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guana
(一)
半夜醒来,想起小时候读过的两个故事。
一个是托尔斯泰讲的俄国民间故事:两兄弟到森林里,看到一块石头,上面写着:抱起
这块石头,穿过森林,跨过小河,从母熊那里抢走小熊,一直向前,你会得到幸福。
兄弟俩争执起来。哥哥说:这一切太冒险了,何况石头并没有明白告诉你能得到什么
样的幸福;弟弟说:值得尝试一下。于是弟弟照着做了,遇到一群人,被推举当了国
王,执政五年后,被另一个更强大的国王推翻,一路流浪还乡。哥哥还住在原处,不
富裕,也不贫穷。兄弟重逢,哥哥说:你看,你颠沛流离又回到起点,何必如此呢;
弟弟说:这些年来我活得很充实,而你呀,却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回忆。
另一个是波兰民间故事:美丽神秘的玛瑙花长在森林深处,只在一年最短的夏至之夜
开放。大家都不把传说当真,在夏至之夜只是尽情歌舞。一个少年连续三年寻找它,
两度功败垂成,终于在第三个夏至得到了。玛瑙花说:我能给你带来幸福,但你只能
独自拥有,不能和亲人分享。少年答应了,于是成为一方的领主,富裕享乐。几年后
思念亲人,回到村里,问姊妹:“妈妈呢?” “病在床上。” “奶奶呢?”
“埋在坟墓里!” 少年伸手怀中,欲分散金钱给亲人,但又模到了玛瑙花,犹豫之后
默默离去。回到宫殿,穷奢极欲数年,终于厌倦了,再回故乡,村子破败,家园已成
废墟。少年痛苦,呼唤大地裂开缝隙,沉入地府,一边大叫道:不要象我一样去寻找
玛瑙花。
小时候读的故事容易记住。第二个故事是在“少年文艺”上看到的。那时候常看的是
勤劳勇敢的小蜜蜂一类故事,对两兄弟这种人生选择故事和玛瑙花这种比较“另类”
的悲剧都有陌生的感受。在网上查了一下,两个故事都没找到。曾经问过一个波兰同
学,玛瑙花确系波兰民间故事。
(二)
故事嘛,再怎么样也是轻飘飘的。生活比故事复杂且沉重。我父母有一个同事,不幸
患绝症身故。其女新赴美国,害怕签证出事,始终不曾回国探望。我那时也刚到美国,
父母写信告知此事,未加评论。用周作人的话说,“大家都是不幸的人生”,何必站
上道德高地指责别人呢。我只是想起了玛瑙花。
两个故事都可以有不同解读,也可以互相补足。一种解读是人生有不同选择,对事业
和个人幸福的追求要与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达到平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国近现代
的几代人。老一辈人(革命家,旧知识分子,等等)厌倦了小家庭生活的枯燥空洞,投身
到种种改变社会的事业中,陨身不惜。几十年过去,毕生的事业有的退了色,有的被
后人遗忘。后一代人以他们为鉴(也以自己虚度的青春为鉴),对宏大叙事冷漠并怀疑,
只关注追求个人和小家的幸福。几十年过去,他们的子女却再度发现小家庭生活的局
限,重新向外界寻找事业和幸福。
这只是一个简单和粗略的描述。过分强调理想主义之后,世俗的反弹是难免的。顾准
的名篇是“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可是他又说:高高飘扬的旗帜是必需的。
(三)
哥哥选择平凡,弟弟选择冒险,这也许是有道理的。上大学时,刚毕业时,“桃李春风
一杯酒”,有的是激情和梦想。年纪增长,“江湖夜雨十年灯”以后,就满足于“小
资”或“白领”的生活,从写字楼出来在摊上买二斤菜回家看电视剧去了。
一个例外是文学家艺术家。中国有郁达夫郭沫若,法国有大仲马乔治桑。巴尔扎克的
小说“猫打球商店”阐明:作这些人的朋友是幸运的,作他们的伴侣----那要看自己
能否适应那种浪漫性格了。
时代机缘也是重要因素。格鲁吉亚少了个鞋匠,清水塘小学少了个教务长,除了个人的
性情,更重要的是把他们推到前台的时代风云。要不然海归为什么纷纷回国去追求事业
了。
森林里有许多路,可是你只能走一条。爱因斯坦说,如果重生,他宁愿作一个手工
艺人。崔健唱道:我想要离开,我想要存在,我想要死去之后从头再来。
(四)
托尔斯泰本人在八十多岁的时候离家出走,死在火车小站上。一般的说法是他难以忍受
自己养尊处优的生活与平民百姓之间的鸿沟。但也有小说描述,他夜里听着妻子的呼
吸,想起青年岁月,河边洗衣姑娘的清脆笑声,爱友亲人几十年前的脸庞,抚今追昔,
决定在余年开始新的生活。不知道他那时候有没有想起两兄弟的故事。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有涯之生,难以体验不同的活法。阅读古代流传的
民间故事,追思古人经历过的生活,也许能有所借鉴和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