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林左鳴: 世界大戰誰怕誰
送交者: 香椿樹1 2015年03月02日11:17:1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這個標題不是故意誤導, 而是個人的理解。 林總的文章不至於像標題這麼淺薄, 並且, 我也不能確定這真是林總的文章。 但是, 我認同文章中的觀點, 世界政治之爭是為了經濟, 而世界經濟之爭就是爭奪人才, 而對人才流向影響最大的當然就是戰爭了。

世界上很多莫名奇妙的事情發生, 過去幾千年了還沒有真相。 其實時間越長真相越模糊。 尋找罪魁禍首的時候往往不需要警察的偵查手段, 而是推演慘案的獲益者是誰。 比如文中所提到的俄羅斯帶路黨頭目之死, 還有馬航飛機的數百冤魂。

我寫戰爭的腳步聲大概有幾年時間了。 是不是狼來了的心理恐懼還是戰爭的危險真的離我們越來越近。 我堅持原來的觀點, 當今世界比任何時候都危險。 因為100年前世界大戰固然悲慘, 而今天的世界大戰將會毀天滅地。 可是, 我不認為巨大的危險能夠真正阻嚇野心家。 被火燒死的玩火者並不一定想的是自殺。 今天的危險在於某些人野蠻貪婪沒有脫離野獸的本性也就算了, 但是, 這些人把貪婪拿到桌面無恥地炫耀。 是非顛倒,人妖顛倒, 老鼠不怕人了, 這不可怕嗎?


世界應該有資源經濟VS技術經濟的新格局

作者:林左鳴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實際上是在遠東最後畫上句號的。由戰後全球兩大陣營的大當家聯合出手搞定的這個結局,開啟了原子能新時代,宣告人類將進入技術主宰世界的新紀元。大量在戰爭中應運而生的新技術轉向民用,大量傑出的戰爭英才轉向經濟建設。例如美國的“藍血十傑”在商界獲得了巨大成功,他們進入了一扇歷史的旋轉門,從戰爭英雄轉身登上了財富的寶座。二戰結束至今七十年了,這七十年中儘管局部戰爭接連不斷,但是和平發展確實是世界的主旋律。即使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進行核對壘時,人們都會覺得世界大戰正在避免之中。應該說世人對和平始終抱有足夠的樂觀。但是最近爆發的烏克蘭危機,卻使人們對世界的前景充滿擔憂。因為如果說,七十年之前的那場戰爭是源於人類對生存空間的抉擇,那麼今天世界實際上早已置身於新的抉擇之中……

一、是什麼樣的抉擇引發了烏克蘭危機

2013年底,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抉擇,他決定中止與歐盟簽署政治和自由貿易協定,這意味着烏克蘭將要重新投回到俄羅斯的懷抱。全世界有不少媒體都覺得這是普京強硬的政治外交路線所取得的重要勝利,似乎普京向西方的強有力回擊再次得了滿分。2013年12月亞努科維奇到我國訪問期間,在西安參觀了一些企業,他見到那些與國際政治絲毫不相干的人時,都竭力向他們申明烏克蘭將堅定地和俄羅斯站在一起。其實這些做企業的人,好不容易見到一個國家元首,最想談的事當然是爭取一兩單生意做,結果當時亞努科維奇的興趣完全不在這裡。看來作為一個政治家,他對前景還是有着強烈的直覺。確實,如果事情真的照亞努科維奇思考的邏輯發展下去,世界或許真會逆轉,又重新回到兩個超級大國的時代。

