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是大決戰三大戰役中唯一國民黨軍在兵力上占據優勢的,通常都是說80萬對60萬。雖然80萬隻是賬面的數字,有些編制上的部隊並沒有參戰,如第1綏靖區的5個軍10個師約10萬人,屬於徐州“剿總”的作戰序列,也被算在80萬人以內,但並沒有參戰。
儘管參戰的實際兵力並沒有那麼多,可相比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國民黨軍在淮海戰役中兵力對比上要好多了。但他們最終依然難逃失敗的結局,原因有很多,士氣衰敗軍無戰意,從高級將領到普通士兵都失去了鬥志,就是其中之一。
派系內鬥影響軍心
影響士氣的第一個原因是國民黨內部,由於派系林立,只顧自己的利益,導致離心離德,難以形成合力。
在高層,國民黨在南線有兩大戰略集團——劉峙的徐州“剿總”和白崇禧的華中“剿總”,淮海戰役作為國共雙方在南線的戰略決戰,理所當然應該把兩大“剿總”合併,統一指揮,也更便於調配兵力和物資。
淮海戰役國民黨軍士氣衰敗毫無戰意
蔣介石也曾確實有意將兩大“剿總”合併,交給白崇禧統一指揮。一開始白崇禧看到能指揮這麼多部隊,非常高興。但和李宗仁一商量,認為徐州戰局態勢險惡,取勝的機會並不大,一旦戰敗,不但兵權會被收回,甚至還會被追究責任,是個明顯的“背鍋”職位,所以白崇禧就拒絕兩大“剿總”合併。
而且華中“剿總”除了同意黃維的第12兵團調往徐州——說實話,白崇禧其實也管不住黃維兵團,蔣介石能夠直接指令黃維——後來蔣介石還想調第20軍和28軍到徐州,白崇禧就扣住不放。這成了後來批評白崇禧故意拆蔣介石台的重要例證。
白崇禧故意拆台
在兵團一級,派系矛盾就更明顯,最典型的就是所謂的“嫡系”與“雜牌”之分。這直接導致將領之間貌合神離,互不信任,只顧保存實力,作為日後發展的本錢,往往在作戰中對友軍不加援手,坐觀成敗,這種情況屢見不鮮。這次會戰中表現最為突出的,要算是黃百韜與邱清泉、李彌之間的矛盾了。
黃百韜在1948年初的豫東戰役獲得青天白日勳章,邱清泉卻因救援不力,受到解職處分。據說,邱清泉受處分也十分冤枉,因為國防部在空投的命令上先動了手腳,有意誤導邱清泉的救援方向,才招致失敗。
邱清泉對於受到處分,極為不滿,曾跑到國防部第三廳大鬧了一場,拍桌大罵說國防部里有匪諜,同時也將這股怨氣,全記在黃百韜的頭上。
黃百韜在蘇北、魯南與李彌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裡並肩作戰,似乎沒有什麼芥蒂。但黃百韜的戰功有時比較突出,因而招致李彌的猜忌。所以在淮海戰役剛開始的時候,國民黨全線向徐州收縮,李彌在沒有通知黃百韜的情形下,就提前把部隊撤走,導致整體防務出現缺口。即便第3綏靖區起義,但如果李彌兵團還留在曹八集接應黃百韜的話,黃百韜也不一定會陷入包圍。
之後,邱清泉、李彌兵團東援黃百韜,區區40公里毫無險要地勢的平原,竟然十二天才前進了30公里,平均每天3公里都不到。除了客觀原因,邱清泉、李彌兩人在主觀上也根本不願意全力以赴。
對這一點黃百韜看得很清楚,戰役開始前,黃百韜就對“總統府”戰地視察官、陸軍大學時的同窗李以劻說:“看來這次,我這個兵團是首當其衝了。我兵團才十多萬人,陳毅的主力達三十多萬,如果集中來攻,我兵團必敗。古人說:勝則舉杯相慶,敗則出死力相救。如果我被圍,希望其他主力兵團來救,恐怕是辦不到的。”陷入包圍後,他還對部下說,“就算相隔五里,邱清泉也不會來救我!”
