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如何看待中日兩國的差距?
送交者: yu123 2004年11月27日13:37:4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近有人撰寫長篇大論,如《中日國力對比》、《中國與日本的差距:難以置信的事實》等,用片面的靜態的方法來比較中日差異,特別是人均指標差異,說日本如何如何了得,中國如何如何不行。不知是有意還是無心,反正作者完全拋開一些特殊的歷史因素,用非科學的手法進行羅列式陳述,橫向比較,極力嘲笑中國落後,貶低中國成就,而且對日本近年來已初顯頹象、相對下坡的事實都不甘願承認,夾雜有誤導讀者的成份。果然,一些讀者看完文章後表示贊同。作為經濟學出身,筆者對此現象感到不安,雖無意全部否定那些文章的資料數據來源的真實性,但對其中的推導方式、結論觀點和一些資料準確性實在不能苟同。心中有話,不吐不快。總覺得有必要作些澄清,以正視聽。
首先需要糾正的一點是,日本錢多光彩,民族偉大。作為靠劫掠起家、沾滿血腥的國家,它比一不偷二不搶、堂堂正正發展起來的中國錢多沒什麼好奇怪的。作者知道日本多次侵華獲利,中國遭到的損失是多少嗎?甲午戰爭7倍於日本財政的對日賠款、二戰時期中國被劫被毀物質財富6000億美元(現價)、3500萬條人命鮮血按現在保險標準折算的上萬億美元賠償費!還有日本幾次侵華戰爭打斷中國戰略發展的機遇耽誤!如果它把搶來的、毀壞的以及該賠的東西都歸還了中國,還敢說它比中國富有30倍嗎?如果說日本不對外搞侵略擴張,或雖搞侵略擴張,但失敗後完全賠償中國及其它受害者的損失並認罪革心後,仍然能保住發達國家地位的,我們還可以說日本是個偉大國家。可惜它不是,它欠別人,特別是欠中國的實在太多了,根本不足以稱讚什麼。就象打劫銀行的罪犯、索賄受賄的貪官一樣,錢比一般人多有啥好奇怪的?其“發財秘訣”是多數人學得來的嗎?中國的財富靠勞動獲得,日本的財富靠打劫得來,有可比性嗎?作者企圖想用財富的多少來證明日本民族比中華民族勤勞、優秀、偉大是錯誤的。
或許有人不服,說二戰日本是戰敗國,損失慘重,但戰後恢復比中國快,證明日本成就比中國大,日本民族比中國人民聰明能幹。學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生產力包括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兩大塊要素,並非只是單純的物質要素。在這裡,我要特別提醒的是,日本物質損失雖大,表面一片廢墟,但並不是真正意義的的“一窮二白”,因為它的技術力量還在,且保存相當完好。技術力量培養和教育是有很大關係的。日本是在20世紀初就完成了全國義務普及教育的,但有幾個人知道,這正是中國的巨額甲子賠款和庚子賠款促成的?中國賠給日本的全部甲子賠款和《辛丑條約》中賠給日本部分的庚子款共計約3億兩白銀,大約相當於當時日本財政收入的10倍,相當於獲得賠款前日本教育經費預算開支的上百倍!日本正是拿着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投入了教育。你想想,如果一個人一夜之間增加10倍100倍收入,能不暴富嗎?一個國家一年間增加10倍100倍橫財,還有什麼事是辦不了的?教育再難辦也一樣可以搞定!正因為日本先期教育投入比中國早,教育基礎和技術力量比中國雄厚,戰後經濟比中國恢復快是不奇怪的。所以,講來講去,還是和錢有關。
第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有明顯誇大日本實力、低估中國實力的傾向,不能正確看待和掌握國內生產總值(GDP)等經濟指標。文章的原創作者大概學過經濟學,按說不該犯那些非經濟學人士常犯的錯誤才對,但不幸的是,作者卻犯了,說什麼即使按平價購買力計算,日本的GDP仍比中國高2至3倍。這是錯誤的。
