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宋魯鄭:南海博弈,時間在中國一邊
送交者: 嵐少爺 2015年06月04日19:48:4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中美分別是世界第二和第一大經濟體,雙邊關係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具有強大的國際溢出效應。近期雙方在南海博弈日益升級,也頓時引發了全球的關注甚至焦慮。由於西方在國際輿論上的壟斷性優勢,不僅有效的對中國進行污名化,如威脅南海自由航行、單方面改變現狀,更把南海博弈的實質掩蓋了。


1988年中越在南海發生軍事衝突。蘇(俄)聯對中國強烈譴責,美國保持沉默。2014年,中越再度在南海對立,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一次變成俄羅斯保持沉默,美國強烈譴責了。


對同樣的事件,俄美兩國立場大反轉的原因很簡單,都是為了國家利益。1988年中美是冷戰時對抗蘇(俄)聯的盟友,2014年,中國已經成了唯一有能力取代美國全球老大地位的國家。重新復甦的俄羅斯面對美國的戰略擠壓也不得不選擇了和中國站在一起。


所以,美國對萬里之遙的南海如此關心和介入,根本不是為了什麼南海自由航行——事實上,南海自由航行從沒有被影響過,更不是為了南海穩定與和平。南海越不穩定,越動盪,讓中國疲於應付,有效干擾其發展,才越符合美國利益。要知道南海是中國對外貿易的最大通道,80%進口石油運經此地,對外貿易的60%要經過南海,假如南海自由航行被打斷,誰是第一大受損國?對於美國而言,南海不是墨西哥灣,不是加勒比海,亂了又如何?總之一句話,美國在南海沒有任何道義上的優勢。




南海永暑島


第二,中國對南海的戰略一向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是因為中國的第一要務是排除外部干擾,集中精力發展實現現代化。從長遠來看,時間在中國一邊。


中國的用意其他國家自然心知肚明,這也是他們並不隨中國起舞的原因。如果現在他們還不動手,等到以後,恐怕就一無所得了。關於這一點,美國著名現實主義國際關係學者米爾斯海默2013年和清華大學閻學通教授在“中國能否和平崛起”對談時,也發表了類似的觀點:“中國的鄰國有動機在現階段就把問題解決掉,而不是等到中國強大了,到時候就來不及了。比如現在的菲律賓、日本與中國存在的海洋爭端。中國自然希望時間在自己這邊,但鄰國不那麼想,解決得越早越好。”


儘管美國指責中國的建島行動,但事實上其他國家早就這樣做了。目前在南沙群島,越南就有48個哨所,菲律賓有8個,馬來西亞也有5個。根據公開資料,越南在南海至少進行了26處建設活動,中國實際上是本地區最後一個在南海進行島礁建設的國家。


事實上,誰都明白,中國並不是南海問題的挑釁者,因為這並不符合中國的利益。越南、菲律賓等國才是南海衝突的根源。但對於美國而言,事實並不重要,重要的如何解讀——哪怕顛倒黑白——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所以表面上看美國提出各方都應立即停止建島行動貌似公允,但對於剛剛開始行動的中國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更重要的是,當其他國家在建島的時候,美國為什麼保持沉默?中國不過是效仿他國而已,美國就一下跳了出來?


第三,在七十年代南海發現石油之前,是沒有什麼所謂南海問題的,各方一致承認或不挑戰中國對南海的主權。這其中有很大的歷史原因和慣性。


我們不說遙遠的漢代,僅就主權概念被引入亞洲的清朝說起。清末,衰敗的中國政府仍然宣示了南海主權。之所以沒有引發任何相關國家的反對和抗議,很簡單,那些國家都是被西方占領的殖民地:越南是法國的殖民地,菲律賓是美國的殖民地,馬來西亞是英國的殖民地,它們連自己的主權都沒有,哪有什麼資格爭南海的主權?


中華民國雖然也是國弱民窮,但二戰之後仍然能夠到南海宣示主權。原因也很簡單,日本戰敗後,西方列強又重新以殖民者的姿態回到亞洲。越南再次落入法國人之手,菲律賓1946年才重新獨立,馬來西來更是到1957年才獨立。還是那句話,連自己主權都沒有的國家怎麼可能去爭南海的主權?

