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戰鬥機的產量由五個因素制約着,但是對於不同的機型來說,這五個因素對其的制約程度也是不同的。我們想要知道的是,被我們寄予厚望的殲20,它的產量受到哪些因素的限制呢?
一般來說,如果某個型號的戰機銷路很好,就能夠產生巨大經濟利益,而相對的,有了這些經濟效益後,戰機的後續生產就可以得到保障。但如果是銷量不好或者是不準備參與外銷的機型,它們的生產成本只能由國家獨自承擔,這也正是制約其產量的原因之一。
我們知道,殲20在我國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國家不可能將它銷往國外,它的高性能決定了它將成為中國的秘密武器。所以這樣一來,由我國獨立承擔的高昂製造成本就限制了殲20的量產。
其實不止中國,戰機的發動機問題一直是各國製造戰機時所頭疼的問題。但是相比於其他強國,我國除了要努力突破自主研製發動機的桎梏,還要小心地保證進口發動機不會忽然停止供應。
殲20所使用的發動機都來自於俄羅斯,對於俄方是否會穩定供應其貨源,我們可以稍稍放心一些。因為目前來看,我國與俄國的戰略同盟關係維持地還算穩固,相信發動機的問題不會對殲20的產量造成太大影響。
第三:雷達的產量
沒有雷達的戰鬥機可能已經成為“廢機”了,而高性能的雷達又是殲20強大戰力的保證。但是雷達的製造並不簡單,複雜的製造程序,嚴格的製造要求,都限制了殲20所需雷達的量產。
但是也不需要太過擔心,我國的雷達工業正在飛速發展,相信在殲20開始量產時,雷達的產量也會跟上來的。
第四:機身框架製造
殲20所採用的是性能上十分優秀的鈦合金框架,但是這種框架的製造工藝十分複雜繁瑣,從選材到製成要歷經一個多月,這樣長的製造用時,使的機身框架成為了殲20的量產短板,極大限制了其產量。
第五:大型複合材料部件
除了機身所用的鈦合金框架,製造周期長的,還有殲20的關鍵複合材料部件,他們所需的製造時間也在一個月左右,與機身框架一樣,他們也成為了限制殲20產量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