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美國第五代戰鬥機F22裝備部隊以後,美國通過各種演習,發現這款戰鬥機簡直就是碾壓各種三代機。依靠優益的隱身性能,F22和各種三代機對抗比分常常達到100多:0,名副其實實現了劃時代進步。
美國第五代戰鬥機F22猛禽戰鬥機
而當時的我國空軍呢?太寒酸了,2003年才開始小批量裝備J10戰鬥機。到2005年說不定都還沒形成戰鬥力。我國的天空主要還是依靠殲八二這種二代半截擊機和引進的Su27戰鬥機(當時數量不多)守衛。殲八二戰鬥機裝備的是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小,耗油大,航程短,完全不是美國各種三代機的對手。美國當時也從不把我國空軍放在眼裡。
就是這種情況下,局座一直忽悠美國,說J11(我國引進的Su27)很先進,機動性很強,能做眼鏡蛇動作什麼的。發動機功率大能帶動更大功率的雷達,導彈很先進,能擊落各種三代機。但實際上J11隻是機動性不輸美國三代機,航電系統傻大黑粗,單純雷達重量都將近1噸重!而性能更好的美國F16戰鬥機AN/APG-68脈衝多普勒雷達178kg左右。不僅如此,俄羅斯出口版Su27戰鬥機都是簡配版,雷達性能達不到俄羅斯原版性能。若當時中美真的發生空戰,後果不堪設想,所以當年中央一直強調韜光養晦,那是有現實根據的!
正是在局座為首的一批戰忽工作者的“忽悠”下,讓美國不敢不敢低估中國空軍,從而不敢讓台灣亂來。
2009年,我國有空軍將領公開說我國的四代機將很快首飛。當時國內一大堆軍迷為之振奮,也對四代機是什麼樣的爭論不休。有人說是J10雙發改進型。也有人說是美國F22那種級別的戰鬥機。
局座忽悠說我們的四代機是J10改(此處應有掌聲)
當時,由於F22雖然性能遠超各國最先進戰鬥機,但實在太貴了,購買費用昂貴,維修費用也貴,還存在機身強度不足的問題。美國國會正為此事頭疼,正在探討要不要繼續生產F22這種戰鬥機。這種熱議自然也引起了美國政府的注意。若中國真的能很快能研發出四代機,那美國必須繼續生產改進F22,若只是J10改,美國空軍三四千架三代機都足以應付。
這時候局座趕緊出來忽悠說:我們搞的四代機並非美國意義上的四代機(一開始沒有F35,都是稱呼F22為四代機,後來有F35才改稱F22為五代機),也不是俄羅斯所說的五代機,而是殲十改。美國本來也不信我國這麼快就能研發出五代機。畢竟三代機殲十才剛剛裝備部隊沒幾年,發動機還是找俄羅斯進口的。就這“弱雞”的研發能力連俄羅斯都不如。當時的俄羅斯五代機都不知道啥時候能搞出來,更何況是更弱的中國。“局座”的及時忽悠,讓美國國會很自信地認為只要生產187架F22嚇唬人就夠了。然後生產線直接拆除了,這也斷送了F22改進之路。不僅如此,當時,美國政府計劃再開發一種便宜好用的隱身攻擊機(踹門兼職扔炸彈),綜合性能比F22差點(隱身差點、機動性差很多、雷達探測距離差點,航電架構更先進),並且一機多用,這種戰鬥機就是F35。實際上稱呼F35為殲擊轟炸機更準確。這種定位好處是便宜,三軍通用,壞處是設計上需要妥協的地方太多,性能會比專用戰鬥機差很多。正是由於美國政府認為我們的五代機不可能在2025年以前首飛,只要F35綜合性能比F16強點就能碾壓我國的最先進戰鬥機,才會認為這種三軍通用,因妥協導致性能損失很多的F35依然足以對付我國和俄羅斯。結果F35雖然裝備了最先進的發動機,但是機動性才跟F16差不多。只是依靠隱身能力才能碾壓三代機,若碰上J20甚至未來的J31多半是凶多吉少。
美國第四代戰鬥機F35閃電戰鬥機(稱為肥電更合適)
簡而言之,若不是因為低估了我國的研發能力,以及聽信了以“局座”為首的戰忽人員的忽悠,美國政府絕不會范以下兩個大錯:1、拆除了F22生產線,讓這種改進潛力很大的戰鬥機斷送了改進之路,最終導致如今的落伍局面(相對於J20)。2、錯誤的認為三軍通用、因妥協性能損失很多的“肥電”F35依然足夠應付中俄。
如今,美國政府面臨兩難局面:若重啟F22生產線,重啟資金高昂,重新召集培訓生產線工人、建設生產線也沒那麼快。或許等新生產線建設好沒幾年,中國的六代機都已經首飛了。若不重啟F22生產線,目前的F22雷達、航電系統、探測系統、導彈均已落後J20,兩機對抗很可能打不過,而F35為了三軍通用搞得不倫不類,畫虎不成反類犬,雖然航電一流,但機身尺寸太小,塞進太多東西造成了機身臃腫,機頭尺寸太小也導致火控雷達尺寸受到極大限制,絕對性能也被直接被尺寸束縛,一樣打不過J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