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不要再迷信相控陣雷達了 我們其實已有了更好的選擇
送交者: 三把刀 2020年10月12日18:30:50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四代機是目前代表航空科技尖端成果的集大成者,就四代機機載雷達系統來說,標配自然是相控陣雷達了,相控陣雷達具有天線無需轉動便可靈活指向的優點,還具備了多目標同時跟蹤與鎖定的能力,這種突出的優勢是三代機的機械掃描雷達根本無可比擬的。然而,機載相控陣雷達從此就可以“獨霸武林,笑傲江湖”了嗎?非也!更先進的機載雷達,已有兩位後來者正在躍躍欲試。

  “相控陣”已是大勢所趨

  三代機的機械掃描雷達,天線來迴轉動需要一定時間,掃描速度低,不利於對高速機動目標探測,因為機械掃描的速度限制,導致對高速機動目標的跟蹤誤差太大。其次是多目標跟蹤能力差,波束就一個,舉個例子,如果讓一個人同時兼職兩個、三個還勉強可以的話,同時兼職七個、八個就力不從心了。而四代機相控陣雷達,天線是固定的,掃描由電子波束完成,方向可以隨意調整,瞬間轉換,高速目標短暫時間內的位移捕捉變量更加精準,同時,天線上數以千計的收發組件小單元,可以化整為零,分頭瞄準不同方向的不同目標,同時處理目標數量能力數以百計。可以說,戰鬥機的雷達“相控陣化”已成大勢所趨,不唯四代機如此,就連各國現役三代機,如法國“陣風”、瑞典“鷹獅”、俄羅斯蘇-35、中國殲-10B等,也開始紛紛換裝相控陣雷達,搖身一變成為了眼下時髦的“三代半”戰機。

  美國三代機F-16及其機載雷達,雷達為機械掃描設計

  四代機相控陣機載雷達多目標作戰能力示意圖

  “共形陣”和“智能陣”為未來指明了方向

  機載相控陣雷達儘管有掃描速度快、多目標能力強以及同時多功能的優點,但仍沒有擺脫與傳統機械掃描雷達大致相同的硬件結構特點,仍需占用機內空間,這不僅影響了飛機的氣動性能和隱身性能,也限制了電子設備的性能。

  為此,人們首先提出了“共形陣”雷達的設想,也就是把雷達天線和飛機的外蒙皮結合起來,使得飛機的外蒙皮就是射頻的發射體和接收體,它的優點有二,一是不引入附加的空氣阻力,二是比傳統平板天線的掃描空間覆蓋大,增加了天線可用口徑,探測距離可以至少延伸一倍以上。

  共形陣之後的進一步發展,則是智能陣,即不局限於只把雷達天線集成在蒙皮之上,而是會接入光導纖維和各種傳感器,機身智能蒙皮的使用範圍進一步增大,使蒙皮在作為結構材料的同時,負擔起傳感、通信、電子戰、防冰等功能,這個技術實現後,戰鬥機將具有空中“電子變色龍”的特點,能將機體的信號特徵淹沒在地物回波之中,智能陣技術也因此而被西方媒體評論為“未來30年內世界航空電子技術發展的巔峰”。


0%(0)
0%(0)
  的實時跟蹤和檢測  /無內容 - 大智本行 10/23/20 (85)
  中國的最新超導單光子激光量子雷達技術是未來方向  /無內容 - 大智本行 10/23/20 (74)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中國激光器輸出率世界最強達千萬億瓦,
2019: 繼美國之後,俄羅斯也突然變臉,給庫爾
2018: 中國網友曝光疑似075兩棲艦分段 美陸戰
2018: 中國曝光轟20轟炸機取得重大進展 美國
2017: 統一台灣的最大障礙原來是這個
2017: 沈飛四代機科幻方案曝光 曾是殲20最大
2016: 為啥老牌帝國當中是英國第一個與中國建
2016: 解放軍殲-6無人機部署閩粵 鎖定台灣
2015: TPP暴露美日圍堵中國的真面目
2015: 張宏良:美國終於借鄧小平之手把中國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