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印度軍費超俄成第四為何還不夠花 都是自己折騰的
送交者: 三把刀 2016年12月15日17:57:2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2016年簡氏防務周刊發布的年度國家軍費報告出來了,在今年的軍費排名中,印度成功取代俄羅斯,排到了世界第四,令不少人感到“震驚”。

2015年和2016年前10名國防預算國家(單位:百萬美元)2015年和2016年前10名國防預算國家(單位:百萬美元)

  事實上光看軍費的話,現在世界明顯分為三個集團,第一集團只有一個國家,美國,軍費一騎絕塵達到了6220億美元;第二集團還是只有一個國家,它的軍費有1918億美元;第三集團是世界上其餘剩下的國家,第三名英國的軍費為538億美元,印度506億、沙特487億、俄羅斯484億、法國443億、日本415億、德國358億、韓國335億……

  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間有3倍多的差距,第二名和第三名之間還是三倍多的差距,再往下的差別就不是特別大了。

  簡氏的這個排名肯定還會引起美國一些專家的反對,認為中國的軍費被低估了云云,不過這不要緊。

  反正我們對這些也都已經習慣了,真正讓人有興趣多說幾句的,反而是第三集團裡面的各國。

  首先,我們要說說:

  英國世界第三的軍費,咋還不夠用?

  近年來,大英帝國給人一種日薄西山的感覺,“沙漠之鼠”沒有了坦克,軍艦沒有了反艦導彈、陸基洲際導彈全部退役,空軍轟炸機統統“拜拜”。

退役兩年的卓越號航母沒有合適的停泊港口不得不前往土耳其拆除,港口上揮手告別的人群總有一種夕陽西下的淒涼感退役兩年的卓越號航母沒有合適的停泊港口不得不前往土耳其拆除,港口上揮手告別的人群總有一種夕陽西下的淒涼感

  然而英國的軍費雖然僅為世界第二大軍費那個國家軍費的三分之一不到,但卻依然是世界第三,比第二名印度多了30多億美元,相比之下,英國軍隊的規模比印度可小得多,後者足有170萬大軍,而英國武裝部隊總員額數僅有15萬。

  在這種情況下, 英國軍費是如何捉襟見肘的呢?

  這事兒真是“孩子沒娘,說來話長”了,對於英國來說,其歷史是最大的包袱。大英帝國的餘暉逐步褪去的同時,卻仍然在全世界留下了一系列軍事基地。例如塞浦路斯、直布羅陀、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迪戈加西亞等永久性基地;還有一些租借的基地,例如,在卡塔爾的阿爾烏戴得基地、巴林的海軍基地(2016年新設立的)等;再加上與英國有外交合作關係的新加坡、緬甸、德國、肯尼亞、加拿大、尼泊爾……

英國聲稱為了打擊“伊斯蘭國”所建立的巴林軍事基地2014年簽署協議,但是在2016年11月才正式啟用 英國聲稱為了打擊“伊斯蘭國”所建立的巴林軍事基地2014年簽署協議,但是在2016年11月才正式啟用

  在當年日不落帝國雄心壯志、天下布武的年代裡,這些軍事基地是耀武揚威,施展與軍事和外交影響力,攫取海外利益的跳板,但到了今天,這些基地就變成了吞噬英國軍費的血盆大口。因為維持這些海外軍事存在都需要花費巨大的經費,很多基地,哪怕一個螺絲釘都要從英國本土運過去,運費就是其本身價格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而如果英國哪一屆政府說要放棄這些海外軍事存在,比如,放棄福克蘭群島——那恐怕是不可想象的,哪個首相敢這麼幹,憤怒的後座議員們非得活啃了他(或她?)不可。

  換言之,一個地區性的強國的體格,非要去維持一個世界性帝國的架子——哪怕僅僅是空架子,可想而知,代價也會是非常巨大的。

  更何況,英國還有一支核力量要維持,光是維持11艘核潛艇所需的經費可也不是個小數字。

  目前,英國已經退役了全部空射核武器和陸基洲際導彈,只保留了4艘“前衛”級戰略核潛艇,每艘艇上帶有12枚“三叉戟”導彈(單彈頭)。

  而且英國對於維持自己核潛艇艦隊技術的先進性還是比較上心的,目前英國擁有7艘攻擊型核潛艇,其中四艘“特拉法爾加”級,3艘“機敏”級。“機敏”級核潛艇目前還有3艘在建,一艘正在籌備開工,最終將完全替換“特拉法爾加”級。

