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東莞:還原一個“末落的世界工廠”真相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16年09月08日02:27:4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從2015年到2016年上半年,“企業關停”、“代工無路”等標題時常是媒體用來描述東莞經濟的詞彙。

    可以說,眼下各類媒體,尤其是外媒和自媒體眼中的東莞,早已變成在成本上升和外需不振雙重夾擊下失去光環的典型。這座曾經有着“世界工廠”之名的奇蹟之城,難道真的“大勢已去”?

    真相到底如何?中國工業報記者帶着疑問,走進東莞,通過數據和案例,試圖還原一個真實的東莞工業。

    先進製造業帶活服務業

    全球每5件貿易就有1件產自東莞,全球每8部智能手機就有1部來自東莞,全球有80%的知名家具品牌扎堆東莞。

    在高端電子信息智能手機領域,東莞已擁有華為終端、宇龍通信、步步高、金立等移動通信企業。在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上,東莞市公布了一組數據:全市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1.22億台,實現營業收入1420.1億元,同比增長71.2%。在智能手機的拉動下,上半年全市電子信息製造業完成增加值增長20.6%,比去年同期加快17個百分點。

    此外,數據還顯示,2016年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153.9億元,同比增長7.8%,增速分別比全國、全省快1.1和0.4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快0.4個百分點。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55家,總量達118家,總量排全省地級市首位、全國地級市第三;市場主體總量、企業數量、企業註冊資本分別占全省的9.2%、9.1%、4.5%,均居全省地級市第一……

    這些數據,不僅反映了當前經濟向好態勢,也表明東莞多項經濟數據已經由前幾年的全省平均線以下上升到了全省平均線以上。

    其中,東莞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78.3億元,增長5.5%。其中,先進製造業增加值、高技術製造業分別增長13.8%、17.8%,增速分別比全市平均快8.3個和12.3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48.5%和36.9%,分別比去年同期提高0.9和0.5個百分點。全社會用電量314.1億千瓦時,增長3.5%,比去年同期快1.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用電量231.7億千瓦時,增長2.1%。

    雖然近幾年經濟發展大環境不理想,但東莞積極主動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加之市場機制較發達,一些新技術、新業態、新經濟快速增長,呈現出發展動能加快轉換的良好勢頭。

    此外,服務業占GDP比重達到53.6%,居全省地級市第一位,比第二產業高出7.6個百分點。在評論服務業增長的數據時,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梁維東指出,沒有先進製造業的蓬勃發展,就不會有服務業的興旺發達。

  “世界工廠”基地引來北方裝備巨頭

    如果把全年的發展比作一場球賽的話,上半場東莞雖然打得很辛苦,但是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把握了比賽的主動權,這為東莞打好下半場、取得全場勝利奠定了紮實基礎。

    梁維東指出,雖然上半年全市經濟增長處於合理區間,但要清醒地看到,東莞目前仍處在轉型關鍵時期,下半年務必把經濟工作擺到更重要、更主動的位置,用結果去證明“東莞仍舊是投資的沃土”。

    比如作為我國機床行業的排頭兵企業的大連機床在東莞就找到了適合自身發展的沃土。

    近年來經濟下滑導致的市場低迷,使機床類企業的能量得不到充分的釋放,正如大連機床集團董事長陳永開所說,瞄準市場未來,引導着用戶消費一直是我們的目標,但在目前投資類的消費越來越萎縮的形勢下,在營銷模式上與世界接軌,變銷售為租賃,尋找新的釋放能量的突破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新的課題。

    而被稱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基地和“世界工廠”的東莞市,經過數十年的高速發展,近幾年一直在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3C產業是東莞製造業的特色之一。東莞市的3C產業對智能數控裝備的核心設備——高速鑽攻中心機床的需求量將以年均近20%的速度上升。

    2015年6月,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東莞市人民政府與大連機床集團、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簽署了成立大連機床東莞研發中心和東莞市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展示中心的協議。其中東莞市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展示中心,作為東莞市工業4.0應用成果以及“機器換人”典型案例展示中心。此外在建立兩個中心的同時,東莞市政府和大連機床集團又聯手組建了大連機床智能化孵化基地和大連機床智能化製造基地。

    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2015年大連機床上千台高檔數控鑽攻中心已經到位,二期工程也在實施當中。

    大連機床集團執行總裁馬俊慶說,這種合作實現了三贏:對政府來說,是經濟發展模式的創新;對我們來說是營銷模式的改變;對下游企業來說,是對傳統生產方式的摒棄,“機器換人”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因此可以說“三贏”是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最好的詮釋。

    除了大連機床外,瀋陽機床也通過另一種方式參與了東莞市經濟轉型的浪潮。據悉,瀋陽機床與十堰高明精密機械公司合資建設了聖偉屹智能製造有限公司,首期投資3000萬元,瀋陽機床集團以i5智能設備200台套入股。

