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近戰顯真功刺刀必見紅:人民解放軍白刃戰今昔
送交者: 嵐少爺 2015年05月08日20:53:0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1.jpg
作為人民軍隊最古老也是戰功最輝煌的兵種,“刺刀見紅”的戰鬥精神一直是解放軍步兵們最寶貴的財富。而“刺刀見紅”如今的含義也不僅僅是字面上白刃戰中的刺刀和槍托。本期《出鞘》為您講述人民解放軍白刃戰裝備和思想的發展歷程。




2.jpg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的裝備極其落後,只能大量依靠冷兵器來解決裝備問題。比如某獨立營共500餘人,步槍僅有60支,梭鏢倒有400多支,也沒有什 麼像樣的拼刺技術。不過對面即使是訓練好點的中央軍,拼刺刀也沒啥技術,所以紅軍戰士往往依靠高出一籌的意志和士氣就能取勝。




3.jpg
刺刀的批量製造需要一定的工業水平,不是鐵匠鋪里就能打出來的。即使國軍那邊軍工廠條件好些,大部分士兵手裡的“中正式”步槍配的刺刀也很難像圖里這般齊全且質量也不好,還是要指望進口。小編認識幾位革命老前輩回憶當年的時候,常常提起擁有一把完整的刺刀是很自豪的事兒。




4.jpg
這使得無論是內戰還是抗戰早期,中國軍隊在白刃戰中仍然普遍使用厚重的大砍刀。隨着抗日神劇的泛濫,大刀已經成為一種被神化的武器;實際上在白刃戰中,對於訓練相同的士兵來說,刺刀的優勢遠大於大刀片兒,對後者的神話在當時來說更多是一種無奈。今人再去迷信就是無知了。




5.jpg
除了著名的使用大刀片+手榴彈+手槍作為白刃戰手段的29軍之外,李宗仁的桂軍由於較早採用義務兵役制,加上軍中實戰豐富的中下級軍官數量較多,戰鬥意志 較強,因此在抗戰早期的“各路諸侯”中算得上是白刃戰水平較高的部隊,不至於像其他軍隊那樣被日軍打出1:10的交換比。




6.jpg
全面抗戰爆發之後,通過和極其強調白刃戰的日軍的廝殺,中國軍隊終於發現了自身刺殺技術的落後不堪。很多人都知道在抗戰早期的白刃戰當中,三個個子矮小的日本兵背對背就能讓一個班的中國士兵束手無策。這固然有日本士兵營養良好,爆發力強的因素,但良好的訓練才是根本。




7.jpg
早在19世紀70年代,日本就拋開了早期學習的法式刺刀術,轉而自行研究適合自身特點的刺刀戰法,不僅在甲午戰爭時對清軍造成嚴重殺傷,十年後日俄戰爭中 面對人高馬大的俄國人,日本的刺刀術也未落下風,幾十年來不斷征戰,到昭和年間,刺刀術已經發展成為舊日本陸軍的“秘笈”。




8.jpg
善於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的八路軍通過繳獲日軍武器,以及通過感化部分日本俘虜作為教官,各部隊在戰爭中系統學習了日本陸軍的刺刀術。不僅在抗日戰爭後期面對兵員素質嚴重下降的日偽軍時在拼刺刀中逐漸占據了優勢,更是為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屢次白刃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9.jpg
解放後我軍裝備制式化,仿製莫辛納甘步騎槍的53式步槍使用了長長的四棱刺刀,而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衝鋒鎗均使用了質地優良堪稱一代經典的三棱刺 刀,且與槍體固定,摺疊在槍管旁不易丟失,非常利於拼刺。隨着56式槍族退役,部分刺刀流入民間,“三棱軍刺”的稱呼不脛而走。




10.jpg
50-60年代,雖然火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我軍步兵的“五大技術”當中,拼刺刀仍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在60年代早期以“郭興福教學法”為代表的全軍 大練兵熱潮中,個體和集體拼刺戰術也是其中的重點,而“刺刀見紅”精神進一步被提升到“敢於白刃戰的部隊才是好部隊”的層次。



5萬

主題

173

好友

148萬

積分

超級版主

Rank: 8Rank: 8

開國元勛 股神 股神 胡同理事會 大資本家 大資本家 水龍王

2#
發表於 2015-5-7 11:42 PM |只看該作者
11.jpg
但在“文革”的衝擊中,包括刺殺訓練在內的我軍正規化訓練受到了嚴重破壞,郭興福本人的遭遇更是生不如死,“刺刀見紅”已經變成了一個空泛的政治口號。在文革後軍隊不得不花費時間重塑正規化訓練,圖為對越自衛反擊戰戰前,時任127師師長的張萬年將軍為戰士示範刺殺動作。




