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問題觸及澳大利亞核心利益,作為美國盟友,澳洲有意充當美國前哨。但對於中國產品出口的需求,又促使澳大利亞不得不慎重考慮與中國的關係。
《金融時報》8月16日刊發題為《為何澳大利亞的好運快沒了》的文章稱,神經敏感的澳大利亞人千萬不要去看近日的中國新聞和社交媒體報道。因為,混合着南海局勢和奧運會的緊張事態使澳大利亞成為中國民族主義攻擊的目標。
這種緊張態勢最初源於澳大利亞對於海牙仲裁庭的南海仲裁結果的態度,當時澳大利亞與美日一起呼籲中國尊重仲裁結果。北京對此反應強烈。《環球時報》指責澳大利亞是“跳得最高”的國家之一,並表示澳大利亞“如果頭腦發燒,真以實際行動來南海蹚渾水,它將是中國進行警告、敲打的合適對象”。
接着緊張事態蔓延至奧運會,連奧運會游泳池也成了爭議水域。澳大利亞游泳選手霍頓(Mack Horton)指責中國對手孫楊是“吃藥的騙子”,對此,中國媒體激烈聲討“種族主義”和“不文明的”澳大利亞人。
這些事件的重要性已經超越了中澳關係界限,表明了中國與西方國家廣泛的緊張局勢。長期以來,中國民眾一直被灌輸着海外勢力給中國帶來“百年國恥”的觀念,而現在依然廣泛流傳着西方世界仍然密謀反對中國的流言。
由於亞太地區的地緣優勢,澳大利亞成為西方國家聯盟的前哨戰,也自然成為了中國對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泄憤的避雷針。過去的許多年裡,澳大利亞成為眾所周知的“幸運國”。2,400萬澳大利亞人享受着陽光和豐富的礦產,同時通過巨大海洋的天然屏障遠離了世界紛爭地區。
歷史上,大不列顛帝國控制海洋時期,澳大利亞是英國的一部分,1945年之後,美國統治太平洋。因此,澳大利亞的這種歷史性的好運部分取決於與其友好的國家控制着巨大的鄰近海域。所以,若南海和更加寬闊的太平洋成為爭議海域,那澳大利亞的利益將面臨棘手的選擇。
王毅會晤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圖源:AFP/VCG)
澳大利亞必須清楚中國最終能否統治亞太地區以及美國是否能繼續保持其控制力。
該困境引發了澳大利亞戰略家的激烈爭論。作為美澳聯盟的堅定支持者,悉尼羅維國際政策研究所全球議題主管弗里拉夫(Michael Fullilove)承認現在問題主要在於未來美國是否具有意願與力量控制澳大利亞周邊海域。弗里拉夫還表示,現在美國正在變得沒有那麼強大了。
另一方面,在此之前,澳大利亞從亞洲發展中獲得的經濟利益超越了其對於中國崛起的擔憂。畢竟澳大利亞二十多年以來沒有遭受經濟衰退的核心原因是中國對於其礦產的巨大需求。
然而,即使現在中澳經濟上遭受挫折,對於中國對澳大利亞原材料和食品的巨大需求,澳大利亞依然樂見其成。相反的,中國成為西方國家和澳大利亞資產的主要購買者就使澳大利亞感到不安。今年初,澳大利亞政府阻斷了多起中國企業在澳大利亞的收購案。
對此,澳政府在阻止關於中方企業的澳洲電網收購計劃時提到了安全顧慮,這也表明澳大利亞經濟與安全需求日益明顯。在當前形勢下,中美關係日益緊張。美國目前的態度表明,其希望執行“航行自由”和駛過中國南海人工島附近時,有澳大利亞海軍的支持。
而中國也明確表示,對於澳大利亞介入南海事務,他們會採取強硬行動。目前,來自中國的壓力僅限於心理和外交並未延伸至軍事或經濟。但是,一旦北京感到堪培拉對於中國投資者的差別對待,中國對澳大利亞的強烈抵制將會加強。
所有這些事態發展表明,澳大利亞或將成為接下來幾十年地緣政治的導火索。20世紀對於這個幸運的國家是友善的,21世紀或許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