2003年,帳面上日本的GDP約為4.3萬億美元,中國為1.4萬億美元,日本是中國的3倍或者說日本比中國多2倍;但如果按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平價購買力標準算,中國GDP是2.8萬-3萬億美元,日本GDP總量最多是中國的150%或說只比中國多50%左右,怎麼會多出作者所講的2、3倍呢?依我看,恐怕是作者自己編造的標準算出來的吧?作者可以不同意世行的計算標準,但不應用偷梁換柱的辦法,把自己的結論說成是世行的算法得出。按帳面算,2003年日本人均GDP為34400美元,中國人均為1090美元,日本大約為中國的32倍;但若按平價算,則人均只有15倍左右。兩種算法雖各有利弊,但考慮到日本國內平均消費物價水平確比中國高出許多的因素,相對而言,後一種方法還是比較科學一些,更能反映現實狀況。
比如,現在日本同性能的一輛汽車價錢比中國便宜一半多,但日本餐館的一碗肉麵價錢折合人民幣卻達到60、70元,而中國餐館麵條價錢只有3元左右,日本是中國的20多倍;日本醫院門診掛號一般要收幾十美元折合人民幣幾百元,而中國醫院只收1至3元,日本是中國的上百倍!日本人均住房面積只比中國略多一點,但平均房屋價錢則高好幾倍!日本只有極少數商品比如汽車比中國便宜,但包括地產房屋在內的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項目的價格比中國高,而且高很多倍,拉扯平均後,你能說日本人的平均帳面收入比中國高31倍,就等於平均實際收入也比中國高31倍嗎?人民幣幣值被嚴重低估得的因素計算過嗎?如按平價購買力計算,其實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跟日本差距已不是很大,只是人均差距較大些,日本是中國的10多倍,那是因為中國人口是日本的10倍!
不錯,日本現在是發達國家,仍比中國有錢,目前仍比中國強,但已不如人們想象的那樣強了。但在特殊歷史條件下(靠侵略擴張完成積累、沒有賠償負擔)發展起來的日本,其好運已經走到了盡頭,正被蒸蒸日上、一日千里的中國逼近,差距被大大縮小了,從趨勢上看,中國今後趕上它是遲早的事。
隨便舉些例子吧。20多年前,日本的彩電產能是中國的100倍以上,人均是1000倍以上!現在倒過來總量中國是它的4、5倍了,人均也差不多了;日本成就有啥好炫耀的?鋼產量日本原來是中國的3倍,人均是30倍,現在中國是它的3倍了,人均是它的近三分之一;外匯儲備是中國的30倍,人均是300倍!現在總量只是中國1倍半,人均10多倍;居民儲蓄1978年時日本是中國的100多倍,人均1000多倍,現在分別只有幾倍和幾十倍了;人均住房面積20年前是中國的4倍,現在已接近日本(媚日作者所用的18平米數據不准,中國最新公布數是23平米,預計後年將達30平米);電話機,1983年中國全國擁有量只有500多萬部,總量與香港一個城市差不多,不到日本的二十分之一,現在猛增120倍,達到6億部,總量反過來是日本3倍多了,那時中國人均電話不到日本百分之零點五,現在每百人電話普及率(固定與移動電話合計)已接近日本一半,按此發展速度再過3到5年即可趕上日本;電腦情況也大致如此,進步速度比它們快幾十倍,現在日本的電腦普及率領先只是暫時現象,不用太久也會被中國趕上的,情形就象洗衣機、電冰箱一樣,這兩樣東西20多年前日本都比中國多幾百倍,現在中國的普及率達90%幾,同日本差不多。
無庸置疑,無論總量指標還是人均社會進步的速度日本是遠遠比不過我們的;許多方面都被我們以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速度地追趕着。因此,我們根本沒有自卑的必要,自卑的應該是日本人才對。事實上,面對中國的神速進步,日本不時叫喊“中國威脅論”,正是日本人既無奈又嫉妒仇視中國的心態表露。
高等教育方面,20年前在校大學生日本是中國的3倍,現在中國是它的近3倍,中國進步約10倍,日本基本還是那個老樣子!高科技方面,近幾年來,中國的神一、神二、神三、神四、神五連創奇蹟,日本的火箭飛船呢,不是點不着火,就是“狗啃地”,能牛得過中國嗎?中國科學家早在1975年就掌握了衛星回收技術,日本的科學家至今還在苦苦摸門釘呢!羞不羞嘛?得諾貝爾獎又怎麼樣?人工胰島素、水稻雜交技術、正負離子對撞、超導研究,中國人哪點比日本人笨?世界500強,10年前中國只有2、3家,日本企業有上百家,現在呢,最新公布是中國已有15家,日本是88家,難道中國進步不比日本快得多嗎?
