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戰役是國共在山東戰場博殺的一小段,雙方都是拼了老命的,打得異常殘酷。 國軍方面的主帥王耀武很有軍事才能,作戰經驗豐富,善於守城。手下有十餘萬國軍將士,糧餉彈藥充足,防禦工事固若金湯。可惜的是一些小事上疏於防備。其一,集重兵於城東山地而將吳化文部置於城西易受攻擊之處。而吳部是收編的皇協軍,不善攻、不善守,卻是善降。當大兵壓境之下,反水倒戈是他的最好出路,但卻把王耀武坑了。其二,兵敗後王耀武棄城而逃,本來是可以矇混過關的,豈料化妝功夫不到位。 另外,國軍戰略一概缺乏協作精神,不知唇亡齒寒之道理。假如徐州集團能拼死北援,雖然遇上粟裕將軍的重兵阻擊,可能過不去,到不了濟南城下,但還是能鼓一鼓守城將士的士氣。這樣,也許吳化文就不會反水了。 解放軍方面也是險勝,不是將不用命,而是協調不佳。本來華野的軍事布置在曲阜會議後己經決定,幾位前線主將宋時輪、聶鳳智、王建安等都是久經沙場的軍事將領,更有譚老闆坐陣。軍委老毛卻突發奇想,將許世友空降到東兵團,任命為“攻城總指揮”,這就為以後作戰方向的改變埋下了伏筆。因為從幾方面的電報來看,許世友坐陣指揮,將東兵團的助攻變主攻,並非是因敵情變化,而是隨心所欲地打。若不是吳化文獻陣有功,很可能是敗仗。正是西兵團的宋時輪的主攻的功勞,也是粟裕原來的部署,特別是自從飛機場被置於炮火之下以後,斷了王耀武的外援。 最後,城是攻下了,許世友再次一戰成名。他也因為此,缺席了以後南線的淮海大戰、渡江戰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