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地時間21日宣布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獨立後,又發布總統令,指示俄武裝力量進入頓巴斯地區“維護當地和平”。西方媒體在介紹當前部署在俄烏邊境地區的俄軍部隊時,通常會提到一個特殊的名詞“營級戰鬥群(BTG)”。
路透社報道稱,在普京下令俄軍進入頓巴斯地區後,在烏東民兵武裝控制的頓涅茨克郊區出現坦克等裝甲車隊。外界猜測,它們很可能隸屬於率先抵達前線的俄軍“營級戰鬥群”。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援引美國情報機構的話稱,俄軍現有約160個“營級戰鬥群”,其中已有120個部署在俄烏邊境地區,這相當於俄陸軍主力作戰部隊的75%。
據美國“福布斯”網站介紹,“營級戰鬥群”正逐步取代摩托化步兵營、機械化步兵營等傳統單位,成為俄陸軍部署在衝突地區的基本單位。報道稱,2008年俄格衝突後,俄軍深感傳統軍隊編制體制無法適應現代戰爭,但俄軍存在專業人員缺編嚴重、信息化水平低等弱點,使俄軍又難以效法美軍“師改旅”的道路。
最終俄軍根據實際情況以及歷次局部衝突中的經驗教訓,推出了“營級戰鬥群”這個特殊的合成作戰編制。通常“營級戰鬥群”總兵力約為1200人,下轄10多個連級單位,比西方標準陸軍營的兵力超出30%以上,但又少於團級單位。簡單來說,“營級戰鬥群”就是基於俄軍高素質士官人數不足的現實,以1個機械化步兵營為核心,加強1個自行火炮營、1個火箭炮連、1個坦克連,再加上偵察、防空、電子、後勤、通信等單位。實質上就是以全旅的作戰力量保障一個營,儘量將高素質人才集中使用,以形成拳頭突擊力量。
2014年在烏克蘭頓巴斯地區的衝突中,俄軍“營級戰鬥群”經常與烏東民兵武裝並肩作戰,並藉助後者的力量實施偵察和警戒,以彌補“營級戰鬥群”兵力不足的缺點。一旦從無人機和電子單位偵察獲得戰場情報,“營級戰鬥群”立即動用大口徑火炮和火箭炮等遠程火力對烏軍重要目標進行壓制或殺傷,因此具有極高的作戰效率。
五角大樓在總結2014年俄烏衝突時提到,“營級戰鬥群”的靈活作戰模式讓按照美軍指導組建起來的烏克蘭政府軍大吃苦頭。此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美軍一直擁有單方面戰場信息透明,這使得戰術級和作戰級指揮之間能頻繁通信。但在烏東戰場上,俄羅斯有能力將空中監視、電磁探測和傳統的觀察員等情報資源整合起來,同樣能掌握戰場態勢。美軍習慣將戰術行動中心作為戰場前沿的重要通信節點,缺乏隱蔽措施和機動能力,結果導致根據美軍教官指導行動的烏軍很容易被俄軍定位其指揮中心,俄方可立即呼喚遠程火力將其摧毀,使烏軍戰場通信中斷。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在形容俄軍“營級戰鬥群”的作用時表示,在西方軍事理論中,火炮被認為是機動部隊採取決定性行動的準備因素,而俄羅斯的軍事理論則將火炮視為摧毀敵軍的主要工具,機動部隊只是負責隨後掃蕩炮擊後的敵軍倖存者。“營級戰鬥群”還可以聯繫後方的遠程榴彈炮、火箭炮、“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等,這些強大的火力支援可對數十英里乃至300英里以外的目標造成毀滅性打擊。
報道形容說,“在2014年的俄烏衝突中,由於無人機的情報偵察和有效的電子戰,俄軍‘營級戰鬥群’的火炮被證明特别致命且反應靈敏。它們可以快速對烏軍發動毀滅性打擊,甚至在不踏上烏克蘭土地的情況下摧毀烏軍。”
不過“福布斯”網站認為,俄軍“營級戰鬥群”也並非沒有缺點。美國陸軍官方網站2017年發布的研究報告《擊敗俄軍營級戰鬥群》認為,“營級戰鬥群”缺少機動兵力,尤其是步兵,這嚴重限制了俄軍的機動能力。一旦作戰部隊遭到傷亡出現戰鬥力下降,就會迅速失去效能。此外,由於指揮控制能力有限,“營級戰鬥群”的指揮官通常只能將作戰指揮和情報能力集中使用。
報道還表示,俄軍“營級戰鬥群”的一些武器裝備比美軍裝甲旅更為先進,但美國陸軍可以採取分散指揮方式,各級單位可以同時獨立於旅級指揮機構進行機動和作戰。但報道承認,烏軍能否抓住俄軍“營級戰鬥群”的弱點則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