼可就没了。我常默然无语,或者说,盖个小楼有什么用呢。父亲把我的话对叫我数学的刘老师说过,还加进去了一些别的,很高兴的样子。
                 
  父亲载着我在那条路上走了无数个来回,他用力蹬车的背影牢牢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从来都不曾忘记过。每当我觉出自己的懈怠,心中涌起愧疚之情时,眼前便浮现出父亲弓背蹬车的身影。
                 
  如今离家远了,间隔千山万水,父亲再也不能送我了。但是那条昔时的路一直延伸到这里,我继续走着,父亲一直陪伴。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