可是對此,烏克蘭人又怎麼看呢?尤其是那些年輕新潮的烏克蘭人又會怎麼看呢?他們會臣服莫斯科街頭悄然逝去了“莫斯科人”而以“奔馳”取而代之的俄羅斯嗎?他們會仍然仰視圖波列夫式或伊留申式飛機被波音或空客悉數攆下自己天空的俄羅斯嗎?他們會喝着雀巢、拿着蘋果手機去追隨俄羅斯的新彼得大帝夢嗎?毫無疑問,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今天世界上更加拉風的是人文的技術經濟,實際上這正是反映了廣義虛擬經濟時代的重要特徵。在這人文技術經濟占上風的時代,在這資源經濟早已失去其應有地位的時代,如果把政治決定權交給這幫新潮的人文和技術粉絲們,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烏克蘭在前蘇聯時期曾是一個大糧倉,是一塊富庶之地。記得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蘇友好的時期,筆者的家鄉漳州,因為是個魚米之鄉,就曾被看作是福建的“烏克蘭”。可見烏克蘭之富庶是美名遠揚,異國他鄉的人都知道。正因為它富庶,因此在前蘇聯時期始終扮演着大糧倉的角色,而現代工業相對比較少,除了沿海城市的造船和東部靠近現在俄羅斯的地方有一些現代工業外,絕大部分地方是一馬平川的良田,在豐收的季節,金黃色的麥浪與藍天相映成趣,正像烏克蘭國旗所寫照的那樣。很顯然,不同版本的“三農”問題也在烏克蘭出現。在前蘇聯時期,烏克蘭人為俄羅斯人承擔起發展資源經濟的使命,但他們卻承受着俄羅斯人掌握技術經濟所帶來的剪刀差。蘇聯解體以後,烏克蘭一直在歐盟和俄羅斯的夾縫中掙扎。有那麼多的烏克蘭農民在解決烏克蘭版的“三農”問題時,嚮往着新的世界,如果他們也想外出打工,他們不就得調頭向西,只能到西歐去嗎?

於是抉擇就出現了。就在亞努科維奇試圖改變季莫申科的抉擇時,烏克蘭危機爆發了。很難想象,季莫申科這樣一個身陷囹圄、失去自由的人可以在監獄中領導這樣一場政變。終於亞努科維奇被趕下台,烏克蘭陷入內戰。

那麼,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抉擇?

在今天的世界上,無論軍事還是外交,都不是決定國家政治生態的關鍵性因素。國家、乃至國際政治格局,還是由經濟的變化和走向所主宰。我們如果把這種抉擇上升到更學術化的層面上去,那就是烏克蘭人在物本的資源經濟和人文的技術經濟之間進行抉擇。如果他們選擇前者,就意味着迎合俄羅斯把石油、天然氣既當胡蘿蔔又當大棒的物本的資源經濟思維,就是保持如同前蘇聯時期的現狀;如果他們選擇後者,那麼就意味着這場危機不可避免。

其實,在今天的世界政治的種種博弈背後,歸根到底是物本的資源經濟和人文的技術經濟兩種社會經濟發展形式在較量。物本的資源經濟在人類歷史上延續幾千年,經久不衰;可未曾想到,牛頓經典力學的建立,工業革命的爆發,終於開始改寫這個歷史。幾千年物本的資源經濟始終占據主導的情況,正在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儘管牛頓之後的幾百年內,人們還循着物本的資源經濟的思維慣性在活動,但變化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說,這個歷史終結的標誌,則是冷戰的結束。如果說冷戰的特徵是全面封鎖而充分體現了物本資源經濟時代的屬性,那麼之後的無形戰爭則是冷戰的逆向戰爭。這個“逆戰”以全面滲透作為自己明顯的特徵來體現人文技術經濟時代的屬性。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前,人文的技術經濟主導了全世界的經濟態勢是毋庸置疑的。毫無疑問,人文技術經濟具有相當強的隨向性功能,只要人文技術經濟具有足夠的先進性,落後的國家和地區無一例外地會追隨這樣先進的人文技術,會積極向其靠攏。只要新技術層出不窮,源源不斷的供給,這種情形似乎就難以逆轉,這就是隨向性。就像一些具有N極和S極的磁鐵在一塊,最終總會很容易地出現N極粘S極而首尾相連。所以尼克松說,美國可以不戰而勝,並非一點道理都沒有,人文技術經濟的模式,正以典型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形式,從最底層的公眾入手,拿下了自己的勁敵!

