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红树林
万维读者网 > 五 味 斋 > 帖子
我在美国参加歌唱比赛及相关往事回忆(一)
送交者: 俊子 2004年08月28日14:16:50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我在美国参加歌唱比赛及相关往事回忆

上个星期天买了一份世界日报,我一般都不喜欢看广告之类的内容,挑挑拣拣地看
了一些喜闻乐见的内容后,就把报纸扔到一边了。过了几天后,先生准备把报纸扔
到垃圾桶时意外发现一则广告《东森全球新人王旧金山试唱会》,日期是8月14
日,只有两三天时间了,也没有办法准备,曾经当过几年业余歌手,但有十几年都
没有唱歌了。在国内的时候,偶尔还会去卡拉OK去过过瘾,来美国后,有一点时
间就别无选择地听英语,哪还有时间和心情去听歌!但无论如何这个歌唱比赛我要
去看看,并没有去入围和拿冠军的自信和想法,只想去看看,看看这美国华人的歌
唱比赛是怎样的。

在这之前,我曾经在国内参加过三次歌唱比赛。
第一次是在十五岁那年,那还是在高喊2000年一定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年代,
人们刚刚从传统和闭塞的精神空间里走出来,大部分人还看著黑白电视,电影院门
口表现著时髦和前卫的男女在那里晃荡,手提著录音机,穿喇叭裤,烫爆炸头,跳
摇摆舞。一曲候德建的《龙的传人》,陈方圆的《童年》,张行的《迟到》....... 
这些歌曲代表著流行和时尚的讯号,邓丽君的歌更是让人们稀罕的精神鸦片,弹吉
它唱粤语流行歌,那就更牛B了。

也是偶然听人说市群艺馆正在搞歌唱比赛,这在我当时的印象中好像是从来没有过
的比赛,平日里我最喜欢屁颠屁颠地凑在几个邻居大哥哥的吉它面前唱歌,他们也
乐意跟我伴奏,现在想来他们的吉它弹得确实不怎么样,也就是打着和旋听着热闹,
但在当时我却是仰慕欣赏的很。我兴冲冲跑到群艺馆的时候,比赛已经开始了,我
想也没想就交了一块钱的报名费,拿了自己的号就急急忙忙跑回家了,找了两个邻
居大哥,在我的执拗下,他们一人拿一把吉它,一头雾水地跟着我来到群艺馆,等
了很久,终於轮到我了,我满脸自信地冲上舞台,两位大哥象哼哈二将一般站在我
的两边,虽然一脸的尴尬和不适但也别无选择地硬着头皮上阵,评委也有点懵了,
他们本想告诉我,应该清唱不要伴奏,但围观的观众这时鼓掌了,我献上了一首当
时在香港很流行,但在国内还比较陌生的粤语歌《漫步人生路》,那次比赛唱民歌
的多,唱流行通俗的很少,虽然我的粤语歌生涩而又不标准,但我甜美的嗓音和
(模仿痕迹很重的)韵味,加上两把吉它的伴奏,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再一次得到
了围观的人的热烈的掌声,我满怀高兴地看着评委们的反映,那知他们交换了一下
眼神,告知我说:第一、粤语歌不适合比赛,我们也无法听懂,第二、你的年龄也
不够(十八岁够,但是现在是越小越好),第三、比赛规则必须清唱(时代无论怎
么演变,好象这个规则从来没有变过),不过你的感觉还真的不错,以后还有很多
机会 ...... 刚刚才被掌声鼓动的很激动的我,顿时一脸沮丧地离开了群艺馆,
弄得两个大哥跟着后面不停地安慰我 ......

之后,各地的歌舞团应市场的需要应声而起,一块钱一张的歌舞票令剧场场场爆满,
这个团走了那个团又来了,人们也丝毫不厌倦地看了又看。当时的演出市场的管理
很松,没有什么费用,由各种机构人等临时组织起来的歌舞团很多,但都很红火。
我十六岁那年,有一个“新星”歌舞团找到我,让我参加演出,出场费是十块钱一
场,那时我爸爸一个六级半的技工一个月工资才86元,一天一场收入很是可观。
现在想起这些觉得当时的团长真是赚钱都赚爆发了,按每场收入一千元算,跟剧场
按票房的收入的三、七开,四、六开不等,就算是四、六开,每场除开我们演艺人
员的工资费用外,他一场赚三百元松松的,而那时人们的月工资平均水平都还在一
百元以内。由於我年龄小声音纯美,在音响效果的烘托下,童音还很重,我演唱的
歌主要是《妈妈的吻》和《聪明的一休》,在灯光下我俨然一个小可爱登场,很是
受欢迎(当时团里就是看中我这个卖点邀请我的),也是在那样的环境下我得到了
很好的锻炼,学习了很多我不具备的音乐知识。就这样,热爱唱歌的我从此就不知
不觉走进了一个业余歌手的行列。
待续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没有阳光的幸福(2)(ZT)
2003: 十元的戒指,蛋炒饭的爱情
2002: 我爱这碗里的馄饨香!
2002: 寂寞的时候去看电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