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從教書先生的角度看軍事
毛主席沒有上過軍事院校,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很少摸槍,為什麼打仗能打那麼好?
1911年10月,毛主席響應辛亥革命的號召,18歲的他參加了湖南湘軍,待了半年。軍械使用是學會了,軍事指揮基本沒接觸。
在1927年,秋收起義之前,毛主席基本上是投身於農民運動,開辦農講所,宣揚革命精神。
到了1928年4月,朱毛紅軍井岡山會師,部隊改編成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主席任黨代表,毛主席同時還兼任第十一師師長。
毛主席詼諧的說道:“跨上盒子槍,師長見軍長。之後毛主席很少碰過槍。
毛主席曾說過:”當我毛澤東都要拿槍的時候,紅軍就要完了。”
蔣介石是正兒八經的軍事學院畢業,1907年考入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1908年春赴日入東京振武學校,畢業後入日本陸軍為士官候補生。後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中更是統領八個軍,之後一路靠軍隊上位,成為國民政府總統。
相比之下,毛澤東只是一個教書先生,軍事水平很難相比較。
不過毛主席不是一般的書生,
他能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現學現用,學用結合,舉一反三,從而迅速的成為軍事領域的專家。
相比於那些滿腦子裝滿軍事理論的職業軍人,他反而失去了“經驗主義”的羈絆。
他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開發出了山地游擊戰,總結出十六字方針: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他思考問題從來都不會單純的從軍事角度出發,而是從更高的維度政治角度去思考。
多數人都知道政治是戰爭的延續,戰爭也是政治的最高形式。但是只有毛主席在始終貫徹這一原則。
黨指揮槍,拖不跨,打不爛的人民軍隊誕生
“八七會議”之後,糾正了陳獨秀同志的“右傾“錯誤,中國共產黨開始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
秋收起義失敗後,部隊來到了永新縣三灣村,人數不過千人,官多兵少,部隊思想混亂,組織紀律差。
這樣一直部隊該何去何從,成了毛主席的最大的煩惱。
深思熟慮之後,毛主席決心整改部隊,
第一,縮編部隊,將師編成團
第二,建立黨代表制度,將黨組織建立在連隊上
第三,建立士兵委員會,實行官兵平等
這三條內容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維護了士兵的基本權力,讓就軍閥肆意打罵士兵的情況沒了市場,讓士兵有了主人翁的意識,保護了他們的尊嚴,從而提高了士兵的凝聚力,尤其是對於投誠的國民黨士兵和俘虜兵影響很大。
這一舉措是我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早的成功嘗試和實踐,標誌着毛主席建設人民軍隊思想的形成。
毛主席這一次偉大的嘗試,讓中國共產黨的軍隊成為了一隻有信仰的軍隊,對黨絕對忠誠的軍隊,一個打不爛,拖不垮的鐵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民才是最強大的力量
我黨前期的革命大多是照搬照抄蘇聯的“工人”路線,加上王明,博古,和“洋教練”李德的領導下,以拿着雞蛋碰石頭的狀態,去奪取大城市,奢望一城到數城的勝利,最後解放全中國。
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證明打大城市是行不通的,中國不是蘇聯,中國的工人只是一些僱工,在農村生活不下去的農民進城。
只有毛主席看到中國最基本的力量是農民,一直堅持下去的也是毛主席。
他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農村包圍城市的口號。在根據地,搞土地革命,頒布土地法,讓耕者有其田,不斷鞏固了我黨的統治基礎。
而蔣介石走的是西方的“民主”路線,他依靠的軍閥,財閥,大地主,乃至是黑幫勢力。從而失去了中國絕大多數人民的支持,他貌似很強大。
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被迫長征,面對蔣介石的百萬軍隊的圍追堵截,最後紅軍還是化險為夷。
除了紅軍頑強的戰鬥意志外,最重要的是毛主席一直在用政治的眼光看問題,而蔣介石總是在玩弄制衡權術。既想剿滅紅軍,又想削弱地方軍閥勢力,而雲貴川的軍閥,王家烈,劉湘等都知道部隊打光了,蔣介石是不會給他們補充的。而毛主席深知這一點,把蔣介石看透了。
“攘外必先安內”讓蔣介石成了眾矢之的。
1924年1月,在國民黨一大上,孫中山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口號,標誌着國共第一次合作的開始。
之後“馬日事變”,蔣介石違背中山先生遺願,背叛革命,大肆屠殺愛國人士。國民黨內部也開始走向分裂,分為左派和右派。
“九一八”事變之後,東三省被日本霸占,蔣介石依然放任不管,堅持“剿共”,國內民眾一片譁然,之後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才被迫與我黨合作,共同抗日。不過在抗日過程當中,摩擦頻發,“皖南事變”更加是震驚中外,受到各國譴責。蔣介石單純的從軍事角度思考問題,想要消滅友黨的有生力量,卻在政治上輸的的一塌糊塗。
1945年,他不顧國內群眾的反對發動內戰,百萬軍隊,在飛機大炮,軍艦的加持下,以為可以輕鬆的解決戰鬥。平津戰役中被林彪東北野戰軍殲滅13個軍,50個師52.1萬人。淮海戰役,國民黨軍隊被餓的走不動道,而我黨的軍隊卻有人民用小車不斷送來給養。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降維打擊,從格局上碾壓
毛主席是個軍事哲學家,《實踐論》和《矛盾論》,看似是哲學著作,實際上是他指導軍事的心法。
抗戰時期的《論持久戰》,充分體現出了毛主席對戰爭的前瞻性,表面上的意思是戰爭只要拖下去,堅持下去就能勝利。
當時很多人都提出過類似的想法,蔣介石提出“以空間換時間,以時間換空間”,白崇禧提出 “游擊戰與正規戰相配合”、“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李宗仁提出“焦土抗戰”。
但是只有毛主席系統的解釋了這個問題。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去看一下啊。
毛主席每次戰爭中都會總結出一些戰爭思想,總結出自己的戰爭理論。而職業軍人的蔣介石,卻沒有理論指導,沒有戰略只有戰術。
槍桿子和筆桿子,象徵着軍事和政治。
毛主席既是政治家,也是軍事家。
他總是從政治的角度去看待軍事問題,那是一個更高的維度,能讓他看的更遠,更清晰,洞察事物的規律。
對於那些單方面從軍事思考的對手,考慮城池得失的對手來說,這是一種震撼的降維打擊。
在內戰當中,蔣介石重視城市的得失,當他緩過來,了解道了我軍的戰略意圖的時候,已經是為時間已晚。
思維的高度,決定了看事物的廣度和深度。
這也是區區幾千人的朱毛紅軍在20多年後能取得革命勝利,而百萬軍隊的蔣委員長只能緩緩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