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綜合國力真超過了美國嗎?
送交者: 香椿樹1 2019年02月27日08:12:0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天涯補刀:中國的綜合國力真的超過了美國嗎?

​2018年的時候,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得出“中國的綜合國力在2014年的時候已經超過了美國”的時候被無數的噴子噴,被無數的人嘲笑,甚至他的80個清華校友義憤填膺地質問他“是拿着納稅人的錢在搞笑嗎”?>如果我今天也要告訴你“中國的綜合國力已經遠超美國”,我相信肯定有人想要打我一嘴巴子,並叫我醒醒吧!

當然了,肯定也會有一些“好心人”會告訴我:在經濟上,2018年中國的GDP只有13.6萬億美元,而美國為19.4萬元,中國僅為美國的67%;在政治上,美國在全世界有68個盟友,而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沒有盟友;在軍事上,美國的航母有13艘,五代戰爭幾千架,而中國只有兩艘,五代機只有幾十架……

或許,還有人會說:美國的一個芯片就能卡住中國的脖子,還談什麼呢?

是的,從這些方面來看,我們確實不如美國,但是我希望大家搞清楚一個問題:這些不是綜合國力!

所謂的綜合國力就是一個國家的總體實力,不僅僅是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實力,而是方方面面的實力總和!

想要評價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非常的困難,很難定量化的去比較——比如在胡鞍鋼模型中,2014年的時候中國的綜合國家占世界的17.1%,美國占世界的15.3%。

天涯補刀:中國的綜合國力真的超過了美國嗎?|2019-02-27

那麼到底如何評價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的強弱?

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我們假設雙方玩命的打起來,最終誰取得最終的勝利,那麼誰的綜合國力就更強!

因為雙方進行生死博弈的時候,肯定會使出自己的全部本事,這個就叫做綜合國力!

說到這的時候,或許有些人就能稍微理解一點了!

因為在朝鮮戰爭的時候,我們的GDP連美國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美國有整個北約的支持,軍事上更是被美國甩了幾百條街,但是我們卻贏了!

所以,政治、經濟、軍事實力是評價綜合國力的關鍵,但卻不是全部。

什麼叫做綜合國力?

商鞅曾說過一句話:民心民氣,軍心戰力,君臣聚合,廟堂運籌,盡皆國力。國力之魂的根基在庶民,魂魄在廟堂!

我相信,如果你看懂了這句話,那麼或許就會明白中國的綜合國力到底處於什麼樣的狀態?

如果這個時候,我們來一個投票:您認為中國和美國玩命的幹起來、不死不休,誰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我相信,認為中國會贏的比例絕對不會是0,甚至可能會很高——即使我們排除“願望”層面的,從理性角度去分析,我也相信會有很多人通過各種分析會得出“中國能贏”這個結論!

想要打贏一場戰爭,我們不能表面上的對比人數的多少、武器的先進程度和經濟的支撐能力,我們還要看到其潛力!

假設,美國有100萬軍人,B國只有50萬軍人,你不能說B國就一定輸,因為除了數量以外,還有軍心、戰力,廟堂決策等因素。

即使大家的軍心和戰力是一樣的,面對面的拼,你也不能說B國就一定會輸,因為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戰爭潛力!

雖然B國只有50萬人,但是在戰爭的時候,它可以迅速的動員到1000萬人,而美國可能只能動員200萬人,這時你還認為美國能贏嗎?

當然了,如果戰力上相差太多,那麼人數再多也是沒有用的!比如,如果雙方武器上有着不可彌補的差距,1000個拿大刀的可能也打不過一個扛着機關槍的——武器上可以有差距,但是不能有代差!

中國的武器和美國有代差嗎?

沒有!

比如,美國有五代戰機,我們也有五代戰機;美國有航母,我們也有;美國有遠程導彈,我們也有;美國有高超音速飛行器,我們也有……

雖然我們的武器性能沒有美國的好,但是我們的武器和美國沒有代差。

天涯補刀:中國的綜合國力真的超過了美國嗎?|2019-02-27

性能差一點,但是沒有代差,那麼我們就可以用數量來代替質量!

比如,美國的第五代隱性戰機F35如果和四代戰機空戰的話,那麼它可能打100架自己也沒有任何損傷,但是如果和我們同樣的五代隱性戰機J20打的話,那麼即使我們的性能不如它,我們也能2架、3架的打它一架!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想要贏得戰爭,那麼就要比戰機的數量了!

這樣就成了製造能力和經濟實力的比拼了!

我相信沒有人懷疑中國的製造能力吧!

相反,美國呢?

美國戰機除了核心部件是自己的外,其它的都是進口,而且絕大部分都是進口中國的——美國的中低端製造已經廢了!

如果真的打起來,我們可以在短期內建造1000架、10000架J20,美國能和我們比嗎?

再說經濟上,現在很多人都說中國的GDP只有美國的67%,還差的很遠!

