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家信息安全具有戰略意義的中國“網芯” |
送交者: ratcat 2004年12月30日11:48:5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突破技術封鎖 中國“網芯”對國家信息安全具重大戰略意義 路由器被稱為互聯網的樞紐和控制中心,就像城市交通中的立交橋。我國這座立交橋每秒能通過3200億輛汽車,每個路口每秒鐘能行駛40億輛,或相當於每秒傳輸40億個漢字信息。 要掌握新一代核心技術 研製“中國芯” 長期以來,世界上能完成路由器芯片深層開發的只有美國公司。他們瓜分了全球路由器芯片70%的市場份額,相互之間雖競爭激烈,但在同一件事上卻達成了默契———對缺乏核心芯片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進行技術封鎖! 2004年我國交換機、路由器銷售合計129.7億元人民幣,其中芯片約30億。 在制定核心網絡協議標準時,分配給我國的網絡地址數量只相當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地址數;國際“第四代網絡協議”標準制定委員會156個席位中,亞洲只有8個,我國還要和日本、韓國、印度等軟件技術強國進行競爭。 專家預計,15年內中國的上網人數將達8億,若不儘早完成現有的“第四代網絡協議”向“第六代”全面升級,掌握新一代核心技術,數年後我國將無法增加互聯網用戶。 研製“中國芯”、“民族芯”,徹底扭轉“國外一代芯片,國內一代系統”的被動局面,作為中國軍人,義不容辭。 2002年3月,科技部將“高性能IPV6核心路由器”作為“十五”863計劃重大課題,在國內公開招標。信息工程學院從參與投標的9家單位中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身份中標。 突破國外技術封鎖 勇辟“芯”徑 2002年7月15日深夜,信息工程學院信息技術研究所依舊燈火通明,課題組成員還在討論總體方案設計。要不要攻下核心芯片研發這個堡壘成為焦點。 此時的中國,核心路由器研製剛剛起步,核心芯片開發還在實驗室孕育。科技部考慮到中國國情,在制定“十五”“863”計劃戰略目標時,只要求“取得突破,掌握關鍵技術,形成核心知識產權”,並沒有提出核心芯片國產化的目標。 “不能再等了!”所長鄔江興教授一錘定音,“用外國的芯片,打起仗來,一條指令就能讓網絡中樞癱瘓,談何信息安全、制信息權?於國於軍,都必須啃下核心芯片這塊硬骨頭!”憑着雄厚的科研積澱,軍人們對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為網絡核心設備的路由器,要實現信息分組從源端經選定的路由送到目的端,涉及到十分複雜的算法。此研究我國尚屬空白。 艱辛換來累累碩果 創新找捷徑 他們放棄了幾乎所有的節假日,連續兩個春節都工作在實驗室。在最緊張的調試階段,他們分成兩組,晝夜倒班。 翻開實驗室工作日誌,這樣的話語躍然紙上: “我的電路已經通過。今晚就看你的了,祝你好運!” “凌晨3點我終於排除了那個錯誤,激動地想給你打電話。藥放在桌上,你的感冒別拖。” 800多天的日誌匯集在一起,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戰鬥史詩! 2003年春節,總工程師汪斌強博士的父親因車禍雙腿骨折。此時,路由器芯片設計已進入最後攻堅階段,看到父親發來的電報,他默默地收入衣袋。5個月後,匆匆回家的汪博士看到臥床的父親,淚水奪眶而出。 艱辛付出換來累累碩果。他們一舉成功實現6個核心算法,正確性、簡單性、健壯性、穩定性、公平性和最優性讓他們激動不已;通過體系創新,減少了製作工藝的複雜度,為後期芯片生產找到捷徑;構建了片上程序設計實驗室,實現了芯片程序設計開發……掃清了技術障礙,項目開發勢如破竹。 研製項目經受考驗 運行過三關 實驗室就像溫室,溫室里的花朵要經風歷雨,就必須經受錘鍊。 溫度關2003年8月,武漢驕陽似火,賓館裡卻有幾個天天盼着天氣再熱一點的“怪人”。課題負責人張興明教授正率領測試人員滿頭大汗地記錄測試結果,“59小時,武漢氣溫40.2攝氏度,地表溫度45.4攝氏度,系統運行正常。”由於採用了特殊的芯片設計技術,路由器從東北到武漢,經受了從零下17攝氏度到53攝氏度的考驗。 電壓關9月,通信機房內一塊電壓表上的指針,加速了許多人的心跳。實驗室內由於有大量的保護電源,電壓恆定。而骨幹網絡中的電壓卻極有可能出現波動。指針不斷變化,5伏、7伏、12伏……測試結果表明,在正負15伏電壓波動範圍內,系統運行正常。 