但是令人猝不及防的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了,這場危機背後的實質則是新技術的枯竭。二戰之後的世界,歷史向我們揭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事實,高新技術和金融虛擬經濟總是形影不離的一對孿生兄弟。要發展高科技,不聚集世界的財富、不吸引世界第一流的頭腦是無從談起的。因此,金融虛擬經濟就成了聚集財富、集中大資本砸向科研開發的必備手段。然而一旦高新技術後續發展乏力時,金融和虛擬經濟泡沫就應運而生。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普遍都認為是虛擬經濟惹的禍,這種觀點一時甚囂塵上。實際上,問題是出在高新技術的發展後繼乏力上。一旦這種情況出現,就會使今天世界所盛行的人文經濟為主導的發展模式面臨巨大挑戰。因此在金融危機之後,奧巴馬高調宣稱要重返實體經濟。實際上奧巴馬要重返的是新的高科技經濟,他絕不會是熱衷於做襯衣,也不會再大煉鋼鐵。而要發展高科技,就要聚集財富,就要砸錢。如果虛擬經濟不先行,自然還是行不通的。美國正是靠着接二連三地量化寬鬆,才逐步走出經濟衰退的泥潭,使經濟慢慢復甦起來。可這個復甦仍然是不盡人意的,新技術發展乏力的狀況並沒有根本改變。全世界的經濟都在衰退,全世界都希望靠新技術輸入新鮮血液,否則人文技術經濟所主導的世界經濟就要走向死路。眼下,由於世界崛起了一批新興經濟體,對於美國而言,財富和人力資源的聚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困難了。怎麼打破這個僵局?怎麼讓美國繼續充當人文技術經濟的旗手?如果我們憑藉歷史的經驗站在美國的立場上考慮這個問題,那麼要認識當前烏克蘭危機的實質就容易得多了。

二、發生久違了的世界大戰對誰最有利

美國之所以能一夜暴富,發起了橫財,最終成為世界人文技術經濟的旗手,主導了全世界的經濟走勢,進而主導國際政治格局,其根本的原因是兩次世界大戰幫了大忙。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火都沒有燒到美國本土所在的北美大陸,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更是因禍得福,大發戰爭之財。美國的崛起,沒有世界大戰給它的機遇,幾乎是不可想象的。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在除了南北美洲外的全世界燃起以後,全世界的財富都爭先恐後地逃入美國這最後一塊淨土,歐洲的大量優秀人才也都到美國避難,像愛因斯坦這樣的一大批科學家最終在美國落戶生根。二次世界大戰導致的大量資金和人才的流入,終於造就了美國可持續地向着成為世界一流強國發展。美國總標榜自己是一個有夢想的國家,客觀地說,今天的美國夢是建立在抓住了別人夢魘所帶來的機會之上的。

如果歷史可以重複,這樣的美國夢就可以再複製,這未必不是今天有些人慾迎還拒的事。當俄羅斯仰仗着堅挺的石油和老牌帝國的存量軍事力量在烏克蘭問題上不示弱時,其實正在呼喚出另一個“幽靈”,即物本資源經濟的“幽靈”。這個“幽靈”所動搖的是美國當旗手的人文技術經濟。正由於此,美元資本才痛下殺手,把石油期貨的價格殺下去,把盧布殺得只有招架之功、無還手之力。毫無疑問,俄羅斯確實是觸動了美國的敏感神經。眼下美元資本最迫切的任務,就是要重新確定世界性財富標誌的地位。當美元是世界的財富標誌時,資金才會源源不斷地流向美國,世界一流人才才會源源不斷地湧向美國去淘金,而只有這樣美國才能再次奪得高科技的制高點。但是,現在對美國而言如此重要的進程卻來得太慢太慢了。雖然希臘的危機使歐元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美元恨不得趁此機會一舉擊潰歐元,解散歐盟,重振“北約”。但目前即使有這樣的趨勢,對美國而言還是顯得太慢太遙遠,人文的技術經濟和物本的資源經濟的大博弈仍然是僵持着。對於希望改變現狀而言,打破這個僵局或許還有另一個辦法,那就是鋌而走險,重新複製一次世界大戰,而今天烏克蘭正是世界大戰這個火藥桶的引爆點。

擴大烏克蘭的軍事衝突,讓歐盟和俄羅斯都捲入戰爭,無論結果怎麼樣,對美國而言都是勝算。如果北約和俄羅斯打起來,一舉把俄羅斯這頭犟熊的腦袋摁下,讓俄羅斯丟盡顏面,導致俄國人不滿普京的領導,產生內亂和顏色政變,那麼人文技術經濟的主導地位就鞏固了,美國就有時間重振旗鼓再次號令世界,這也算是最佳結果。如果北約與俄羅斯一下子難分勝負,戰火在歐洲這個兩次世界大戰的古老戰場再次燃燒起來,必然和上一次大戰一樣,資金和人才仍然會源源不斷地流向美國。美國要聚集全世界力量再次奪取科技發展制高點就很容易了,美國世界第一就不會被動搖。所以,烏克蘭打起來,把歐洲都卷進去,只要戰火不燃燒到美國本土,無論結果怎麼樣對美國而言都是勝算。難怪美國朝野一片喊打,還迫不及待地要提供重武器給烏克蘭,他們巴不得烏克蘭快打、大打、全面打。