不要說像黃百韜這樣的雜牌兵團,就連嫡系王牌的18軍軍長楊伯濤回憶,當在雙堆集陷入包圍,接到死守待援的命令,各軍師長無不相顧失色,因為都知道要靠別的部隊出力來救,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死守”就是“守死”。
所以,在整個國民黨軍內部,從“剿總”到兵團司令、軍長師長,都是私心自用,不識大體,全然不明白“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毫無團隊協作可言,軍心士氣自然無法擰成一股繩。
解放軍的攻心為上
解放軍方面的攻心戰更是搞得有聲有色,不但傳統的繳槍不殺優待俘虜,發給路費釋放回家等政策繼續得到貫徹,而且還增加了送還傷兵的新舉措。
例如,在第一階段殲滅黃百韜兵團之後,對一些負傷的俘虜都採取了發放路費自行回家的辦法。不要小看這一招,黃百韜兵團里63軍、64軍都是粵軍,大部分官兵老家遠在廣東,這樣裹着繃帶拄着拐杖千里返鄉,一路上等於是在宣揚國民黨軍打了敗仗,也成了解放軍優待俘虜的活廣告,無形之中就起到了瓦解軍心、渙散鬥志的作用。
還有,在第二階段圍殲黃維兵團之後,解放軍就雇了民夫將國民黨軍的重傷員俘虜抬到蚌埠,在這樣送還的傷號俘虜中,不僅有普通士兵,甚至還有軍官,連黃維兵團第10軍75師師長王靖之都在送還之列,累計有將近萬名重傷俘虜被送還給國民黨軍。
送還傷員
策反工作也是解放軍攻心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淮海戰役中,解放軍的策反工作更是非常出色,第一階段第3綏靖區的起義,為截斷黃百韜兵團的退路,最終形成合圍,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在第二階段圍殲黃維兵團時,廖運周的110師戰場起義,直接導致黃維第一次突圍計劃的破產。這個時機非常關鍵,解放軍對黃維兵團剛剛形成合圍,包圍圈還不嚴密,如果黃維兵團全力突圍,或許有可能成功。但因為廖運周起義,突圍失敗,不僅挫傷了士氣,最寶貴的時機就此錯過,解放軍鞏固了包圍圈,再想突圍就沒那麼容易了。
同時,由於廖運周的起義,110師所在的85軍本來就不是12兵團骨幹部隊的“土木系”,所以軍長吳紹周被請到兵團部居住,名為照顧實為監視。85軍的另一個師23師被分割使用,而且還都用在第一線,完全是作為擋箭牌。在糧食和彈藥的分配上也比“土木系”部隊要差,這樣的上下猜忌待遇不公,加上廖運周和其他一些起義或被俘的軍官給23師師團營各級軍官寫信勸降,最終促成了23師於12月9日投誠。
戰爭史上的奇蹟
將杜聿明集團包圍在陳官莊之後,為了在戰略上配合平津戰役,對杜聿明集團採取“圍而不殲”,從12月16日起進行為期十天的戰場休整,後來又再延長了十天。在這二十天裡,解放軍的政治攻勢更是進入了一個高潮,戰場喊話、廣播勸降,以及在陣地前沿設置大幅標語“優待俘虜”,“歡迎起義投誠”等。還組織投誠和被俘的國民黨軍官兵在前沿喊話,現身說法更有說服力。
戰場喊話是很有效的政治攻勢
傳單、宣傳品則用迫擊炮、六零炮打到國民黨軍陣地,並且在陣地前沿放置食物、香煙,讓國民黨軍官兵來拿,當然也會在這些食物旁放宣傳品。甚至把大肥豬殺好洗淨,在肚子裡放滿傳單和勸降信,送到國民黨軍陣地上。
12月8日,陳毅、粟裕、譚震林聯名給杜聿明、邱清泉、李彌寫勸降信,由俘虜送進包圍圈。杜聿明看了信一言不發,邱清泉看了一半就把信燒了,儘管如此,還是對他們的心理有所震動。
12月17日,毛澤東還親自為前線部隊寫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廣播稿,在前沿陣地反覆廣播。
尤其是針對杜聿明集團補給斷絕,官兵陷入缺糧少吃的困境,解放軍還發明了“敲飯碗”的攻心戰,就是在開飯時,前沿陣地敲飯碗,以刺激已經飢腸轆轆的國民黨軍官兵。最具威力的是在前沿向國民黨軍官兵供應包子、燒餅,只要願意,就可以過來吃,而且吃飽了還可以回去。這對於包圍圈裡已經只能用樹葉充飢的國民黨軍來說,誘惑太大了!
開始是零星人員過來吃,後來越來越多,甚至排長連長都來了。開始吃飽了還回去,後來就乾脆不回去了。儘管國民黨軍也加強了監管,甚至除了哨兵其他槍支全部集中由軍官看管,但仍然無法阻止士兵們跑到解放軍陣地。
高級軍官也害怕真逼急了激起兵變,李彌就對部下說,“悄悄向團長、營長說明,士兵願意去共軍那裡去,就隨他去,吃飽了回來也好,不回來也好,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准帶武器過去。”
向對手提供食物,在人類戰爭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這種攻心戰無疑極大瓦解了國民黨軍的士氣。
解放軍還在一些便於控制的隘路,部署好封鎖火力,然後公開通報,號召包圍圈裡的難民和散兵出來。幾天之內,就有數千人跑出來,其中大部分是被裹挾的平民、學生,也有少數散兵。對於解放軍這個“網開一面”的措施,國民黨方面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減少一些吃飯的人,減輕包圍圈裡的糧食供應壓力也好。
從12月16日到1949年1月6日,杜聿明集團總共有約1.4萬人跑到解放軍陣地投誠,幾乎占杜聿明集團總兵力的十分之一,這些人投誠之後,第一個要求就是吃頓飽飯,然後就告訴解放軍包圍圈裡的情況,其中的大部分隨即加入解放軍,調轉槍口參戰戰鬥。
對於解放軍的攻心戰,杜聿明就回憶道:“解放軍的政治攻勢,使國民黨軍內部上下狐疑,惶恐不安。”劉峙也認為解放軍的策反和陣前喊話、送飯等攻心戰“在作戰上之利益,等於無形中增加了十萬兵力”。
正是由於內部的派系爭鬥,解放軍強大的政治攻勢,最終使國民黨軍的軍心動搖士氣衰敗,那麼戰敗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