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探訪國產飛機ARJ21試飛:5000小時“試”出安全(圖)
送交者: 力挽狂瀾 2015年05月06日20:46:0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試飛員與試飛工程師做航前準備  陳夢澤 攝

 

“空調關、APU(輔助動力裝置)關、左發動機慢加速,開始!”試飛員有序操作,分布於前中後機艙各個位置的試飛工程師開始指揮實驗,記錄數據。一分鐘後,大家同時豎起大拇指,一個可靠的數據成形……這是國產支線飛機ARJ21-700開展艙內噪聲試飛的一幕。


ARJ21今年將交付航空公司,開始航線運營,此前經歷了5000多小時的試驗試飛過程,第一支民機試飛團隊由此誕生;國產大飛機C919即將總裝下線,今明兩年有望首飛。


本報記者日前跟隨中國商飛試飛團隊登上ARJ21,獨家體驗試飛過程,從一個個小細節看國產飛機的安全是如何“試”出來的。


航前準備 各就各位


“血壓好嗎?前段時間有點高。”“情況正常,放心。”對話雙方,一個是試飛員蔡俊,一個是航醫吳國清,這是一次例行航前身體檢查。地點在中國商飛試飛中心大場基地。


5分鐘後,試飛工程師戴維拿着一張A4打印紙,與蔡俊溝通。這是當天架次的飛行艙單,上面寫有飛機重量、重心分布等。“我們根據試驗登機人數,搭配放置適量的沙袋以滿足試驗中特殊的飛機重量要求。”


9時,航前準備會開始。


“飛機重量39.15噸,重心12.77。”


“根據今天風向情況,地面試驗時機頭朝南,地面警戒做好。”


“測試設備昨天已檢查完畢,情況正常。”


“今天雲底高4000米、風速4到6米/秒,能見度大於5千米,空域適航條件好。”


機組、機務、測試、氣象、場務等各路人馬準時到位,簡明扼要,匯報完畢。


上午9時30分,身穿藍色連體飛行服的3名飛行員與身穿橙色連體飛行服的3名試飛工程師,手提行李箱,精神抖擻地登上ARJ21。


由於ARJ21的發動機採用尾吊安裝布局形式,飛機客艙後半部分噪聲有點大。這次,106架機將執行一次研發試飛。“民航局的適航條款有噪聲標準,之前試飛已經完成了;我們也有自己的標準,主要目的為了讓乘客乘坐更加舒適。”


9時35分,記者作為唯一一名“編外人士”,和部分來自上海飛機設計院的工程師登上飛機。


進駕駛艙 神閒氣定


蔡俊是這次任務的機長,一頭利落的短髮,稜角分明的臉,1米8的個頭。文科出身的他,對現在的自己也無從想象。“在大學讀航空經營管理,然後考上飛行員,在航空公司飛了十多年,覺得沒挑戰了,就來應聘試飛員,體驗不一樣的人生。做試飛,更有成就感。”


不過,他沒想到挑戰並不僅僅限於飛行方面。到商飛後,他先到美國國家試飛員學校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學習培訓。老師都是來自世界各地具備豐富試飛經驗的教員,口音多種多樣,所有學員都要英語流暢,體檢合格,且至少要有750小時的飛行經驗和在有效期內的商用執照。“一大堆英文專業詞彙弄得我暈頭轉向,還要把物理、數學都‘撿’起來。8小時上課,回來先睡上2小時,然後再窩在宿舍上網查資料,‘啃’書本,經常複習到凌晨一兩點。”


回憶起那一年的學習,蔡俊至今仍覺得受益匪淺。“幫助我重新養成了學習習慣,直到現在我每天都會看看書。試飛員不是這麼好當的,除了飛行技巧、心理素質,還要一直保持學習狀態。”


蔡俊參加ARJ21最小機組試飛時,需要佩戴心跳測試儀、眨眼測試儀等設備。試飛中,通過飛行員心跳數等數據的收集,掌握飛行員在駕駛ARJ21-700時的身體機能反應。“我上機前每分鐘心跳快到90了,結果一坐上駕駛艙就迅速恢復到70多。”也許,對蔡俊來說,駕駛艙就是他最平靜的地方。


體驗試飛 一個字“累”


談到自己的工作,蔡俊變得很嚴肅。“一點都沒有浪漫主義色彩,開不得半點玩笑。尤其是我們試飛員,最講究團隊合作,絕不是個人英雄主義。”在這次試飛過程中,記者充分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


飛機從地面滑行開始,機上的噪聲測試試驗就開始了。記者在機艙看到,右邊前6排的座位已被拆除,放置了一個藍色“魔盒”,這個儀器是專門用來採集試飛數據的。來自上飛院的工程師在飛機座椅上安裝了七八個採集噪聲的麥克風,同時也使用手持式噪聲計,實時顯示分貝數。