要發展高科技,需要資金,需要全世界的財富,只有加大科技投入,使高新技術儘快在美國誕生,人文技術經濟一統天下的局面才能維持下去。可是金錢資本容易解決,但優秀科技人才一類的人力資本卻不易聚集。在人類歷史上,頂級的精英人才,估計始終不會超過世界總人數千分之二的水平,今天世界上最稀缺的是人力資本。二戰給出了一個美國可以借戰爭的機會聚集精英人才的先例,所以如果二戰版本的世界大戰再打起來,歐洲、亞洲的精英人才就可能再齊聚於美國。這大概就是美國想點燃烏克蘭這個火藥桶的重要緣由吧!當然,俄羅斯也難免有打一仗的衝動。在廣義虛擬經濟時代,丟了面子就意味着丟掉地位和財富。俄羅斯支持克里米亞獨立並據為己有,拿下出海口才剛剛得分,還沒來得及高興呢,就在經濟領域被狠狠扇了一記耳光,所以它怎麼能不想打。當真俄國熊就只會在森林裡擄漿果、尋蜂蜜啊?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

但是,美國也太低估了歐洲政治家們的政治智慧了。歐盟兩個當家的法、德兩國第一時間站出來斡旋,普京需要面子,他們把面子給夠,把一觸即發的戰火叫停了。毫無疑問,對美國人的居心,歐洲有智慧的政治家們是瞭如指掌的。如果真的在歐洲打起來,得漁翁之利的就是美國了,所以法、德兩國又怎能坐視不管呢?

然而,這並非就是結局,僵持下去,要麼俄羅斯還是面子上掛不住,要麼會出現新的變數,就在本文截稿的第3天,媒體報道俄羅斯反對派政治家、前副總理鮑里斯涅姆佐夫遇刺身亡。據悉,他正在籌備一場反烏克蘭戰爭的示威遊行。可見,世界上真沒有人怕把事鬧大。在廣義虛擬經濟時代,像俄羅斯這樣的國家,輸了面子就可能輸掉了一切。一個突發事件的蝴蝶效應,也足以引起一場世界性的風暴。在今天的世界上,這個扣是死的,還是活的?能否解得開?無疑成了擺在全世界面前的一道難題。世界正在加劇走向失衡,到底什麼是失衡的斷裂點,至今沒有人願意認認真真地考慮清楚。實際上,在今天的世界上,經濟發展是具有二元要素的,既有物質的資源,還有人文的技術,我們不能任憑其畸形發展,讓一種要素凌駕於另一種要素之上來發展經濟,這樣的發展形式,註定是不可持續的。要是世界發展出現失衡,資源經濟和人文技術經濟不平等便是可怕的斷裂點。這種狀況是到了該改變的時候了!

三、資源經濟國家應該聯合起來

在國際格局中,關於陣營的劃分,毛澤東同志提出了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1974年2月,毛澤東主席在會見贊比亞總統卡翁達時提出了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他把美國、蘇聯劃為第一世界;日本、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劃為第二世界;中國、亞洲除了日本外,整個非洲、拉丁美洲都是第三世界。當時毛澤東同志關於三個世界劃分的正確理論,為國際被剝削和壓迫的國家、民族團結一致,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時過境遷,世界陣營格局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國際陣營上,又有按國家發達程度及地理位置來劃分的,即所謂的南北之分。南:指的是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北:指的是發達國家。因發展中國家多在南半球,發達國家多在北半球,故以"南北"分別指代之。