12.jpg
而在這場依靠壓倒性的火力優勢拿下的戰爭後誕生的81式步槍,就有過是否還應保留固定式刺刀的爭論,最終決定設計可拆卸式刺刀。當時的局限性使得對刺刀的 多用途功能認識不足,因此設計出來的刺刀雖然不是棱刺,但兩面加強筋及不開刃設計本質上和棱刺區別不大,仍是以拼刺為主。




13.jpg
好在這刀用鋼考究,在實際使用中攀個岩開個罐頭都沒問題。2009年國慶閱兵中,使用81式自動步槍的受閱方隊正步劈槍的畫面成為了我國閱兵歷史上至今最 後一次劈槍禮(三軍儀仗隊除外),鏗鏘有力的有托式步槍劈槍動作中,無論動作還是槍托拍腰的聲音,體現的軍人氣勢讓人難以忘懷。




14.jpg
作為我軍新一代主力步槍,95式步槍使用了多用途刺刀。不過由於長度不太適合拼刺,刺殺動作確實比較費事兒。這一點在最近熱映的電影《戰狼》中有所體現, 如果面對野狼時戰士們手中拿的是“一寸長一寸強”的81槓大概會更有底氣。而95式換裝的時期,也正是刺殺訓練廢弛的時期。




15.jpg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作為我軍戰鬥作風優良傳統的刺殺訓練一度被從必訓科目中取消,當然在很多部隊仍然作為選訓科目保持。直到2009年,我軍新作 訓大綱頒布,規定陸軍特種作戰大隊、武警等一些部隊將刺殺訓練作為必訓科目,其他部隊為選訓科目,刺殺訓練才又重新回到正軌。




16.jpg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部隊主動恢復拼刺訓練。根據公開報道,不僅陸軍和空降兵,海軍陸戰隊等部隊早已紛紛重新將刺殺列入訓練科目,就連基本用不到這個技能的 海軍北海艦隊2014年入伍的新兵也重新恢復了拼刺訓練。這都是為了培養戰士們的戰鬥精神,重塑“刺刀見紅”的軍人氣概。




17.jpg
在我軍未來預設戰場中,諸如城市戰,島嶼攻防戰等作戰地域較為狹小的類型都難免會爆發短兵相接的戰鬥,白刃戰依舊是不可避免的。如果無法適應這種最原始最血腥的戰鬥,軍隊保持戰鬥意志和繼承優良傳統就無從談起。即使是美俄等外軍也仍然保持了刺殺訓練在內的白刃戰訓練科目。




18.jpg
談到現代戰爭中的白刃戰,2004年在伊拉克巴士拉,20名上刺刀的英軍在白刃衝鋒中一舉戰勝了100多當地武裝就是一例。當然現代意義上的白刃衝鋒已經 是包含了近距離射擊,手榴彈等在內的一個綜合科目。但即使如此,這次白刃戰的勝利仍然證明戰鬥精神對於軍隊的意義並不過時。




19.jpg
圖中是我軍王牌部隊,54集團軍某裝甲步兵旅的戰士們在參加演習歸來後進行刺殺訓練。可以看到不僅使用了會噴出“鮮血”的假人,這些人高馬大,按照歐美人 身高設計的假人身上穿着的還是美海軍陸戰隊MARPAT叢林迷彩,這次刺殺訓練模擬的對象是誰一望而知,保持敵情意識十分重要。




20.jpg
圖中是我軍王牌部隊,54集團軍某裝甲步兵旅的戰士們在參加演習歸來後進行刺殺訓練。可以看到不僅使用了會噴出“鮮血”的假人,這些人高馬大,按照歐美人 身高設計的假人身上穿着的還是美海軍陸戰隊MARPAT叢林迷彩,這次刺殺訓練模擬的對象是誰一望而知,保持敵情意識十分重要。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外媒:東海若爆發戰爭 美國沒把握勝中
2014: 美媒列令美最害怕中國武器 一次擊沉一
2013: Q66反革命之族裔和現在美國沙茶們的肖
2013: 左派和社會主義分子的腦結構,病是有根
2012: 我首座深水鑽井平台今日正式在南海開鑽
2012: 海攀:我在美軍航母上的八年(5)
2011: 美媒:中國可在美境內斬首“東突分子”
2011: 台灣訓練艦隊遠航南太平洋 途中在南沙
2010: 袁騰飛們也就太平天國裝神弄鬼農民起義
2010: 俄總統:斯大林對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