“你今天參與的試飛計劃是我們幾個月前就排定的。”試飛工程師唐騫介紹,先要制定試飛大綱,試飛員在什麼高度、速度下做什麼動作,什麼樣的振動源會產生多大的噪聲,都要事先設計好不同的試驗點。然後和試飛員配合進行試飛,試飛結束後還要根據海量數據分析飛機的各種性能參數。在他看來,自己就像導演,而試飛員更像是演員,二者必須默契配合。


在這次的試飛中,唐騫負責與試飛員溝通,指揮試飛員做動作,“比如在APU關、空調開、雙發動機慢加速,或者切換到APU關、空調關、左發動機慢加速的情況下,客艙內的噪聲情況如何,需要我們把數據一一‘試’出來。”


有時試飛結束後,唐騫會有一點“後怕”。可每次試飛時,他根本顧不上緊張。“越是在危險的情況下,越要集中精力緊密關注飛機的狀態,和試飛員進行溝通。必須冒風險,試驗數據才會更完整,對國產飛機性能的驗證才更有利”。


戴維則負責與客艙內的試驗人員溝通。一手拿試飛計劃,一手記錄數據。由於做的是噪聲測試,所有人員要保持安靜,溝通全部靠手勢,三個多小時的飛行,無論飛機是平穩,是顛簸,還是為了得到數據而做的大幅度動作,試飛工程師都必須全程站立,專心致志。


為了不影響試驗,記者全程也不能說話,只能坐在飛機上觀察,唯一的感受就是一個字——“累”,只覺得全身乏力、暈頭轉向。航行結束是當天下午1時,試飛員和試飛工程師一下飛機就直奔會議室開試飛總結會,沒休息,沒吃飯,甚至沒來得及喝口水。


RVSM試飛 準備一年


相對而言,噪聲試飛比較簡單。“RVSM試飛是最艱難的一次,我們足足準備了一年多。”唐騫說。


RVSM,是縮小最小垂直間隔的英文縮寫。飛機在空中飛,跟汽車一樣也要“按道飛行”,即垂直高度帶。比如說,一架飛機的飛行高度是10000米,另一架飛機的飛行高度是11000米,這兩架飛機是不會在空中相撞的。


“如果把‘車道’劃分得太寬,那航道使用效率就低。所以我們要證明,即便與其他飛機距離只差1000英尺,我們的飛機也不會對它們造成影響。”唐騫介紹,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大城市往來航線異常繁忙,飛機起降也十分頻繁。如果沒有取得RVSM資質,ARJ21飛機很可能將無緣上述一線大城市。所以對於ARJ21飛機而言,要形成過硬的運營實力,牢牢占據市場份額,就必須開展RVSM試飛取證工作。


然而,談何容易。這是中國商飛試飛中心第一次獨力承擔ARJ21飛機試飛項目,毫無經驗可循。“很多技術細節都不清楚,國外專家的意見也不統一。”試飛團隊從基礎原理“啃”起,分析不同的意見,詳細方案修改了三輪。“2012年就開始準備了,直到2014年才飛這個項目。準備過程很煎熬,但經過這一次考驗,整個試飛團隊的能力大幅度提升了。”


更大挑戰 “試”C919


在ARJ21之前,我國沒有專門針對民機的試飛團隊,所以ARJ21前期的試飛任務多由軍機試飛員完成。C919則是一個全新的挑戰。“我們從2012年開始就準備了,光試飛大綱就編寫了近200份。”參與C919試飛的試飛工程師王岩樂介紹說,對C919來說,試飛是從飛機設計之初就開始參與的。


早在兩三年之前,王岩樂就和試飛員一起在位於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的C919工程模擬機上開展工作。“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幫設計人員優化設計,比如設計師設計一個駕駛艙的按鈕,試飛員一試,發現離得太遠,夠起來費力;又或者按鈕按壓的方式不方便等,這些信息要反饋給設計師改進。”王岩樂介紹,在這個環節中,試飛員不懂專業的設計語言,設計師也不理解試飛術語,試飛工程師更像一個“翻譯”,在二者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梁。


在波音、空客成熟的設計團隊中,一般都有飛行員參與其中,飛行員實際操作的感受和經驗是工程師所欠缺的。C919國產大飛機的研發逐漸重視飛行員的經驗價值,試飛員經常會給團隊提建議,在此前ARJ21的設計中,飛行員的參與相對較少。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美媒:中國相信美國故意炸大使館 不再
2014: 中國對南沙赤瓜礁填海作業 軟實力與鐵
2013: 頁岩氣能不能救美元
2013: 66,這篇是正兒八經的美媒戰略之頁的文
2012: 從1946年上海大公報社論看 誰先挑起了
2012: 從1945年重慶大公報社論看誰先挑起了內
2011: 全球最後1名一戰老兵逝世 標誌“一個時
2011: 曝最新猛料:金正日帶20名特工來中國有
2010: 中國比朝鮮落後多了:中國要是“跟朝鮮
2010: 毛氏“游擊戰” 思想葬送了薩達姆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