實際上,如果以經濟發展模式的差異為國際陣營劃分的考量標準,那麼今天世界的國家和地區,可以劃分為物本的資源經濟和人文的技術經濟這兩大類經濟發展模式,即兩大陣營。冷戰結束之後,國際經濟鬥爭逐步上升為國際鬥爭的主要領域。我們可以看到,國際衝突的顯性表現就是不同經濟發展模式的鬥爭。那些富有的國家並非都是資源豐富的國家,只不過他們掌握了先進技術而已;而那些貧窮欠發達的國家顯然缺乏先進技術,但往往都是資源豐富的國家。富國也許會說,他們不僅僅有資本,他們還有技術,有知識產權,所以他們應該比只有資源的國家高人一等,僅有資源的國家似乎天生就應該被擁有技術的國家所掠奪。可是,這樣的邏輯說得通嗎?也許有少數國家因為自己寶貴的資源被掠奪後,似乎也不差錢了,但即便如此,他們仍然是個低人一等的國家,是個拿着寶貴資源去依從在別人之下的國家。

今天的世界,衝突的實質未發生根本的變化,終究還是一種經濟生活方式的人群與另一種經濟生活方式的人群之間的衝突。現在是少數擁有先進技術的國家控制着世界上絕大多數沒有先進技術的國家,掠奪着世界上的寶貴自然資源。實質上,今天的國際鬥爭,表現為一些掌握技術經濟的國家,壓迫和剝削着那些只開展資源經濟的國家。無論是以技術經濟為主體的國家還是以資源經濟為主體的國家,都有着與生俱來、天然的組織和動員能力。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世界爆發大規模戰爭,和平被破壞的危險或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嚴重。

今天,世界的經濟發展模式,被扭曲成只能是人文技術經濟一個模式處於主導和統治地位,物本資源經濟絲毫沒有其應有的地位。實際上人類社會的經濟本應平等地以物本資源經濟與人文技術經濟相互疊合作為基礎來發展。物本資源經濟和人文技術經濟並不存在誰更高貴的問題。由於兩者既有互為依存的一面,又有能夠各自獨立發展的一面,所以不應該任由其中一方出現投機性的活動。兩種經濟形式可以按照人類生活的需求,準確把握住合理的廣義虛擬經濟指數,依此及時掌握和調整社會經濟發展的態勢。這樣就能抵禦各種經濟風險,從而使物本資源和人文技術融合為二元容介態的經濟。在二元容介態中,自然資源和人文技術相互容納入信息介質而成為一體。兩個元素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和貴賤之分。

在自然資源和人文技術二元容介態的經濟中,資源和技術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兩個重要要素存在,它們之間有着同生共輔的內在聯繫。應該說資源經濟是技術經濟的必然基礎,它能夠為技術經濟提供必要的發展條件,而技術經濟對於資源經濟而言,又有着保障和不斷提高生產力的作用。二者是平等的,相輔相成的,在全世界範圍內是均衡存在的。

然而,現實恰恰相反。今天我們不難發現,物本資源經濟和人文技術經濟,在世界上出現了按區域分割的現象。一些技術發達國家,明明自己的國家內還有一些資源,但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居然採取限制開採的政策,主要的資源都來自於掠奪技術欠發達的發展中國家;而那些缺乏技術的發展中國家都被誘導大量過度開採自然資源,從而給自己的國家,甚至整個世界的環境帶來了由於發展失衡而造成的破壞。這樣的破壞已經到了極其嚴重的局面,技術經濟國家的貪婪和自私當為禍首,發展中國家少數人的短視和愚昧也難辭其咎,而禍根當然還是分割導致的失衡。

今天的世界經濟總量中,幾乎總是人文技術經濟成為資源經濟的巨額倍率,這種倍率存在的背後,為那些擁有技術經濟的國家去剝削只擁有資源經濟的國家提供了方便途徑。所以,今天的世界經濟成為了以技術經濟為主導,資源經濟為依從的運作格局。正是由於技術經濟左右着資源經濟的提升,使得世界經濟無法平衡發展。世界的失衡正是因為那些掌握技術經濟的國家單方面控制了虛擬經濟,虛擬經濟只是助力於技術經濟發展,而對資源經濟卻產生了嚴重的抑製作用。這使得本來可以很簡單的世界經濟變得異常複雜,使得世界經濟進入了技術經濟越提升,資源經濟與技術經濟的落差越大這樣的怪圈,從而使世界經濟嚴重失衡。世界經濟的失衡,導致了整個世界的失衡,而其斷裂點正是技術經濟和資源經濟的容介態受到嚴重破壞之點。