電磁關10月,上海。中國第三代移動通信試驗網中心機房,程控交換機、各種無線設備正高負荷運轉,在這種強電磁輻射環境下,測試結果顯示:由於採用全光交換,系統具有強抗磁能力。 高強度滿負荷再測試 誕生世界紀錄 路由器經受住了環境測試的考驗。更嚴峻的考驗又將來臨———72小時滿負荷高強度測試。 這個由日本提出的測試方法,每5秒就刷新一次512K的路由表,直到系統死機,應用中這種情況雖不會出現,但系統所堅持的時間長短卻能反應路由器的性能優劣。目前的測試記錄是思科公司的產品———堅持17.16小時不死機。 他們決心打破這個紀錄。項目組長蘭巨龍博士領銜的測試小組開赴北京! 北京傳輸所內,時間正一秒一秒地過去。10個小時,系統一切正常;17.16小時,一切正常;48小時,一切正常; 72小時!一個世界紀錄誕生了!傳輸所內一片掌聲、歡呼聲!負責測試的工作人員挑着大拇指,對疲憊不堪的項目負責人陳庶樵博士說:“72小時是系統設定的,真不知道你們的路由器到底能堅持多久,了不起!” 測試結束已是午夜3點,飢腸轆轆的項目組成員走進了惟一營業的一家豆漿店,他們以豆漿代酒,為自己慶功,為祖國喝彩! 有人提議:唱首歌吧,就唱軍歌。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把握我國信息安全命脈 告別“空芯時代” 今年12月26日,路由器通過鑑定,中國互聯網從此告別了“空芯時代”。 由於核心技術受制於人,長期以來人們對網絡安全的信任度下降。為防止信息泄漏,不少行業在接入互聯網的同時,又耗巨資建立內部專用網絡。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就等於擁有了構建網絡的自由空間。只需對路由器最核心的路由表進行重新配置,就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物理隔離。 國家“十五”863計劃通信主題專家組組長郭雲飛教授說,這種新一代核心路由器還具有極高的軍事應用價值,因全部採用國產芯片,把住了我國信息安全的命脈;該機採用全分布式體繫結構,具有極強的抗打擊能力。主控系統若遭破壞,其任一從屬交換系統便可在短時間內迅速升級,充當主交換系統,確保網絡暢通無阻。 核心路由器的成功研製 推進國民經濟 國家主席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怡濂認為,新一代互聯網中樞設備———高性能IPv6路由器系統設計思路新穎、可擴展性好、運行穩定可靠;項目技術起點高、工程實現難度很大,在多項關鍵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並申請了國家技術發明專利。其不定長分組交換結構和基於業務流分類的IP分組嚴格保序與負載平衡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該成果成功地應用於MNGI和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中,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價格更便宜該路由器的價格僅為國外產品的四分之一,為國內同類產品的二分之一。 ———維護更快捷使用國外產品,路由器端口受損維修通常需3-5個月,而用此產品只需要15天。 ———使用更方便使用國外路由器的人員一般需半年以上的培訓。新一代核心路由器在研發階段採用可視化界面,不懂網絡的人也可通過用戶嚮導對路由器進行配置,降低了使用門檻。 “第六代網絡協議”幾乎可提供無限的網絡空間,能讓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擁有網絡地址,老百姓用得起的網絡數字電視等,在不久的將來都會成為現實。 新聞緣起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信息工程學院以兩項世界首創技術為核心,研製成功的新一代互聯網中樞設備———核心路由器,十二月二十六日在鄭州通過鑑定。鑑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系統整體技術達世界先進水平,是我國第一台全部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路由器,對國家信息網絡安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編輯:龍芯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