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揭秘遼寧艦建造內情:中央軍委作出重大決策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15年08月17日00:10:5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揭秘遼寧艦建造內情:中央軍委作出重大決策

2015年08月17日 08:19  

環球網

  回眸海軍駐大連某軍代表室半個多世紀的監造史,如同穿越人民海軍艦艇裝備跨越發展的時空隧道,從第一艘導彈潛艇到第一艘導彈驅逐艦,從第一艘遠洋綜合補給船到第一艘航空母艦,生動呈現出一部燦爛輝煌的人民海軍裝備發展史。

  心自“黃水”始 不輟“深藍”夢

  亞丁灣,遠洋護航20批50多艘次護航艦艇的身影中,有駐大連某軍代表室監造的多艘戰艦閃耀其中。

  這是人民海軍駛向遠海大洋的航程,也是軍代表不懈追尋的“深藍”夢。

  上世紀六十年代,駐大連某軍代表室正式組建。同年,新中國第一艘導彈潛艇在這裡開工建造。然而,正當大家躊躇滿志準備大幹一場時,外方援助專家突然撤離。

  一無工藝、二無經驗、三無專用設備,干還是不干,這個現實問題擺在大家面前。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代表室與船廠反覆協商後,毅然決定走自力更生的路子。

  在艇體耐壓殼圈焊接時出現了間隙過大則有渣孔、間隙過小則有裂紋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代表室找來船廠最好的焊工,用普通鋼板仿製一個殼圈,一毫米一毫米地摸索焊接間距,最終確定了裝焊間隙的最佳距離。

  創業艱難百戰多。從耐壓殼圈製造到艇體合攏焊接,從攻關下水方案到創新航海試驗,數年艱辛換來了我國第一艘導彈潛艇的成功交付。到上個世紀末,這個代表室先後監造了我國第一艘獵潛艇、第一艘登陸艦、第一艘大型布雷艦、第一艘導彈驅逐艦……

  夢從航母起,心向大洋飛。黨中央、中央軍委作出重大決策:啟動中國航母工程!

  然而,事非經過不知難:據測算,一艘航母的建造總量相當於10艘大型驅逐艦之和,可謂是當之無愧的巨系統工程!

  時任總代表楊雷依然記得,現場施工進入高峰期後,他帶領軍代表,會同工廠9個部門,連續奮戰一個多月,真正摸清了遼寧艦全艦的技術狀態和工程總量、餘量,交付前的“工程路線圖”躍然紙上。

  人們很難想象,甲板上四根不起眼的阻攔索向下延伸,是一整套結構複雜、體量巨大,重達百餘噸的阻攔機構。就是這樣一套龐雜的設備,它的平面安裝精度要求極高。為此,代表室協同軍地多方研究工藝改進辦法,選擇在溫度恆定、人流稀少的後半夜進行安裝作業,經過連續一個多月徹夜奮戰,重達百餘噸、幾十米長的巨型機械精度超差控制在要求之內。

  比預計節點提前5個月實現首航,提前3個月交裝入列,在一次次重磅新聞發出之後,中國的航母事業走上了世界舞台。

  艱難險阻處 奮勇爭先時

  那年,某大型綜合補給艦續建工程上馬,設備配套殘缺不全,相關資料不完整,工程起步可謂困難重重。

  艦艇主機定位,一項看似簡單的工作,卻意想不到出現了“攔路虎”:固定主機的74個螺栓只安裝了一半,剩下的螺栓甚至連主機底座的連孔都沒有開。

  主機不可移動,艙底管道縱橫交錯,在僅容伸進一隻胳膊、目視不能及的基座箱體內,要開直徑幾十毫米的孔,難度可想而知。

  代表室下定決心,歷經數十次分析論證,設計出3套不同模具,先後進行30多次模擬試驗,最終成功研製出一台靈巧的專用仿臂式火焰切割機,僅用3天,螺栓孔就被切割完畢,精度完全達到要求。

