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掉戰爭的意願才能贏得和平
癤子不出頭不能擠, 不消耗掉百姓的戰爭意願,也就沒法贏得和平。 朝鮮戰爭全西方都踴躍參加,越南戰爭美國國內還躍躍欲試。 兩場戰爭之後,基辛格尼克松爭搶第一個訪問中國的機會。 被搞下台之後接任總統也不肯改變方略, 就是因為越南戰爭的民意被消耗光了。
蔣介石就是不懂戰爭的規律,
在日本鬼子羽翼並沒有豐滿的時候,與張學良何應欽一起割肉餵狼,不但讓日本鬼子獲得了大批的戰略物資,鋼鐵, 煤炭,木材,糧食,勞工,
外加屯兵基地和漢奸皇協軍,更讓日本的軍閥和百姓嘗到了戰爭的甜頭, 戰爭的民意變成滔天巨浪, 結果給中華民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災難。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當年毛澤東分析日本鬼子和中國社會的特點在逆境中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希望,制定了戰勝日本鬼子的可行戰略與戰術計劃, 如今的貿易戰難道有區別嗎?
—————————————————————————————————
打疼美國才能讓它清醒 XZREN
為在貿易博弈中打敗我國,美國一手策劃了香港暴 亂。看到香港暴徒無法無天、目無綱紀,多數朋友憂心忡忡,疑問為什麼還不出手,快速平息事態,並懲罰暴徒。
一、不出手肯定有不出手的硬道理,畢竟我們草根階層對整個事件的源起與後果所知不多,處理不好對我們造成什麼樣的負面影響我們也不清楚,如果僅僅幾個暴徒那倒好辦,如果香港事件牽一髮而動全身,那必然要慎重。另外,事件發生後,如何將不利轉化為有利,為我所用,也是博弈重點。
從目前看,我國仍然料香港事件放在香港"高度自治"這個層面去考量,這樣的負面作用最小,讓特區政府出面處理體現出我們一貫的主張,當特區政府無法控制局勢時,我們肯定不會猶豫。
個人猜測特區政府抱有一定幻想,想讓我們立馬代替它們處理,這樣對他們影響最小,因為特區政府公務員在香港有層層關係鏈與人群網,他們優柔寡斷,畏手畏腳是有原因的,還有一層,可能不少人在西方國家要非常大的利益與關係網。
但我們是有底線的,超過底線一旦出手,未來的局勢會發生變化,特區的政治生態也必然發生變化,所以這也是它們所顧忌的,這正是他們可利用的弱點,緊緊抓住這個,他們處理香港暴 亂的積極性會高一些。
二、美國目前是軍工複合體集團當政,其最大利益自然是將軍火商的利益放在首位,軍火商要達到利益最大化,那必然是製造地緣熱點,製造地區衝突。美國軍工複合體這樣做有三個目的:1、有了熱點、衝突,美軍就有了用武之地,美國軍事採購必然增加。2、地區緊張與衝突出現,地緣熱點國對美國軍火需求增加,軍火可大賣。3、地區衝突出現後相關各國對美國需求增加,一方面促進有關國家要求美國"保護",另一方面美國作為"調解仲裁者"兩面通吃。
比如目前海灣局勢緊張,各國對美國軍火購買直線上升。原來一個也門胡賽武裝就讓沙特購買了1200億美元的軍火(5年),其它海灣四國購買了價值近千億的軍火。
現在印巴關係惡化,背後也有美國影子。在克什米爾地區出現印巴之外的武裝就是明證。美國現在正準備宰印度這個肥羊,向印度大銷軍火,這自然需要外部局勢推動。印度武器是萬國牌,但仍然以俄係為主。幾次衝突印度吃虧頗多,印度方面認為俄系武器有些落後了,所以莫迪上台後對西方武器採購額明顯擴大。所以美國非常看重印度的武器市場價值。
克什米爾局勢惡化也有這個方面因素。
為什麼博爾頓指責華為偷竊技術、我國偷竊F35技術都是老套路,為美國技術領先站台,為F3Z做廣告,推銷F35。
三、美國前台四人幫蓬皮奧、納瓦羅、特萊西澤、波爾頓被稱為鷹派四人幫(如果再加一個就是彭斯)。這四人與美國軍工複合體淵源太深了,博爾頓作為小布什時代幕後人物,策劃了侵略伊拉克戰爭,特 朗 普被軍工複合體扶上台,博爾頓被重用是必然的。為什麼博爾頓膽量如此大,竟然敢越過特 朗 普發動打擊伊朗戰爭?原因在這裡。蓬皮奧是情報局出身,作為世界最大的情報系統的頭目,與軍工複合關係錯綜複雜,讓它上來當國務卿,肯定是軍工複合體"建議"。納瓦羅是美國著名的極端右翼分子,一貫對我國強硬,它能被軍工複合體看上主要是利用它這個特點。特萊西澤作為廣場協議制定者,一貫以激進的貿易政策著稱。
這四個人(還有一個彭斯)以對華強硬聞名。我們周邊地緣安全局勢惡化,與這四個人有很大關係。
