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孫立人將軍
送交者: davidz 2002年01月30日17:06:19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孫立人將軍

孫立人(1900~1990),抗日名將,字仲倫,安徽廬江人。1923年畢
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同年赴美留學,就讀於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土木工程系,
1924年畢業,獲理學士學位。後又考入弗吉尼亞西點軍校,攻讀軍事。192
7年畢業,應邀遊歷歐洲,考察英、德、法、日等國軍事。1928年回國,在國
府中央學校任中尉隊長。1930年入陸海空軍總司令部侍衛總隊任上校副總隊長。
1932年調財政部稅警總團任第二支隊上校司令兼第四團團長。

稅警總團由財政部長宋子文一手創建,武器從美國購買,排以上軍官大部分由留美
學生但任。在宋子文的支持下,孫立人努力施展自己的軍事才能,千方百計訓練部
隊。他把中國傳統教育和美國軍校的教育方式結合起來,制訂出適合自己部隊需要
的訓練制度和方法,形成了一套與國軍其它部隊不同的訓練操典,被大家稱為“孫
氏操典”。所屬部隊按照“孫氏操典”進行嚴格訓練,官兵無論是文化水平、還是
學科、術科水平,乃至專門的緝私技師都比較高。 1937年10月,孫立人
率部參加淞滬抗戰。在蘊藻浜一線的阻擊戰中身先士卒,負傷十七處。次年傷愈後
又率部參加了保衛武漢的戰鬥,兩次立下戰功,從此便在軍界嶄露頭角。國府遷都
重慶後,財政部成重組稅警總團,孫立人晉級少將總團長,率部遷移到貴州都勻練
兵。經過兩年嚴格的訓練,這支非正規部隊成為國民黨最精銳部隊之一。1941
年12月,稅警總團改編為新三十八師,隸屬於第六十六軍,孫立人任少將師長。


1942年2月,中國組成遠征軍,下轄第五軍、第六軍和第六十六軍。4月,孫
立人率新三十八師於抵達緬甸,參加曼德勒會戰。4月17日,西線英軍步兵第一
師及裝甲第七旅被日軍包圍於仁安羌,糧盡彈缺,水源斷絕,陷於絕境。孫立人奉
史迪威之命親率113團星夜馳援,18日凌晨向日軍發起猛烈攻擊,至午即攻克
日軍陣地,殲敵一個大隊,解除了七千英軍之圍,並救出被日軍俘虜的英軍官兵、
傳教士和新聞記者五百餘人。仁安羌之戰是國軍入緬後第一個勝仗,孫立人以不滿
一千的兵力,擊退數倍於己的敵人,救出近十倍於己的友軍,轟動全球。之後,蔣
中正給他頒發了青天白日勳章。羅斯福授予他“豐功”勳章。英王喬治六世則授予
他“帝國司令”勳章,孫立人是第一個獲得這種勳章的外籍將領。

仁安羌戰後,新三十八師掩護英軍撤退。4月下旬,英軍撤過曼德勒後繼續向西逃
往印度。中國遠征軍副司令官杜聿明拒絕了戰區參謀長史迪威要他撤往印度的命令,
決定率軍向北撤回雲南。孫立人奉命率新三十八師為第五軍殿後。5月9日,杜聿
明見滇緬公路上的密支那已被日軍占領,急令各部向西北穿越野人山回雲南,並要
新三十八師繼續殿後。孫立人當即表示反對,認為繞過密支拿經野人山路途較遠,
且道路艱難,渺無人煙,給養樣困難。而目前遠征軍尚有四個師,不如集中兵力,
趁敵立足未穩,奪回密支拿,沿滇緬公路回國。杜聿明不聽。孫立人便拒絕服從杜
的命令,而按照史迪威和司令官羅卓英的命令,率新三十八師向西撤往印度。撤退
途中,他親自端起衝鋒鎗率領士兵衝鋒陷陣,打垮日軍多次阻擊。部隊裝備不但沒
有損失,還收容了數以千計的難民和英印散兵。

5月底,孫立人率新三十八師到達印度邊境。不料英駐印邊防軍竟要中國軍隊解除
武裝,以難民身份進入印度。孫立人見英國佬忘恩負義,翻臉不認人,頓時怒火填
膺,下令部隊準備戰鬥。剛巧,被新三十八師在仁安羌解救過的英軍第一師師長正
在該地醫院治病,聞知情況後,警告當地英軍將領說:“這支中國軍是能打仗的,
不信你去看看再說吧!”英軍將領將信將疑來到新三十八師營地,孫立人拉出一支
儀仗隊,在營門口迎接。200名精壯士兵,往營門口一站,就是一堵牆。英軍將
領大為驚異,他見過從緬甸敗退回來的英軍,為保老命,不用說槍炮,連衣服褲子
都扔掉了,只穿件褲衩跑了回來。而中國士兵硬把鋼炮和重機槍都扛了過來,真是
不可思議。英軍將領問中國機槍手是如何把重機強扛過來的?中國兵立正大聲回答:
“武器是我們的生命。人在武器在。”英國佬聽後,明白了箇中道理:武器是中國
士兵的生命,你要繳他的槍,能答應嗎?孫立人接着領英國人參觀營房,並安排了
軍事表演。英軍將領看完後肅然起敬,態度為之一變。第二天,新三十八師軍容整
齊地開進印度。英軍儀仗隊列隊奏樂,鳴炮十響以表歡迎。