資本和知識產權制度的結合,使世界上所有的人文技術經濟國家緊緊地聯合在一起,而對着一盤散沙的資源經濟國家進行瘋狂的掠奪和剝削,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壓迫和控制。這是一種怪圈式發展態勢,技術經濟國家不會停止這種讓世界失衡的步伐,改變它的唯一辦法就是全世界資源經濟國家聯合起來。這個世界已經有過這樣的嘗試,阿拉伯國家為主的石油產出國所成立的歐佩克組織就是人類迄今為止的有益嘗試。然而,這畢竟太單一,現在全世界不僅是石油經濟的國家應該聯合起來,所有地球家園上的資源經濟國家都應該聯合起來,才能改變這種讓世界失衡的現象。

實際上資源經濟VS技術經濟並非最終目的,我們應該追求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資源經濟和技術經濟二元容介態,從而使世界經濟發展始終立足於均衡的原則。在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要不斷提升資源經濟的優勢,在本區域內發展自主完整的經濟產業鏈。世界上有不少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都是技術欠發達的國家,自然需要藉助外來技術經濟的優勢,但是必須在公平合理的框架下進行市場運作。這些國家和地區,只要提升資源經濟優勢、改變由別人單方面控制虛擬經濟的局面後,也會有能力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從而發展起在本區域內依託於資源經濟優勢的技術經濟,進而形成自主容介、優勢互補、平等均衡的經濟運作模式。如果擁有大量自然資源的國家聯合起來,擺脫外來技術經濟的制約,充分利用本區域資源經濟的優勢,使外來技術經濟的發展,必須按照資源經濟優勢提升後的剩餘空間來運作發展,那就會形成更為廣泛的具有均衡性的經濟發展態勢。

今天我們強調物本的資源經濟VS人文的技術經濟,是為了防止技術經濟像脫韁了的野馬而不可駕馭,結果很可能把全世界推向更可怕的對抗之中。實際上人文的技術經濟,已經形成了極端性的壟斷態勢,提升資源經濟完全是為了打破不合理的壟斷,實現合理的均衡。的確,如果這個世界總有太多的VS又何時能夠大同啊!世界經濟最終的目標是各種要素均衡發展,只有均衡的發展才是最有效的。世界上最好的均衡方式莫過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不分。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只有一條途徑,那就是容介態。自從人類發現量子力學以後,“態”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世界是一種不斷變化之中的狀態,宇宙亦是一種不斷進化中的狀態,任何事物的進化發展,都是不同要素之間不斷相互容納入信息介質後實現的。世界經濟也不會例外,人為提升一種經濟形式,又人為打壓另一種經濟形式是錯誤的,世界到了該撥亂反正的時候了,正確的選擇是物本資源經濟和人文技術經濟在二元容介態中實現最佳的境界!

地球人類是脆弱的,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如果人類不立即停止相互之間的愚昧爭奪和內耗式競爭,不集中精力埋頭發展社會經濟,不斷提升人類的科學發展水平,那麼我們能有多少本錢去應對大自然變化對人類帶來的潛在危險呢?我們又怎麼讓經歷了千萬年的地球文明繼續繁衍生息呢?人類得到今天的家園不容易,我們怎麼能夠不珍惜呢?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往事不堪回首,在人類發展的十字路口進行抉擇時,要搞清楚我們之所以應該抉擇的緣由,誤判往往會失去和平,給人類帶來無法挽回的災難。這是每個人都應在心靈上敲響的警鐘!

0%(0)
0%(0)
  請把版面改一改,看起來太難受了。  /無內容 - 陸小民 03/02/15 (257)
    注意到了, 謝謝  /無內容 - 香椿樹1 03/02/15 (199)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找到網絡漢奸的來路了
2014: 昆明大屠殺的幾大疑點
2013: 沒有蔣介石中原軍閥混戰,中國就不會有
2013: 圖解自動減支如何影響美軍[圖集]
2012: 無恥:共產黨在內戰中逼地主富農的女兒
2012: 解密:為何國民黨軍在內戰中彈藥消耗還
2011: 西方在利比亞周邊調兵遣將 北約拒談是
2011: 利比亞歹徒闖入工地開4槍 工人手拿鋼管
2010: 有人恨中國人就像我們恨日本人一樣
2010: 細柳營:豐田質量門事件和中美大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