而今年7月,在直布羅陀訓練中的“機敏”級核潛艇“伏擊”號與商船相撞,圍殼受損,這又是一大筆支出 而今年7月,在直布羅陀訓練中的“機敏”級核潛艇“伏擊”號與商船相撞,圍殼受損,這又是一大筆支出

  現代化核潛艇的價格是非常驚人的,可以說英國這11艘核潛艇的建造和運行成本,就已經超過了許多排名在後面的國家的總軍費開支了。

  更何況英國還有着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要服役。至於當今僅有6艘驅逐艦,這倒不是大問題了,反正現在除了中美這樣的國家,誰還會把裝有先進相控陣雷達的驅逐艦當通用驅逐艦來用呢?英國海軍的主力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悄悄換成護衛艦了,所以接下來26型護衛艦的建造,對於英國海軍來說還是一個未知數,需要大量的資金。

  在空中力量方面,英國與美國合作F-35,自己生產EF-2000戰鬥機……

  總之,英國這15萬軍人,可都是錢堆出來的。今天的英國可謂是真正把當年《是,首相》裡的吐槽付諸實踐了,明明有這麼多先進裝備,明明已經是世界第三軍費大國,卻存在那麼多“匪夷所思”的國防能力“漏洞”——圖的,不就是為了讓英國人民感覺自己受到了保護麼?至於俄羅斯知道不知道你們其實保護不住——在這個時代,似乎不是很打緊。

世界上最窮兵黷武的國家是誰?

  世界上最窮兵黷武的國家是誰?

  如果以軍費占GDP比例來算,目前奪冠的是阿曼和沙特,如果再綜合考慮在軍費總額排行榜上的位置,那麼軍費在GDP中占比達到13.5%,總軍費達到487億,世界排名第五位的沙特阿拉伯毫無疑問是當之無愧的冠軍。

  再看看軍費占GDP排名列表最頂上的國家。

  第一位是阿曼,14.1%;第二沙特,13.5%;第三南蘇丹,10.9%;第四伊拉克,7.8%;第五阿爾及利亞,6.2%;第六阿塞拜疆,5.6%;第七以色列,5.4%;第八俄羅斯,5.0%;第九納米比亞,4.8%;第十黎巴嫩,4.8%。(上述為2015年數據,由於各國2016年GDP尚未全部統計出來,暫時這個是最新數據)

  綜合簡氏最新的軍費排名和這個世界銀行發布的軍費占GDP排名榜,我們可以看出,伊朗新聞媒體經常用誇張的語氣談“沙特正面臨經濟崩潰”似乎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作為世界主要產油國的沙特,軍費開支已經達到如此誇張的程度,可以看出其在也門的戰事是有多不順。從這個角度而言,網上一些嘲諷伊朗軍隊作戰能力不行,打不過ISIS之類的說法,用來形容沙特才更為貼切。

  最近西方國家出於種種原因,對沙特又開始新一輪軍貿制裁,美國叫停向沙特出口精確制導彈藥。不過,這樣的做法十有八九是把沙特的訂單推給某個不具名的軍費世界第二的國家。我們之前說過,隨着中東戰事持續,東亞某大國的一些軍工廠的生產速率甚至已經達到了這些工廠剛剛建造時所設計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中應該達到的數字。在中東的戰爭根源沒有肅清的情況下,僅僅通過武器禁運是無法平息任何事情的。沙特的國防預算要花出去,總得有人接單不是?

  俄羅斯的窘境

  從前面的排名我們可以看出,俄羅斯今年的軍費雖然比去年有了較大幅度的下跌,但其軍費在GDP中的占比可能會延續去年的趨勢繼續大幅度上升。

  儘管普京否認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給俄羅斯帶來困難,但現實在這兒擺着,這種否認除了穩定俄羅斯民心之外,恐怕也沒啥意義。

  但是,現在俄羅斯的軍事改革看起來似乎又頗有效果。

  上周筆者在關於俄羅斯海軍的評論里提到,俄軍在2008年軍改前,其軍隊總體存在明顯的“兩層皮”,一層是21世紀以來新長出來的,一層是冷戰的活化石。

  俄軍現在總員額數量雖然仍有77萬人,但實際上其中真正具備應對現代化戰爭能力的比例能有多少就很難說了。極端一點說,甚至可以認為,俄軍真正的精華就是在東烏克蘭危機期間出力不少的58集團軍和拱衛莫斯科的“塔曼”師等極少數精銳陸軍部隊,總兵力不超過10萬人,此外還有不到300架現代化作戰飛機。至於海軍,俄羅斯新世紀以來建造的海軍艦船數量極為有限,主要是護衛艦和輕型護衛艦,以及潛艇。