  那年秋天,一種高強度、韌性好、耐腐蝕的新型鋼材,因焊接難度大,連續幾十次試驗都出現細微裂紋。

  “哪怕豁出性命,也要啃下這塊硬骨頭!”軍代表和工廠技術人員一起,攜帶着幾百斤的鋼板、焊機、焊條,北上瀋陽、齊齊哈爾做焊接試驗。

  東北隆冬,滴水成冰。他們每天凌晨開始試驗,不同溫度試驗,一做就是幾十次甚至上百次,每次都要在刺骨寒風中連續作業四五個小時。在長達一個半月焊接試驗中,軍代表採集了上萬組數據和樣片,對每一組數據進行計算、分析,對每一塊樣片進行解剖和探傷檢測。

  冬去春來。凝聚着軍代表和課題組心血的3本《焊接施工工藝》送到了專家手中。鑑定會上,50多名冶金專家做出相同結論:新型鋼板焊接試驗研究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風險鋼”成了提升戰艦性能的“保險鋼”。

  胸懷報國志 捨身赴偉業

  那年,正值某新型艦艇建成之時,軍代表侯秉龍接到了退休命令。這位在海軍裝備戰線默默奮戰了30多年,監造了數十艘戰艦的功勳軍代表,舍不下奮戰了大半輩子的工作崗位,接到命令第二天一大早,就找到代表室領導,懇請留下來。

  幾天后,艦艇做高速航行試驗,按要求艦艇主機必須滿負荷高速航行到足夠時間才能過關。主動提出參加這次隨艦驗收的侯秉龍拿着秒表,在高達40多攝氏度的主機艙內仔細觀察着。

  就在離規定試驗時間還差5分鐘時,有人宣布試驗成功。侯代表不答應了:“高速航行檢驗的是戰艦的機動性能是否過關,事關未來戰爭勝負,試驗時間一秒都不能少。”侯代表一番嚴肅的批評,說得大家心服口服,最終促成“高速航行試驗”再來一遍。

  “退休了沒有退鬥志,既然給你這個崗位干,那就要負責到底。”侯秉龍這句話,在代表室軍代表中傳了許多年。

  一路走來,一路艱辛,能夠見證工程建設的一個個重大時刻,那種成就感就是最大的獎賞。但卻還有一些人,他們傾力付出心血,在慶功會上卻因各種原因遺憾缺席。

  副總代表黃毅和戰友在遼寧艦續建期間,先後圓滿完成了兩萬餘份報驗單,數千個艙室結構修復、數百萬平方米的塗裝任務,檢驗的焊縫長達數千公里,有數百公里是在爬行中完成的。由於黃毅個高體胖,在狹小的艙室內,要比一般人承受更大的艱難和困苦,他一天換一套工作服,一周磨壞一副手套,久而久之身體長出了囊腫。

  2011年8月10日,隨着一聲悠長的汽笛,世界聚焦、國人矚目的遼寧艦首次出海試航,昂首離開碼頭。此時,剛剛做完囊腫切除手術的黃毅佇立海邊,望着航母遠去的背影,回想為之奮鬥的日日夜夜,不禁潸然淚下。

  歷盡天華成此景,壯志飛騰更高峰。他們深知,在建設強大海軍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習近平式反腐推動亡黨亡國
2014: 《今日關注》20140817美或解禁對越軍售
2013: 中國國產航母將實現全電動混合動力
2013: 日甲級戰犯集體書作被發現 東條英機寫
2012: 官媒:中國現在除大規模戰爭外沒辦法奪
2012: 中國歷史上六大頂天立地悲情英雄敢死之
2011: J20特技表演組圖展示超強性能
2011: 中國和美國的什麼讓澳洲人膽戰心驚?
2010: 抗戰勝利受降時的蔣介石還是如此奴顏卑
2010: 人民日報發聲為黃海軍演降火,看來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