其實,很多人已經陷入了一個誤區:這種比較是不合理的,因為這種比較是建立在美元計價的基礎上的。

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或許就明白了:比如在美國造一架飛機要1億美元,但是在中國製造一架一模一樣的飛機只要1億人民幣,那麼理論上1美元就等於1人民幣。

但是,由於匯率的存在,現在是1美元=6人民幣。如果按照這個計價的話,理論上,中國製造同樣一架戰機需要6億人民幣,但是事實卻是:我們確實只需1億人民幣就可以造出來了!

所以,按照美元計價,我們的GDP是被嚴重低估的!

想要得出中美真實的經濟實力,我們就要把匯率的因素給消除掉!

而消除匯率的因素,我們就需要把美元和人民幣按照另外一種方式進行修正:購買力平價!

所謂的購買力平價就是指:購買同樣的東西需要多少人民幣和美元,然後它們的比值就是真實的匯率!

比如我們上面說的美國製造一架飛機是1億美元,中國製造一架同樣的飛機只需要1億人民幣,那麼中美兩國的實際匯率就是1:1,而不是1:6。

我們來看看中美實際的經濟實力:中國在2013年的時候購買力平價已經超過美國,在2017年的時候中國的購買力平價為23.3萬億國際元,而美國僅為19.4萬億國際元,中國的購買力平價GDP是美國的1.2倍。

天涯補刀:中國的綜合國力真的超過了美國嗎?|2019-02-27

事實上,中國的這個數據還是被嚴重低估的!

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中美GDP的構成不同。

中國的GDP大多是實打實的GDP,主要是第一產業農業和第二產業工業,相反,美國的GDP大多是第三產業服務業。真正要是打起來的話,那麼雙方比拼的將是實打實的農業和工業,而不是服務業。

目前中國的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農業的產值占中國GDP的50左右,美國占70%左右,如果按照這個計算,中國購買力平價的GDP大概為11.7萬億國際元,美國大概為5.8萬億國家元,中國的經濟支撐戰爭的實力為美國的2倍!

第二,中美GDP的計算方式不同。

由於目前中國的發展時間比較短、制度不太完善,所以很多產值沒有辦法計算。比如,中國很多的小企業都是不報稅的,還有一些美國計算的項目,我們也沒有計算。

比如有人就對比過:

1,中國統計第三產業在核算方法上是能不算就不算(如黃賭毒不算),能少算就少算,如自住房租金、政府服務等。僅此兩項,按相同口徑中國就比美國少算了近20%的GDP。

2,因中國人使用現金結算量大,統計難度大,使三產統計遺漏的多,比如家政服務,現在從農村出來從事保姆、月嫂等職業的人越來越多,工資越來越高,這部分人的收入在國外也是計入GDP的,而中國是不計算的;餐飲業現金結算量大且很多私人消費不開發票,很多排檔還是通宵營業;中國父母對子女教育投入也是很大的一塊,比如我在孩子身上從小到大花在各類培優上的錢就至少有十萬以上,都是現金支付且沒有正規稅務發票;由於稅制的原因,中國大量個體工商戶瞞報營業收入,每年的實際營業額遠大於統計數據。

3、中國建築業也存在嚴重低估,眾所周知中國消耗了世界50%以上的鋼材,60%以上的水泥和平板玻璃,世界一半以上的建築施工機械在中國施工,中國每年新建的廠房、鐵路、橋梁、港口、公路、住宅以及公共基礎設施等是美國的10倍以上,差不多相當於再造一個法國,但中國建築業GDP卻僅僅於美國基本上差不多,因此,中國建築業GDP應該存在嚴重的低估。

4、中國農村建房的數量一年比一年多,在發達國家,農民建房是計入GDP的,而中國從來沒有計入。近些年來農村自建房每年都有10億平米左右,按每平米1000元計也有1萬億。還有農村通過互助、義務勞動建設的橋梁、道路等也都沒有計入GDP。

……

至於中國GDP到底被低估了多少無法計算,不過有人通過各種分析,即使按照美元計價,中國也早在2014年的時候GDP就已經超過美國了。

如果我們就按照現在中國的GDP和美國一樣,那麼中國的購買力平價GDP就是美國的1.8倍,第一產業+第二產業購買力平價GDP就是美國的3倍。

如果僅僅算工業購買力平價GDP話,那麼中國還要高,因為中國的農業產值比美國的要低——如要真要打起來,那麼工業GDP才是實實在在的,才能更加準確的評價一個國家的武器製造潛力。

也就是說:真要打起來,我們就不談工業體系的完整程度,就算在規模上,中國製造的能力也是美國的3倍以上!

更何況,中國具有這個世界上最完善的工業體系:按照工業體系完整度來算,中國以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舉的全部工業門類都能在中國找到。

如果一家製造業廠商在中國打半小時電話就能完成的配套工作,到其他國家可能要半個月才能搞定。

另外,我們中國的凝聚力也遠遠不是美國所能比的。

我相信,如果國家到了危險的關頭,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會義無反顧的走上戰場,甚至不要一分錢的工資,在美國,你試試?