冷戰以後俄羅斯新造的最大戰艦也不過是4500噸的22350型護衛艦 冷戰以後俄羅斯新造的最大戰艦也不過是4500噸的22350型護衛艦

  換言之,這個軍力已經和前面提到的英國基本處於同一檔次,所不同的是,俄軍即使是較為現代化的裝備,成本上也要低於西方國家的同類裝備。因此俄羅斯以現在的軍費,不僅能養得起規模相對小,但精銳的作戰部隊。同時還能有錢維持一下其海空軍的”冷戰活化石“——例如空軍的米格-31、戰略轟炸機和海軍的巡洋艦、航空母艦。

  而從這個角度而言,2008年後的軍事改革,其最大的意義就是把陸軍、防空軍的“冷戰活化石“的皮給脫掉了。

  陸軍坦克退到只剩2300輛,防空軍落後的S-200導彈之類的武器統統退役。

  雖然當時有老將軍出來反對,認為改革前,莫斯科方向的S-200等老式防空導彈雖然落後,但如果維持,則可以同時對付上千個來襲的空中目標。退役後,只能應付十幾個空中目標,如果爆發世界大戰,這怎麼夠用?

  然而正如我們以前所說,當代歐洲,能在任何一個方向快速調來4架第四代戰鬥機,那就已經是大國了……

  可以說,謝爾久科夫的改革就是摒棄了這一塊“冷戰活化石”——然後就因腐敗醜聞下台了——這也是俄羅斯改革者常見的下場。

  然而,正是因為謝爾久科夫的“胡作非為”,紹伊古現在才能如此“風生水起”。

  但說到底,俄羅斯的國防力量只是因為歐洲持續的衰落,而被反襯得比較強大罷了。另外,俄羅斯現在也要設法從蘇聯遺產里再扒拉點東西出來。

  比如最近有消息說俄羅斯要啟封一批T-80BV坦克,並進行改裝。還要把T-72T-90的火控系統再做改裝,加裝自動跟蹤系統,改變其在“坦克兩項”大賽上被全世界嘲笑的“蠕動式行進間射擊”的尷尬局面。

  換言之,去年雄心萬丈用T-14坦克替代所有現役坦克這件事,不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去了。

“阿瑪塔”誕生從測試進度到服役到無人駕駛改型有各種各樣的傳言,然而如今真正能落實的幾乎沒有“阿瑪塔”誕生從測試進度到服役到無人駕駛改型有各種各樣的傳言,然而如今真正能落實的幾乎沒有

  再加上大量原本應該用來開發購買新式武器的費用現在也都已經投入到敘利亞戰事上去了。

  這便是俄國現狀,看起來又雄起一把,但其實際能力,恐怕並沒有明顯的提高。

  印度軍費為啥就不夠花呢?

  印度眼瞅就要實現世界第三的夢想了,目前他們已是世界第四大軍費。

  然而,印軍的實際作戰實力究竟如何,恐怕很成問題。

  其實,首先是印度軍費被其170萬的龐大軍事力量給稀釋了。

  如果說俄羅斯軍隊是“兩層皮”,那印度就可以說是“千層餅”了。

  印度的170萬大軍當中,既有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也有訓練馬馬虎虎,裝備一般的部隊;更有與地方保安部隊無異,還用着二戰老槍的雜牌,實難一言以蔽之。

  就光是印度空軍,就包括了涵蓋好幾個時代的各種飛機的部隊。一方面有蘇-30MKI、幻影-2000、米格-29,乃至未來的陣風這樣的先進戰鬥機,一方面有米格-27等冷戰時代的主力機型,而同時還有米格-21這樣早已過時的飛機。

印度空軍的戰鬥機幾乎可以說完全是近幾十年航空歷史的縮影 印度空軍的戰鬥機幾乎可以說完全是近幾十年航空歷史的縮影

  同樣裝備有不少殲-7的中國空軍和印度不一樣的地方在於,由於中國具備完整戰鬥機工業,目前現役的殲-7、殲-8飛機也都是在90年代或21世紀初新生產的飛機。和印度那些70-80年代生產,服役到現在的真正“老爺機”不是一個概念。

 2013年最後一批為孟加拉國改裝的殲-7與殲-20原型機巧合的同時出現在試飛跑道上。這也是最後一批殲-7,七爺走好,祖國天空有我,盡可放心!

