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拉森」號導彈驅逐艦27日進入南海中國南沙島礁12海里範圍內,中國派出兩艘軍艦跟蹤警告,這一消息震動全球,尤其是亞洲。國際間最聳動的分析是:中美開始在亞太直接對抗,最終可能升級為兩國的全球性對抗。對於美軍艦進入我南沙島礁海域,筆者以為,第一,要保持戰略定力,第二,就是加快島礁建設。
世界各國,尤其是大國和南海相關的國家都各有各的盤算。日本,既希望美國遏制中國,但是也不想真的捲入,以免引火燒身。特別是中日韓三國首腦會晤恢復,有可能推動三國自貿區談判,而中日關係回暖也有助日本經濟回升。歐洲置身事外,習近平剛剛結束高規格的訪英,德法首腦又接 訪華,歐盟和北京的經貿關係必然更上一層樓。歐洲的智囊或許盤算,美國對中國的壓力越大,歐洲從中國的得益越大。相信,俄羅斯也會從中美南海衝突中謀求自身的最大利益。中俄固然目前是戰略夥伴,普京且在敘利亞參戰打擊極端恐怖分子,美國在南海投入越多越減輕俄羅斯的壓力,也增加中國對莫斯科的需求。一個在南海的小小行動,實際牽涉國際的大棋局。北京的應對自然不會只埋首於南海範圍,必然會審慎思考應對的方式。
中國當下的大局,是實現偉大而美好的中國夢,在本世紀中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這一過程中,儘管中國要與美國發展新型大國關係,期望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崛起大國和守成大國不發生衝突,但是華府必須拋棄冷戰思維,予以中國足夠的信任。事實上,有輿論認為,這次美軍艦「進入」南海完全是美國軍方主導,國務院和奧巴馬都不太情願,軍方有自己的私利,就是增加軍費。而奧巴馬最後點頭,也是怕影響民主黨大選的選情。
筆者認為,中國希望和美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但是也要有破局的思想準備。凡事預則立。中國和美國不但有「不同文明和宗教的問題」,而且還有社會制度不同的問題,要真的避免摩擦和衝突是異常困難的。
可以判斷,摩擦不可避免,只是期望能夠「管控」,控制規模。這次南海角力,既然中國有自己的大局目標,當然更應該保持戰略定力,不蠻打蠻撞。在美軍「進入」行動之前,中國的民間聲音當然可以叫「大」些,讓「蠻牛」也知道後果,但目前中國並沒有公佈南沙諸島的領海基準點和領海基線,因此解放軍若真的攔截,美方也有理由辯駁說沒進入領海。還有就是,美濟礁原屬「低潮島礁」,即低潮時島礁才露出水面,其是否有領海權國際上有爭論。因此,目前北京的反制不宜過分激烈,更不能打第一槍。重要的是,在永暑島等三島已具備對軍艦的油料等補給能力,解放軍可以逸待勞,採用車輪戰法應對美艦。筆者相信,北京的策略是有理有節有力,打持久反「進入」戰。
需要強調的是,這一角力一開始,中國就贏了,贏在哪裡?贏在島礁建設,三個機場已經成形。現在,美軍來犯,也不能改變這個事實,相反中國應該加快島面各種建設,就是建成永不沉沒的航母,誰又能奈何?
此役,恐怕是異常重要一役。北京贏了,不但贏南海主權,破美國「重返亞太」,甚至是美國衰敗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