 一號文力推“機器人智造”

    除了數控機床等裝備外,機器人也是東莞實施智能製造的另一大主角。在東莞期間,我們可以清晰地感覺到東莞這座被譽為世界工廠的城市,目前正在掀起一場“機器換人”的大浪潮。

    2015年1月,東莞市政府發布一號文《關於實施“東莞製造2025”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要力爭在2025年使東莞實現從製造業大市向製造業強市的轉變;同年9月,東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三份關於“機器換人”的政策文件,從“引、投、創、銷、融、保”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扶持;2016年1月東莞市政府“一號文”再次聚焦機器人產業,提出以全面實施“機器人智造”計劃為統領,大力發展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

    《意見》有四大特點:一是實現需求側與供給側對接。在需求側方面,積極推動“機器換人”,未來五年市財政每年安排不低於2億元的普惠性“機器換人”專項資金,以引導企業利用機器人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升級,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在供給側方面,利用機器人使用時長,大力引進機器人智能裝備製造企業,突破機器人產業核心和關鍵技術,加快培育發展東莞的機器人產業。

    二是工業機器人與服務機器人同步發力。既注重緊密結合製造業升級需求,優先發展3C製造、焊接、搬運、加工等先進適用的工業機器人,又注重發展智能代步、安防監控、家政服務等服務機器人,以及無人機、無人艇、空間機器人等特種機器人,並積極布局發展柔性機器人、微納機器人等下一代機器人,搶占未來機器人產業制高點。

    三是全鏈條突破與全要素支撐同步體現。圍繞機器人產業鏈精準布局,系統謀劃機器人產業鏈條一體化發展,提出實現工作母機企業、本體企業、關鍵零部件企業、系統集成商、服務提供商、公共服務平台並舉發展,力爭機器人產業全鏈條突破。另一方面,從應用、技術、人才、資金、總結、金融等方面全面優化產業鏈各要素入手,提供支撐保障。

    四是指導意見與實施方案同步出台。“一號文”系統梳理了機器人產業發展思路,力爭為未來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全面系統的指導。與此同時,東莞市還制訂了配套文件的實施方案,確保“一號文”有效執行落實。

    數據表明,2015年東莞機器換人的項目有800多人,減少用工4萬餘人,新增設備29000多台,產品合格率從92%提升到97%,單位勞動成本下降11.05%,勞動生產率提升1.66倍。全年智能製造工業總產值約260億元,被認定為“廣東省智能製造示範基地”。

    8月16日,清華大數據產業聯合會來東莞市考察,希望以東莞與聯合會共同合作的形式,在東莞設立工業升級大數據平台,通過數據分析、運用,助推東莞企業升級改造。未來大數據聯合會將擬定建設工業升級大數據平台的方式助推東莞智造。

 製造業仍是經濟發展的主心骨

    近年來隨着人力成本的上升,讓過去以“來料加工”揚名的東莞受到衝擊,但東莞製造業的根基相比其他地區仍然紮實,優勢還在。東莞的製造業總體呈現產業規模大,企業數量多,產業富有特色,產業鏈配套完善的特點。

    可以說,東莞是一座依靠製造業發展壯大的城市,製造業是東莞經濟發展的主心骨,其產業基礎完善且富有特色。由於市場、設備、技術、研發的國際化,東莞工業的整體水平不斷提升,與此同時,東莞下各鎮街也都逐步形成了頗具規模的產業集群,如石龍電子信息、大朗毛織、虎門服裝、長安五金模具、長安電子信息等一批產業集群。這些集群是東莞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在東莞調研時發現,今天的東莞製造業依舊如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那般無處不在,但細觀之下,生產的產品卻已經有了質的區別:2016年大熱的虛擬現實頭盔HTCVIVE的精密結構件在東莞設計生產;時尚電動轎車特斯拉的車身零件衝壓模具在東莞製造;全球最硬手機——圖靈手機的業態金屬外殼研發製造皆來自東莞……

    越來越多東莞製造企業將自主知識產權和相應的高端產品作為核心競爭力,將研發設計等微小曲線兩端的產業價值鏈環節握在手中,走向了世界經濟舞台。

    2015年東莞規模工業增加值2711.09億元,其中先進製造業占比47%,增長8.5%,高技術製造業占比36%,增長10.2%。

 外資與民營此消彼長

    作為外貿明星城市,東莞外經貿總體形勢未見明顯好轉是必須面對的現實,表現為從中大型外資企業,到小微型代工企業,訂單減少,甚至拖累到一些以出口為導向的內資企業。

    不過東莞市經信局的人表示,東莞外經貿的底子還在,正在進行優質外資的引進,達成新一輪的部署。

    東莞市統計局提供的外貿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內資企業實現增加值550.87億元,增長18.4%,相比之下,外資經濟出現下降的情況,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增加值460.73億元,下降0.9%;外商投資企業實現增加值266.74億元,下降5.1%。

