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和中國的關係可以追溯到了數千年前,兩國是古絲綢之路的東西兩端。現代中意關係也一直走在了中國與歐洲國家關係的前列,2019年正值中意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15周年,2020年又將迎來中意建交50周年。
隨着近日國家領導人的訪意行程,中意合作的話題也被越來越多的提起,意大利各界更是歡欣鼓舞,許多合作項目被公布。據統計,2000年至2017年,中國對意大利投資累計達到137億歐元,意大利已成為中國在歐盟的第三大投資目的地國。
其實,在上世紀70、80年代,當中國軍事科技遠遠落後於時代之時,意大利向中國伸來了橄欖枝,為中國提供了多項先進技術,對我軍提升戰鬥力水平和軍工產業發展可謂是雪中送炭。下面,我就簡要回顧一下當年意大利人對我們的軍事技術支持。
追溯新中國人民軍隊和意大利關係的開端,當然不是李雲龍的“意大利”炮,而是更加著名的“四大金剛”。
1953年6月4日,中蘇簽訂六四協定,以每艘相當於當時17噸黃金的高價購得4艘即將退役的4艘蘇聯07型驅逐艦,稱為“四大金剛”。
這四艘軍艦是意大利血統,它們是1930年代由意大利奧蘭多公司設計並指導建造的雷擊艦,原型是意大利的西北風級大型驅逐艦,引進後中國內部編號為6607型驅逐艦,後來還加裝了反艦導彈,相信上世紀30年代的意大利設計師一定不會想到自己設計的雷擊艦在中國成為了導彈驅逐艦。
上世紀70年代,人民海軍的發展還是非常艱辛的,但是改革開放的春風讓開門看世界的中國軍人有了新的選擇。為了加強艦艇作戰能力,我軍考察了包括意大利在內的多個西方國家,以獲取新的技術和裝備。
當時意大利最先進的奧托76毫米速射炮也進入了中國的視野,這種後來被稱為“海軍艦炮中的AK步槍”的優秀火炮還到中國來做過廣告。雖然最後我們選擇了法國人的100毫米緊湊型艦炮,但是買賣不在情意在,意大利艦炮的先進技術還是吸引了中國的目光。
當時,意大利軍艦面對防空問題,除了裝備防空導彈外,在40毫米艦炮上採用了雙重命中體制,對飛機和導彈採用不同的射速和彈種,以實現全面防禦。中國對此很感興趣,將該技術應用到了國產37毫米艦炮的改進中去,成為近防炮出現前中國最好的防空艦炮。
。
1985年,中國從意大利阿萊尼亞公司獲得了少量的B.515S三管324毫米魚雷發射裝置和40枚A.244S輕型反潛魚雷。這讓在人民海軍終於擁有了可靠的反潛魚雷,將中國這個領域的空白填補了,並對中國反潛魚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可謂是“雪中送炭”
。此外,意大利還向中國出口了DE-1164型艦殼/變深綜合聲吶系統,可以發現50公里外的水下目標。
在空軍方面,為了提升當時中國強擊機主力強-5的作戰能力,中航技、320廠和意大利宇航公司電子設備分部在1986年7月簽署協議,採用共同投資、共擔風險、共享利潤的方式,合作研製強-5M(代號:強-5Ⅳ)飛機。
該機借鑑了意大利AMX攻擊機的一些設計理念和設備,能夠使用AIM-9L“響尾蛇”空空導彈和國產霹靂-5空空導彈,增強該機的空戰自衛能力。這是國內首次採用中外合資方式來研製軍用作戰飛機。
後來,中國在研製出口型的殲-7MG/PG時,也採用了意大利的格里夫(Grifo)雷達,使得這種小戰鬥機擁有了相對較好的作戰能力。
意大利對空軍最大的幫助是出口了“蝮蛇”導彈,其空空導彈版被仿製生產命名為霹靂-10半主動雷達空空導彈,防空導彈版被發展為紅旗-64防空導彈,裝備我軍,並發展出了外貿型LY-60導彈,裝備了巴基斯坦海軍艦艇。
當然,現在的中意合作雖然不會是軍事技術合作了,但更加寬廣的合作領域使得兩個文明古國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