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8日,美國海軍最新的一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拉爾夫·約翰遜”號終於完成了試航,美國海軍宣布驗收通過,加入美國海軍艦艇名冊。
“拉爾夫·約翰遜”號舷號是DDG 114,代表它是美國海軍的第64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但它並不是傳說中的可對抗055大驅的伯克III型,它仍然是一艘“阿利·伯克”IIA型。我們一般把它叫做“重啟建造版伯克IIA”。DDG 113“約翰·芬”號是第一艘重啟建造版,去年已經服役了,這“拉爾夫·約翰遜”號是第二艘。
第一艘伯克III現在剛剛下單,要等這幾艘伯克IIA造完之後,大家才能看到伯克III長啥樣。
為什麼要搞這麼複雜,一個原版一個重啟建造版呢?這就說來話長了……
2007年左右,美國下一代驅逐艦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的設計完成,準備開工建造。新一代科幻萬噸大驅出來了,“阿利·伯克”級還造不造?美國海軍的決定是,這種老貨色還造幹嘛?停,不繼續造了。
雖然“朱姆沃爾特”級其實是個對陸攻擊驅逐艦,而“阿利·伯克”是有很強區域防空能力的防空為主、兼顧多功能的驅逐艦,但美國海軍當時認為,我已經有小60艘“阿利·伯克”級了,絕對夠用了,以後就沒什麼像樣的海戰了,造一堆“朱姆沃爾特”,哪個小國不聽話了我直接派去蹲在他海岸線附近炮轟就是。
可是2011年,五角大樓的官員不小心點開了超大的海版,突然看到一張照片,上海的造船廠里有4條052C在同時建造!官員用顫抖的雙手把帖子正文複製到翻譯軟件里,得到的信息是“竟然還有052D這個東西”!
這下五角大樓就炸鍋了。掃地大媽茫然地看着一群肩膀帶將星的大鼻子快步在各個房間裡進進出出,最後大鼻子們得出個結論:我們錯誤判斷了某些國家(說的就是中國)海軍力量崛起的速度。美國不能只造岸轟艦,以後需要繼續建造並且改進水面艦的區域防空能力而且增加海上反導功能。但CGX太貴,新設計的“阿利·伯克”III型又得設計好幾年,所以在“阿利·伯克”III型設計完成前,得繼續造一批“阿利·伯克”IIA。
於是,“阿利·伯克”IIA重新啟動建造。
重啟有一個什麼問題?人心散了(訂單停了),隊伍不齊了。
從1988年到2008年,美國建造“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兩個造船廠一直在下餃子,每年造3艘,這20年養出了一支水平非常高的工程師、建造技工隊伍。但在2007年,美國軍方不再撥款建造新艦後,這個隊伍就開始散了。到2011年,重啟建造,造船廠攤手:得先給兩年時間,我得重新把隊伍召回來啊!
船廠老總掰着手指頭向軍方的人解釋:首席工藝師史密斯前年辭職了,現在在波音公司當高管;工程規劃的喬丹去下崗去中國當家教了;焊接工藝師艾倫去夏威夷游泳被鯊魚吃掉了;質管下崗現在直播女裝不想回來上班;……主任工程師在做老本行,就在英格爾斯隔壁的造船廠造郵輪,人倒是找得回來,但是人家現在造遊艇年薪八十萬,找回來你怎麼得給他八十五萬吧?
除了人員召回困難和人力成本上漲,整個驅逐艦的產業鏈因為停擺,機器設備從閒置到啟用也都需要錢,況且很多產業鏈條此時已轉做他用,綜合起來,只有兩個字:漲價。
之前“阿利·伯克”級由於產量大、每年下餃子多,零部件批產降低了採購價格、大批量建造攤薄了研製費用、船廠建造效率也高,因此“阿利·伯克”級的造價沒隨通脹上漲,反而是逐漸降低的趨勢,到了21世紀,單艘採購價只有9億多不到10億美元。但是重啟後的“阿利·伯克”級首艦價格一下子漲到了18.43億美元,幾乎是翻倍。
能不能指望繼續批量建造攤薄成本呢?希望不大。因為這重啟建造的“阿利·伯克”級IIA型只會建造幾艘,然後就轉產“阿利·伯克”III型,那時候又換個設計,又有新的研製費用要攤進去。
不過,嚴格來說,重啟建造的這艘“阿利·伯克”級也不是什麼都沒改,比如該艦裝備的“宙斯盾”系統版本是基線9,集成了BMD5.0和海軍綜合防空火控系統。不過,此前已經有老式的“阿利·伯克”改裝之後升級了宙斯盾的版本,比如DDG53“約翰·保羅·瓊斯”號,就已經升級到了基線9,結果使得這艘老伯克I型(這是該級艦的第三艘)一躍而成最強的伯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