這裡要特別說一下越南。在1974年之前,無論是越南政府的照會、聲明,還是其報刊、官方地圖,均承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是中國領土。1958年9月4日,中國政府發表中國領海寬度為12海里的聲明,並稱該規定適用於中國一切領土,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等。三天后,北越《人民報》發表評論員文章,稱中國政府的聲明“是完全正當的”,“越南人民完全贊同”。1958年9月14日,北越政府總理范文同致函中國政府總理周恩來:“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尊重這項決定,並將指示負有職責的國家機關,凡在海面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關係時,要嚴格尊重中國領海寬度為12海里的規定。”這封信由越南駐中國大使阮康交給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姬鵬飛。


但越南在中國的幫助下完成統一後,便開始改變其政策。如果說美國這樣的大國還是要偽善,要包裝,小國如越南則是徹底的赤祼祼。


海外不少反對中國立場的理由之一是南海諸島離中國太遠。比如2013年10月,北京太平洋論壇上,一位來自澳大利亞的學者就公開表達這個觀點。但從國際現實來看,這一點根本站不住腳。


比如英國和法國均在遙遠的本國之外擁有大量的海外領土。英國有十四塊,分布在全球各地: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加勒比海、非洲、美洲。法國的海外領地同樣遍布全世界,它在南美洲的圭亞那,還成了歐盟的一部分,並在此建立了一個歐洲的火箭發射中心。


南海越不穩定,也符合美國的利益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說,這些海外領地實是當年西方崛起後對世界進行殖民擴張和占領時代的產物,是那個血腥時代的歷史印記,英法兩國早就應該翻過這一頁。但現實則是為了維護這些殖民遺產,它們不惜動用武力,最典型的就是1982年,英國為了馬爾維納斯群島與阿根廷大打出手。


如果從地理位置上說,馬島距阿根廷僅500公里,距英國卻遠達13000公里。結果戰爭爆發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SCR502決議案,呼籲阿根廷從馬島停火及撤軍。歐共體則宣布對阿根廷實行貿易制裁,完全站在老牌殖民地英國一邊。身為美洲一員的美國雖然口頭上宣布中立——難道不應該譴責英國訴諸武力嗎——實際上卻提供一邊倒的軍事衛星情報。當然戰爭發生後,宣傳機器把焦點放在渲染阿根廷是專制獨裁國家,而無視真正的焦點是國家利益之爭。


值得一說的是,1966年至1968年,英國就移交馬島同阿根廷進行過秘密談判,1979年,撒切爾夫人當選英國首相,由於政府面臨預算削減,而維持對馬島的統治又需要一定的費用,英國再次考慮將馬島主權移交阿根廷。只是雙方在具體條件上總是無法達成協議,最終以一場戰爭告結。不過,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到當年中國收回香港的智慧和實力。


以上是理解今天南海風雲的四個角度。5月份,法國著名智庫國際關係戰略研究所在巴黎舉行南海問題研討會,面對中國的指責,我闡述了上述觀點,也獲得部分觀眾共鳴,但無一主講者予以回應。在西方看來,有理就講理,無理就講力。所以南海問題走多遠,或者如何解決,還是取決於中美的利益底線。


毫無疑問,美國的戰略目的是為中國的崛起設立障礙。它既可以干擾,令中國分心,也可以通過施壓影響中國國內政局——假如處於改革深水區的中國退讓,必然會引發內部反彈,並有可能與其他矛盾相互激化。但南海並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美國也不可能為了菲律賓、越南等國的利益而和中國攤牌。畢竟,美國自身內部問題、外部挑戰也很多。國內看,政治上兩黨惡鬥,經濟上增長乏力,社會上種族問題此起彼伏。下一屆大選又即將來臨,共和黨也在等着民主黨出錯。國際上,俄羅斯的挑戰日益升級,雙方在烏克蘭的博弈遠沒有終結。中東則是新興的極端伊斯蘭國迅速擴張,直接威脅到美國的安全,包括能源安全。此時的美國根本不可能和中國進行一場實質性的對抗。


和美國不同,南海是中國的核心利益。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中華民國政府尚能捍衛南海主權,更何況今天崛起的中國,對衝突的意志力和甘願付出代價的決心都遠勝於美國。當然以最小的代價贏得最大的收益是任何一個國家追求的博弈目標。對中國而言,假如通過這場博弈令美國退讓或者最終不了了之,越南、菲律賓等其他國家必然喪失和中國對抗的意志力,南海問題的主動權就完全掌握在中國手中。此前中國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美國第二天就派軍機挑釁,但最後還是以認可告終。


所以對中國的考驗主要在於政府和社會能否理性、堅定的應對美國的挑釁,並把可能出現的意外事件納入雙方可以管控的解決機制中去,維持斗而不破。中美南海博弈只要拖下去,時間必然在中國一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海上巨人”10000TEU集裝箱船江蘇揚州下
2014: 中國R0110重型燃機項目始末:林左鳴親
2013: 安倍徹底軟了?稱中日彼此需要 我們不
2013: 一群神經病不懂裝懂。超級計算機不看處
2012: 內幕曝光!中國殲10A為何多次戰勝SU27
2012: 令人心寒:中泰軍演的實情!
2011: 毛新宇入伍8年神速當將軍(原創)
2011: 李娜同志的對手:難想像華人打這麼棒
2010: 天安軍艦與朝鮮魚雷:走狗出身的南朝鮮
2010: 塔利班指揮官:我們為能與43國軍隊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