就算不談這個,中國的人口也是美國的接近4倍,戰爭動員能力也遠不是美國所能比的。

再說廟堂決策層面。

我們的政治制度擺在這呢,不像美國的兩黨執政相互扯淡;在戰略、戰術層面,更不是美國所能比——我們的一個普通的孩童都知道三十六計。

我相信分析到這,大家就會明白:無論是民心民氣,軍心戰力,君臣聚合,廟堂運籌,還是經濟實力、製造能力,中國都不比美國差,有些方面甚至還要遠遠的超過美國。現在,你還覺得中國的綜合國力不如美國嗎?

所以,當初我看到胡鞍鋼得出中國的綜合國力早已超過美國的時候,我就感覺他的研究是我理解中是一樣的——雖然我不知道他的模型是怎麼建立的,但是我們的結論卻是一致的!

其實,我認為這個結論是不難得出的。

既然不難得出,為什麼那麼多人就是看不到呢?

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我們大多數人整體意識非常的弱,他們只能看到很小的一個局部,甚至只能看到別人強的方面和自己弱的方面。

比如,拿美國五代機、航母、驅逐艦和潛艇現有的數量和質量 和中國來比較,而考慮不到中國在這些方面已經和美國沒有代差了,更考慮不到中國的生產能力已經遠遠的超過了美國——只要有必要,我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製造出遠超過他們的數量。

第二,很多人被曾經強大無比的美國嚇怕了,所以無論中國如何發展,他們從心裡上就是不相信!

說到這,我就想起《大秦帝國》中的商鞅和秦孝公的一個故事。

秦國在商鞅變法成功後,綜合國力已經遠超魏國,當時商鞅決定攻打魏國,而秦孝公則不敢,於是商鞅對秦孝公說了下面一段話:君上少年為將,就與魏軍血戰拼殺,對魏國財貨之雄厚、戰力之堅韌烙印極深,很容易陷入過分謹慎。而央卻無君上心頭烙印,也少秦人對魏之血海深仇,似乎更容易對天下大事作出評判。

同樣的道理,我們太多的老一輩人,甚至是軍人,對二戰的過程中、海灣戰爭中美軍強大的戰力印象極深,以至於被美國嚇破了膽,相反,或許我們今天的年輕人更能看清現在的形勢。

我認為:中國的綜合國力,確實已經遠超美國了!

PS:今天這篇文肯定會有很多噴子來噴我,甚至又拿出什麼“芯片”之類的東西來懟我,不過不給機會了,留言關閉了。不是害怕他們懟我,而是最近監管比較嚴格,有出格的留言就可能讓號被關進“小黑屋”里,那樣就不值得了,尤其是因為噴子而被關,那就更不值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綜合國力這個概念是作者定義的, 所以作者按作者說法是超過了, 也許就算超過了把。 但是, 你說蒙古橫掃歐洲的時候綜合國力有沒有超過歐洲? 這裡引出一個問題, 有些問題是不能綜合的, 就美國軍力一項遠遠超過中國, 就可以判定中國玩命打肯定是打不過美國的。  作者用朝鮮做例子並不合適, 因為美國在朝鮮戰爭期間如果和中國玩命打, 中國也肯定會輸掉的。 中國能打贏美國的原因是美國不願意付出那麼大的代價。 同樣越南戰爭美國輸的悲慘也不是因為綜合國力, 而是因為美國不願意付出太大的代價。 中國目前不怕美國其原因也不是中國真的可以打敗美國, 而是可以讓美國付出太大的代價而讓美國覺得不划算。 怎麼個不划算呢? 和中國打完了, 把中國打垮了, 美國也會奄奄一息,然後美國被西班牙英國德國給瓜分了。 這種代價當然太大。

談國力的時候, 不能脫離時間和空間概念, 就軍事角度來說, 中美實力對比如果在太平洋中間碰撞中國肯定輸, 更不要說如果中國打算占領美國的話一定毫無勝算, 不論作者扯啥綜合國力超過了美國。

但是, 如果美國在中國周邊作戰, 比如侵略中國,比如支援台灣, 那麼,美國即便傾全國之力也未必能贏。 強弩之末就是這個意思, 西方軍事裡叫頂點理論,或者實力轉換線。 美國和中國的實力轉換線大概距離中國1000公里, 但是距離美國10000公里, 你說美國厲害不厲害?


0%(0)
0%(0)
    人似乎比大衣更有價值更有力量吧?  /無內容 - 六四來也! 02/27/19 (295)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從紅海行動看解放軍組建這個海外行動處
2018: 美軍特種部隊槍械訓練:裝備和普通士兵
2017: 韓執意部署薩德中國如何反制 一武器專
2017: 半島無戰事,熱點還是在東南亞ZT
2016: 天才袁崇煥閃亮登台
2016: 美韓聯軍消滅朝鮮威脅首爾炮群的戰術鏡
2015: 台軍精銳反空降作戰小隊亮相 配備大狙
2015: 少將:美國P8偵察機進中國南海是明目張
2014: 為何說殲20研發缺陷不致命?發動機非關
2014: 美空軍明年開始研發新一代航空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