納瓦羅與特萊西澤都強調要"搞中國",即全面遏制我國。所以我們這準備應對上肯定會全力以赴。如果不慎重出現大漏洞,否則美國可能利用這些漏洞鹹魚翻身。
美國這批人對我國的判斷與策略與朝 鮮戰爭初期差不多。從美國現在策略看,就是牽制、干擾、消耗我國,意圖讓我們四面漏風,難以照顧周全。
查看有關文獻,1951年美國對我國看法是,有一支強大的陸軍,海空軍力量薄弱,工業水平低下,難以支持長時間戰爭消耗。所以美國人判斷中國因以上原因不敢出兵朝 鮮。
現在美國判斷是中國在技術方面絕對多數領域仍然與美國差距比較大,還沒有建立起我國自己的貿易體系,對美國及其西方市場依賴過深,所以美國判斷我國支cheng不了長期貿 易
戰與技術戰,只要美國加強威懾壓力,製造地緣安全熱點,通過香港、台灣牽制住我國,美國肯定能取得成功。
在這種背景之下,尤其是對中國強硬四人幫的存在,要讓美國收手是不現實的。基於這個原因,我國不可能有任何猶豫與妥協的空間。必須反擊,打疼它才能讓它清醒。
四、從美國對伊朗油輪事件的"表演""可看出"美國套路。美國命令英國扣押伊朗油輪後伊朗選擇了報復,英國被迫釋放油輪,隨後美國開足馬力宣傳要扣押拍賣伊朗油輪,但在"軍艦"開足馬力追趕過程中,美國先進的軍艦就是"追不上"伊朗油輪。這明顯是演戲,通過演戲一方面顯示美國強硬態度,另一方面想讓下一個盟友背guo。
這顯示出美國外強中乾的本質:怕發生衝突牽制美國大國博弈戰略。而這一點又是其它大國可以利用的地方。從本質上,美國對我國策略仍然是遏制、牽制、消耗,而美國可躲在背後坐享其成。這必是我們避免的局面。
美國一直在亞太尋找合適的代言人及可利用的支點,然後讓我們陷進去,所以我以前文章一直強調我國策略是專打閻王不打小鬼就是這個原因。
目前主導的海灣護航聯盟,目前有英國、澳大利亞、參與,以色列要參與還沒有參與,主要是猶太人利用美國作保護傘,口頭表示是正常的,真要參與困難非常大,路途遙遠(海路),政治局勢敏感(宗教原因及地緣原因),參與可能並不大,否則阿拉伯國家"狼來了"心理會破壞美國大局。那麼真正能參與的野還是撒克遜這幾個國家。從動能上說,美國全面戰爭的驅動力與信心就不足。
從與俄羅斯博弈情況看,美國一直激怒俄羅斯但又迴避與俄羅斯直接衝突也可看清美國套路。
五、我國應對美國流氓行為策略上已經比較成熟,即不見兔子不撒鷹。要學會劉邦胸腑肚量,美國這一輪策略有點想激怒我們逼迫我國出招,如何美國認為可以利用他掌握的現有國際框架與話語權對付我們。因此我國立場是守住核 心利益不放鬆,只要觸犯我國核 心利益必然反擊。
從博弈歷史看,美國同樣犯了朝 鮮戰爭時期的判斷錯誤。它小看了我國國力與民族凝聚力,國家創新力,工業化能力。一旦觸發我國的"那個點",讓我國實現朝 鮮戰爭時期萬眾一心的對付侵略者局面,並不是美國能承受的,所以美國策略上也在迴避這個,目前金融博弈沒有發動,也是這個原因。
六、美國退群是意圖打破"舊秩序"建立新秩序,而我一帶一路則是建群。
美國為什麼拼命阻止。總的來說,美國要建立可全面控制的世界新體系,必須排除其它可能建立的世界、甚至區域體系。所以歐盟組織與我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的一帶一路自然成了眼中釘。
1、為達到目標,美國首先掀起了大國競爭大幕,目標是制服一個個對美國可能有威脅、對美國目標新體系可以有能力有效遏制的大國或是組織,美國意圖利用大國競爭機會建立新體制排除有競爭力大國,讓競爭對手在美國意圖建立的新體系之外。競爭對手要參加?需要滿足條件,當然條件審核會非常嚴苛,有些可能是非常屈辱性的。不參加就要建立自己的體系,正中美國下懷,因為只要有兩套體系兩個班子,就會有對立,美國就可重新回到冷戰時期的策略。
要建立新體系必須打破現有的國際體系,而現有的國際體系是有一個個國際組織、國際條約構成,因此美國要先弱化這些國際組織、國際條約功能,最終一個個廢除掉。對美國來說,要一個個來,首先撿最重要、對美國約束最大、不符合現有美國利益的國際組織、國際條約動手,所以美國要退群。當然有些退群是威脅性的,即對一些邊緣組織與條約退出選擇性的退出,演示給世界看,不同意美國要求我就這個樣一個個來,逼迫各國站隊。總的來說,美國退群是意圖打破"舊秩序"建立新秩序,而我們的一帶一路則是建群,通過建立各國共利的體制來遏制美國獨利、霸權、欺壓良善的所謂新體系。
客觀說,美國小算盤打的賊精,而且有許多有利條件的。國際話語權體系、同盟體系、金融霸權、技術霸權、市場、軍事霸權等,而且對世界多數國家有非常大的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