  其實印度不是不想換掉米格-21飛機,事實上他們從1985年啟動LCA發展規劃的時候就是為了取代當時已經顯得過時的米格-21。但問題是最終LCA虛耗大量經費後,卻成了服役就已過時的型號。不論印度科研部門通過政府對軍隊施加多大壓力,軍方也堅決不肯大量裝備這種性能根本不符合要求的國產戰鬥機,只是迫於面子號稱要裝備100架。

 HAL宣稱LCA歷經改進,其MK1A版換裝以色列有源相控陣雷達後完全符合印度空軍要求,未來還有MK2等等更新的改進版,至於可信度麼……

  同樣,印度所開展的自行研製的國產武器裝備項目幾乎無一例外都是這種下場,經過耗時數十年的開發,最後仍未能大量裝備部隊,最後頂天少量裝備部隊以充門面。

  近年來我們在新聞里已經熟悉印度“特里蘇爾”防空導彈、LCA戰鬥機、阿瓊坦克、國產“殲敵者”核潛艇……

  某種程度上,今天許多中國讀者感到惋惜的上世紀80年代中國軍工產業大調整中被砍掉的項目,有很多如果真的如網友們所說的那樣“堅持”下來,搞不好就會和印度人的這些項目一樣,成為“長鬍子”的爛尾工程,除了虛耗大量軍費之外毫無價值。

  印度國產項目浪費大量經費而收不到成果,引進合作生產項目也沒合算到哪去。

  我們都知道印度引進俄國航母過程中發生的“漲價故事”,而這其實僅是印度對外軍事引進中的一個例子罷了。

  迄今,印度引進生產俄羅斯T-90S坦克仍停留在進口俄羅斯零件在印度組裝的階段,合作生產蘇-30MKI戰鬥機和“布拉莫斯”巡航導彈也一樣,實際上這些“國產化”項目並未能大幅度降低相關最終產品的成本。

如果“布拉納普特拉”級護衛艦能夠在80年代迅速服役,或許能成為中國當年大量建造053H級一樣的範例:既實用又不失一定先進性,對海軍力量具備實際提升效果。然而拖到21世紀初服役,從一個實事求是優秀範例,變成了“服役即落後”的反面典型。而因其落後進行的現代化改造,造成了一場世界先進水平的……翻船

  大家都知道,國際市場上採購武器裝備的價格起碼是本國自行生產的兩倍以上。這是印度努力要提高“國產化”的重要動力,但通過上面的事情我們發現,印度其實是未能成功通過國產化降低成本,而對外採購先進裝備方面,即使是按照最正常的市場規律,也得是數倍於實際成本。對於坐擁170萬大軍的莫迪來說,如何維持這龐大的軍隊中至少一部分的現代化,實在是非常頭痛的一件事。

  印度軍備建設的“事倍功半”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其自己的“折騰”造成的。

  筆者有時候在想, 如果印度能夠和中國80年代一樣,實事求是一點,是不是能好一些呢?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大印度自有國情在此,看看莫迪政府最近搞的大額鈔票作廢,強行徵收民間黃金這些措施,別的國家誰能模仿?

畢竟印度是個非同一般有希望的國家,莫迪也是個非同一般的領袖畢竟印度是個非同一般有希望的國家,莫迪也是個非同一般的領袖

  只是不知道,印度2017年會不會在國際軍費排行榜上再進一步?從軍費數額上來看,他們和老主子英國已經相去不遠。而論起武器裝備進口率,印度好歹還是低於沙特的。而且從印度的軍費占GDP比例來看,似乎也還能承受得起。何時印度真成了世界第三,倒是也不必奇怪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遠交近攻是過時的思維
2015: 我軍過早泄漏戰略意圖後果堪憂
2014: 台灣人冷淡南京大屠殺 竟公然宣揚日本
2014: 紐約時報: 前副總統切尼為中情局酷刑
2013: 美擔心嫦娥攪起月球塵埃 影響美探測器
2013: 朝鮮即將出現動亂並且引起朝鮮戰爭重新
2012: 死再多人都不能禁槍
2012: 中國正式向聯合國提出東海大陸架延至沖
2011: 布熱津斯基:美國新戰略必須考慮中國崛
2011: 一起幹壞事才能成為朋友,談中國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