學過數學的人都懂得一增一減的意義。假如有甲乙兩家人,各有100元家產,甲從乙那裡拿走了80元,甲家產增加到180元,頃刻之間便是乙的9倍了!而乙還剩20元,只有甲的1/9了。假設20元是維持最低生產生活水平的標準,那麼,甲可以拿出160元用來搞擴大再生產或做生意,乙則除了活命什麼發展都談不上。隨着時間的推移,以後甲乙家產的差距肯定不止9倍,而是18倍、36倍、72倍、144倍或者更多倍。即使乙家後代出現能人,有本事把原來的簡單再生產變成擴大再生產,使總家產大增,人均也是很難追上甲家的。
很明顯,日本就是這個甲家,中國就是這個乙家!當年甲午海戰,日本勒索中國2.3億兩白銀(其中3000萬兩作為遼東半島贖款),就已經相當於當時日本一年財政收入3000萬兩白銀的7倍多!理論上這筆錢足以再建立30多支北洋隊(當年中國北洋艦隊僅耗資約700多萬兩白銀)!如果中國按7倍於現在日本財政收入(每年約7000多億美元)的金額標準索回,日本得賠回中國5萬億美元!即使搭上它現在的3.2萬億美元全部海外資產也遠遠不夠賠。日本靠着爺輩從中國搶來的錢完成它自己的國民義務教育和工業化,在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時又大撈一筆,基礎比中國雄厚有什麼好炫耀的?日本在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後又大肆搶掠、毀滅中國財富6000億美元(現價),打死打傷3500萬人,按現在的保險標準,該賠多少個億?如果都賠,恐怕現在所有的日本人都要喝西北風才行!中國人作為二戰戰勝國沒有趁機對戰敗國日本狠撈一把,真是太善又太傻了,讓惡貫滿盈的日本躲過了一劫。現在日本非但不對中國感恩戴德,反而自鳴得意,瞧不起中國人,借給中國的幾個日元貸款(每年約合10億美元,每年不過占中國GDP的千分之零點幾,而且並非白送,中國尚需連本帶息償還日本),就大喊大叫,說什麼中國靠日本援助,沒有日本中國活不了活不好,要中國人民感激他們,真是天大的笑話。其實日本借給中國的貸款總數不到日本該賠償給中國的百分之一!叫嚷個啥?
日本嚴重傷害中國,欠中國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基礎仍比中國好並不奇怪,我們應該看到這點,不能簡單地、靜態地橫比,而要辨證地、動態地、縱橫結合地比,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要不然,就會越比越泄氣,得出中國什麼都不行的錯誤結論。中國近20多年來的進步速度比日本快許多倍、差距日益縮小難道不是舉世公認的事實嗎?我看用“日新月異”、“一日千里”來形容中國的變化一點也不為過。日本目前的領先只是暫時的,很大程度上還在依仗其家底老本,而中國憑的是勤勞新本錢,一定能後來居上。我們中國人要有自信心,要學會辯證地看問題。
縱觀全球,放眼世界,有幾個列強大國的原始積累是建立在不侵略擴張基礎上的?或說是與偷搶無關的?中國作為曾飽受西方列強侵略凌辱、貧窮的人口大國,堂堂正正,靠自己的努力,走和平發展而非侵略擴張的道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應該說是很不容易的。儘管中國面臨的問題和困難還很多很多(在這點上筆者是基本贊同作者觀點的),需要全體人民認真對待和艱苦努力,需要學習老冤家日本人的某些長處如做事認真細緻等。但中國前途光明,在不太久的將來成了發達國家,是完全可以預期的。世界發展史上的一個大奇蹟一定會出現。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zt台海戰爭將會使中國崩潰?
2003: 談談解決台灣問題和一些相關問題
2002: 胡錦濤接班與中美關係
2002: 體驗萬里長征的偉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