1942年8月,先後到達印度的中國遠征軍新三十八師和新二十二師進駐印度蘭
姆珈訓練基地,番號改為中國駐印軍。開始裝備美械和訓練。10月,中國駐印部
隊改編成新一軍,鄭洞國任軍長,下轄孫立人新三十八師和廖耀湘新二十二師。1
943年10月月,中國駐印軍開始向緬北大舉反攻。

占領於邦後,孫立人攻勢不減,於1944年2月1日攻克太白加,3月4日與廖
耀湘新二十二師兩路夾擊攻克孟關。3月9日,孫師113團與美軍突擊隊聯手攻
占瓦魯班。號稱“叢林作戰之王”的日軍第十八師團死傷過半,狼狽逃出胡康河谷。
據日軍戰史記載:“在九州編成,轉戰中國,素有把握的第十八師團,與中國軍戰
斗最自信,豈料胡康河谷的中國軍隊,無論是編制、裝備,還是戰術、技術,都完
全改變了面貌,使我軍損失慘重全軍不禁為之愕然。”

駐印軍攻占胡康河谷後,3月14日乘勝向孟拱河谷進攻。新三十八師113團從
左翼翻山越嶺迂迴到堅布山後方,和新二十二師兩面夾擊,29日攻占堅布山天險,
扣開了孟拱河谷的大門。4月24日,按史迪威的計劃,新三十八師和新二十二師
分別向孟拱和加邁攻擊前進。5月下旬,孫立人從繳獲的日軍信件中獲知:由於日
軍第十八師團主力在索卡道被新二十二師包圍,加邁城內兵力極為空虛,師團長田
中新一坐守空城,驚恐萬狀。孫立人見機而行,不拘泥於原定計劃,以112團秘
密渡過南高江,向加邁南面的西通迂迴,切斷加邁日軍的後路;以113團向西進
取加邁;以114團向南對孟拱實施大縱深穿插。6月16日,113團與新二十
二師會師加邁,日第十八師團團長田中新一率1500余殘兵倉皇南逃。6月25
日,孫師114團攻克孟拱。8月3日,中美聯軍克復密支那。至此,反攻緬北的
第一期戰鬥結束。中國駐印軍給日軍王牌第十八師團等部以毀滅性打擊,殲滅日軍
2萬多人,一雪兩年前兵敗緬甸的恥辱。史迪威稱此戰為“中國歷史上對第一流敵
人的第一次持久進攻戰”。

中國駐印軍攻克密支那後,部隊進行休整擴編,由新一軍擴編成兩個軍,即新一軍
和新六軍。孫立人任新一軍中將軍長,下轄新三十八師和新三十師(後廖耀湘新六
軍回國增援國內抗戰,其五十師編入新一軍)。

1944年10月,反攻緬北的第二期戰鬥開始。中國駐印軍由密支那、孟拱分兩
路繼續向南進攻。孫立人率新一軍為東路,沿密支那至八莫的公路向南進攻,連續
攻取八莫、南坎。1945年1月27日,新一軍與滇西中國遠征軍聯合攻克中國
境內的芒友,打通了滇緬公路。隨後,孫立人指揮新一軍各師團繼續猛進,3月8
日攻占□戍,3月23占領南圖,24日占領細胞,27日攻克猛岩,勝利結束第
二次緬甸戰役。

孫立人和他的新三十八師、新一軍,在遠征緬甸,協同盟軍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鬥
中,東征西討,迭克強敵屢建戰功,其運用的戰術、顯示的戰力為國內外各方充分
肯定和高度讚揚。當時的國際輿論界讚譽孫立人為“東方的隆美爾”。

1945年7月,孫立人率新一軍返抵廣西南寧,準備反攻廣州。同月,應歐洲盟
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之邀,孫立人赴歐考察歐洲戰場。8月15日,侵華日軍投
降。9月7日,孫立人率軍進入進入廣州,接受日軍第二十三軍投降。嗣後,新一
軍進行了休整和擴充,成為國軍五大主力之一。10月,美
國請中國派出一支由5萬人組成的軍隊,協助盟國占領日本,並特別希望派遣孫立
人的新一軍去。

1946年1月,孫立人赴美參加聯合國參謀長會議。3月下旬,新一軍乘美艦在
秦皇島登陸。4月初,新一軍、71軍在梁華盛指揮下,向四平進攻。4月17日,
在鄭洞國指揮下,新一軍攻占四平以東、以南地區。18日,新一軍向四平城區共軍進
攻。5月15日,蔣介石將正在美開會的孫立人電召回國,同時增調10個師的兵力圍攻四平。18日夜,孫立人趕到前線重新指揮新一軍向共軍發起猛烈攻擊。共軍不支,林彪見勢不妙,於當夜逃出四平。19日清晨,孫立人親自駕駛一輛坦克,率先沖入市區。


1949年8月,孫立人任國府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司令長官兼台灣防衛司令。1
950年3月,任國府陸軍總司令兼保安司令。1951年5月,晉為二級陸軍上
將。1990年11月19日,孫立人病逝於台中,終年90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