    值得注意的是,民營經濟持續增長成主力軍。從數量上看,上半年東莞市民營經濟登記註冊戶數73.77萬戶,同比增長14.6%;個體工商戶47.27萬戶,增長9.0%。民營工業實現增加值483.66億元,增長21.3%,增速比全市工業平均高15.8個百分點,民營工業占比達到37.8%。

    雖然東莞的民營經濟有部分是依附外經貿起家的,在近年“轉型內銷”的不斷倡導下,出現了許多內源性經濟的新增長點,同時帶動了民間投資的急劇增長。上半年東莞民間投資462.64億元,增長超過五分之一,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7.6個百分點,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三分之二強。民營經濟繳稅總額478.20億元,占全市稅收總額的59.9%;其中私營企業繳稅132.98億元,增長迅猛,超過一半。

    此外,在市場經濟的調整下,東莞市還出現了小微企業下降和大型企業增長的勢頭,這表明市場在自發進行企業間的整合重組。

    數據顯示,上半年大型企業實現增加值599.63億元,增長13.2%;中型企業實現增加值390.97億元,增長0.5%;小微型企業實現增加值287.74億元,下降1.6%。

    無疑大型企業的工業增加值增長,與其投入的技術改造有一定關係。有能力進行技術改造的企業就有機會在這一輪洗牌中,提高勞動生產率並爭奪更多利潤。由此帶動的先進製造業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8.3個百分點,其中裝備製造業增長14.7%;高技術製造業完成工業增加值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2.3個百分點。

    中小微型企業技術更新換代的需求也很大,東莞市政府常務會議近日審議通過了《東莞市推廣建設普及型智能製造示範生產線工作方案》,通過獎勵和融資租賃等方式,爭取在東莞市推動建設100條以上普及型智能製造示範生產線,為部分有資質、有需求的中小企業帶來福音。

    再造優勢

    原材料漲價、人口紅利開始消退,代工企業開始“東南飛”,最早通過“三來一補”等利用密集的勞動力創造價值的優勢不再,廣東省社科院企業研究所副所長李源曾表示,東莞還有自己的固有優勢,比如根基深厚的製造業基礎,豐富的國際貿易經驗等,在當前全球互聯網的機遇下,應該大膽“走出去”,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創新驅動發展,將產品和技術輸送出去,滿足全球貿易的新需求。

    通過調研,中國工業報記者發現在部分新型行業中,東莞正利用自身的競爭新優勢努力實現全球資源配置,構建以優質企業為主導的全球價值鏈。伴隨東莞在機器人產業、智能手機、新硬件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已經向外界證實了東莞製造業的生命力和轉型潛力。而不管是傳統的服裝家具,還是近年來大熱的智能手機、虛擬現實產業,都從聚集大量製造業資源的東莞汲取了養分,迅速生根成長。

    2015年,山東青島紅領集團打造的“紅領模式”被廣為傳播,該企業以3000人工廠作為試驗室,對傳統服裝製造業升級進行了艱苦的探索與實踐,摸索出以3D打印為代表的新模式,為中國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思路。

    在東莞也有一家類似的企業,廣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比朗男裝定製”APP上,一件襯衫從面料、衣領到口袋、紐扣,可以實現隨意搭配。該公司董事長王大孟說,服裝打訂單時代一去不復返,未來企業要從柔性化生產、定製化服務入手,掘金小訂單。製造企業應該擺脫被動的訂單模式,要主動“走出去”貼近市場,要精準製造、研發出附加值高的產品。

    在他看來,東莞市產業鏈相對齊全,在有機會的情況下,企業很少考慮搬遷,而是考慮自動化改造或者開發新產品,找到新的發展路徑。但核心問題是技術支撐,比朗IT公司與紙樣師傅磨合了三年最終才完成服裝定製系統,前後寫了10萬行代碼,“這些都需要技術來支撐”。

    國務院參事湯敏表示,東莞未來的發展,應該定位於全球低成本創新的新高地,引入並培育全球創新成果,利用自身強大的製造轉化能力實現二次創新,逐步增加顛覆性創新的比重,從全球創新的跟跑者走向領跑者。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好文轉貼,:西方國家為什麼不參加我國
2015: 深度:東風31導彈為何不能打航母 我戰
2014: 印度出差遇到幾個阿三說中國 把我氣壞
2014: 越南徹底沒脾氣:中國收回南海進入倒計
2013: 地中海上艦隊果真如此布局,這仗沒法打
2013: 各位右派,如果鄭洞國在長春被圍後吃人
2012: 港媒稱日低估中國決心或起低強度衝突引
2012: 環球時報強硬宣告:讓我們在釣魚島與美
2011: 蔣介石五大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2011: 美國至今膽顫:揭秘1996年中國戰機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