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雙航母服役仍只是解決有無問題 目光還需更長遠 |
送交者: 嵐少爺 2019年12月17日19:59:2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12月17日,我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在海南某軍港舉行命名入列儀式,依據中央軍委命令,首艘國產航母命名為“山東”,舷號17。 根據我軍海軍艦艇命名條例中規定,巡洋艦、戰列艦、航空母艦需要用省一級行政區命名,而山東長期以來作為北部戰區海軍最大軍港所在地、對海軍來說有着很大的意義,再加上在沿海省份中,山東省有着為數眾多的革命老區,在這個強調“政治建軍”的新時代,“山東”這個命名是非常實至名歸的。 (視頻截圖,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截取或收集) 山東艦是在吸收了遼寧艦續建和使用的經驗後自主設計製造的,許多地方都比遼寧艦有了一定的改進和提升。除了為優化飛行甲板調度和各類天線使用而調整艦島整體外形,山東艦的很多細節也體現出了中國對航母理解的進步。 根據部隊對遼寧艦的實際使用總結的經驗,山東艦在設計建造時就修改了航空指揮塔台的外形,使其空間更大、視野更佳,這有助於提升飛行甲板上艦載機的調度效率,這個變化後來也在遼寧艦的修改升級中得到了體現,這些都是在山東艦的建造過程中就已經出現的變化,在此就不多贅述了。 山東艦航空指揮塔台的改進,是較早所為人熟知的 航空母艦是需要使用艦載飛機升空作戰的艦艇,而彈藥則是作戰飛機的“糧食“,山東艦1、2號短起飛點之間的彈藥升降機,由“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和遼寧艦的四個小型蓋板變為了兩個較大的蓋板。由於“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和遼寧艦在原始設計中,艦載機的運用主要以防空為主,所以它們的彈藥升降機蓋板尺寸都相對偏小。特別是遼寧艦在服役初期,由於承擔科研試驗和訓練任務較多,彈藥使用量偏低,其前部四個彈藥升降機蓋板邊緣更是沒有警示標線,說明並非常用設備。 相較於艦島旁邊的兩個彈藥升降機,遼寧艦在服役初期四個前部的彈藥升降機(圖片左下角隱隱可見4個長方形)沒有蓋板邊緣標誌線,實際上基本不怎麼使用 隨着人民海軍艦載機部隊的成長,尤其是人民軍隊強化實戰化訓練以來,航母艦載機的訓練強度和訓練科目上了一個新台階,同時儘管遼寧艦和山東艦局限於起飛方式,艦載機主要作戰樣式仍將以防空作戰為主,但殲-15作為一款多用途艦載戰鬥機,也需要承擔適當的對海、對陸打擊任務,這些都增加了彈藥提升數量和效率的要求。遼寧艦在進塢修改升級後,前部彈藥升降機的邊緣警示線也隨之回歸,更改了彈藥升降機設計的山東艦則能夠一次性提升數量更多、尺寸更大的彈藥。 遼寧艦在升級改造後,甲板標線大幅變化,上文提到的在短起飛點當中的四個彈藥升降機蓋板邊緣也畫上了警示標線(視頻截圖) 相比遼寧艦的四個彈藥升降機蓋板,山東艦換成了兩個尺寸更大的(視頻截圖) 在我們能夠看到的彈藥升降機蓋板下面,還無法從外觀上看出的變化,由於沒有遼寧艦續建時已建成部分的掣肘,彈藥在從儲藏位置至升降機的艦內通道和運送流程等軟硬件部分,也有可能依據我們自身的需要進行了進一步的合理化設計,這樣一來,儘管彈藥升降機的總數變少了,但其提升彈藥的速度與效率卻會更高。 在山東艦上,艦島一側的彈藥升降機(紅色框內)旁邊,又似乎規劃了面積更大的彈藥轉運作業區(藍色框內),這有助於進一步提升航母的彈藥保障效率(作者供圖) 在傳統的火力之外,信息是制勝的關鍵,山東艦首次試航返廠後,主桅靠上部分開了四個“方洞”,其後又安裝了四面矩形平板天線,這組天線從布置方式來看,推測屬於一種全向寬帶數據鏈系統的通信天線。對於新一代協同作戰體系來說,通信的帶寬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次試航後返回船廠的山東艦,在主桅杆上“開洞”(作者供圖) 山東艦主桅上的矩形平板天線(作者供圖) 比較類似的就是正在美軍大型水面艦艇上鋪開裝備的、AN/USG-2高速數據鏈系統的PAAA平板天線,這個系統正是美軍在未來執行艦隊防空、彈道導彈防禦等任務時協同作戰的重要依靠。國產航母和055型大型驅逐艦上的這款新型寬帶數據鏈天線,其背後折射出的是我軍在推進未來信息化作戰上的又一步邁進。 “福特”號航母桅杆頂部的AN/USG-2系統的PAAA全向寬帶通信天線(紅框處),是美海軍實現CEC協同作戰的重要設備(作者供圖) 隨着更新更強的山東艦加入人民海軍序列,從今往後,我們也有資格去期待一下中國的雙航母戰鬥群了。誠然,組織雙航母戰鬥群的最低要求,那就是擁有兩艘現役航空母艦,而山東艦的入列使得我們真就跨進了這個“最低需求”的門檻。不過,就像施洋此前文章中所說的,第二艘航母最大意義,是使人民海軍從“一年中有時候有航母可用”變為了“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有航母可用”,實際是在時間維度上更好地解決航母的有無問題。 所以在筆者看來,中國的雙航母戰鬥群,短期內更多仍將定位到航母戰術,特別是多艘航母協同運用的探索上來,對於雙航母編隊乃至雙航母戰鬥群的實際運用,我們的目光還需要更加長遠一些。 (圖片來源:微博) 由於美國海軍擁有世界上尺寸最大、數量最多的航空母艦,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航母強國,而其他擁有航母的國家,基本上都在一至兩艘的規模,所以在世界範圍內的航母領域,自然而然地分成了美國和除美國之外的兩個梯隊。 在這後一個梯隊當中,常規起降航母又長期在作戰能力上領先短距起飛/垂直着艦構型的輕型航母。這就導致長期以來,4萬餘噸的法國海軍“夏爾·戴高樂號”與5萬餘噸的俄羅斯“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在“第二梯隊領跑者”的位置上殺得難解難分。 不過有道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夏爾·戴高樂”在航率相對較低自不必說,“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自打出生起就多災多難,最近的一連串狀況,更是讓俄羅斯不僅遺憾地退出了這個“第二梯隊領跑者”的爭奪,還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淪為無航母國家。 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近來的一系列狀況,不僅使俄羅斯遺憾退出“眾弱之首”的爭奪,還讓俄羅斯未來幾年都斷了使用航母的念想(圖片來源:推特) 理論上來說,剛剛擁有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的英國,儘管選擇了短距起飛/垂直着艦的總體構型,但一來“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噸位大、技術先進,二來憑藉劃時代的F-35B隱身艦載戰鬥機,足以成為全球航母“第二梯隊領跑者”的合格人選。畢竟在同樣不具備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的情況下,作為一款採用PD雷達的標準第三代艦載戰鬥機殲-15,在各方面的作戰性能上都難以與F-35匹敵,再加上英國實現“雙航母”好歹比我們早了一周的時間,看上去就更理所應當了。 雖然“伊麗莎白女王”級使用了滑躍起飛/垂直着艦的總體構型,但先進的艦載設備與F-35B的組合,戰鬥力仍不可小覷(圖片來源:推特) 不過,回溯“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建造和服役流程,我們就能發現,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多國,常常先交付服役,後進行後續試驗。例如“伊麗莎白女王”號於2017年6月26日完成舾裝進行首航,僅進行了兩次航行就在12月7日服役,直至2018年9月25日才進行了F-35B的首次着艦,英軍自己的F-35B更是在今年的10月13日才與自家航母“親密接觸”。而本月10日服役的“威爾士親王”號則是9月20日完成舾裝進行首航,11月中旬就直奔朴次茅斯。加上兩艦在服役前僅僅有AW-101“灰背隼”直升機進行過艦上起降,所以對於它們來說,之後仍然需要進行後續航行試驗和艦機匹配等一系列測試,這就意味着在它們服役後仍然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形成戰鬥力。 在服役前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伊麗莎白女王”級起降的還只能是“灰背隼”(圖片來源:推特) 而我國近年來在水面艦艇方面,交接入列之前的試驗工作一般相對充分,所以航行試驗的時間跨度都會比較長,不過入列後所需要進行的後續試驗也相對較少。比如在遼寧艦交付入列兩個月後,戴明盟就駕駛殲-15戰機完成了艦上攔阻着艦和滑躍起飛,而山東艦更是在交接入列前就已經完成了數次艦機匹配和起降測試,本次赴海南入列時甲板上所攜帶的多架殲-15實機正說明了這一點。 這樣一來,考慮到中國的雙航母能夠更早進入“可用”狀態,而如果殲-15能夠在未來進行適度的中期升級,那麼在面對F-35B時也並非全無還手之力,所以未來幾年之內,誰是“第二梯隊領跑者”仍然很難說。 不過,在國產第四代隱身艦載戰鬥機和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的研製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第二艘國產航母也開始初露真容的今天,我們大可不必拘泥於眼下的“雙航母國家”強弱爭奪戰,未來有着更多的精彩值得我們期待。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8: | 美國要撤軍?剛剛,土耳其外長宣布大消 | |
2018: | 瑞典女教授花7千元僱傭兵解救博士生全 | |
2017: | 臥冰求鯉 | |
2017: | 巫蠱之禍:漢武帝自滅三族 | |
2016: | 南海無人潛艇,戰爭的危險! 將軍未必 | |
2016: | 中國準備攤牌武力收回台灣 | |
2015: | 人民共和國?- 赤裸裸的剝削暴力 | |
2015: | 美媒:中國對南海主權聲索有理66年前就 | |
2014: | Electromagnetic Theory | |
2014: | 無人機的硝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