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這種傳統武器 在現代戰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24年06月14日18:00:5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004.jpg

  使用簡單、便於攜帶、適合近戰,在現代戰爭中始終占有一席之地——

  手榴彈:以小博大的近戰利器

001.jpg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出的國內外部分型號手榴彈。李凌宇攝

002.jpg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出的老式中國造手榴彈。楊浩誠攝

003.jpg

武警重慶總隊執勤第一支隊軍士教練員(右一)講解手榴彈構造及使用方法。劉西剛攝

  手榴彈作為一種傳統的戰鬥武器,自一戰以來被廣泛使用。它在近距離殺傷有生力量和毀壞軍事裝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儘管現代戰爭中出現了很多新型武器,但手榴彈因使用簡單、便於攜帶、適合近戰等特點,是必不可少的單兵裝備。

  科技帶動武器迭代發展。過去單兵的臂膀是手榴彈的“發射器”,現在無人機又成了它的“坐騎”。近年來,在一些世界熱點地區的軍事衝突中,我們常常看到無人機攜帶手榴彈,對敵方目標進行自主攻擊的畫面。這種飛行手榴彈外形小巧,採用共軸反轉式螺旋槳布局,具備環境感知和避障功能,並配備了紅外導引頭光學系統,精確打擊能力和作戰效果顯著提升。

  一直以來,各國軍工科研人員持續對手榴彈進行研發改進。經過數個世紀的發展,手榴彈經歷了怎樣的迭代升級?在戰場上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未來手榴彈發展趨勢如何?本文為您解讀。

  飽經戰火淬鍊,歷經多輪升級

  戰爭是檢驗武器裝備的“試金石”。隨着作戰環境和步兵戰術的變化,手榴彈整體設計經過多輪升級,以適應不同的戰場需要。

  有資料顯示,手榴彈最早起源於中國。宋代出現了可被看作手榴彈雛形的“火球”,它用多層紙、布等裱糊材料為殼體,點燃後拋出,球體爆炸以殺傷敵人。13世紀初,宋朝軍隊又裝備了包有生鐵外殼的爆炸性火器,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鐵殼手拋彈藥,其結構與現代手榴彈相似。

  17世紀,火藥傳入歐洲,戰場上出現了把火藥和鉛彈丸或金屬碎片裝入鐵筒內的手拋彈藥。因其外形很像石榴,故得名“手榴彈”。儘管現代手榴彈外形與當年有很大區別,但仍沿用舊稱。

  手榴彈的發展與戰場環境變化有着密切關係。17世紀,線式戰術成為戰場主流,擲彈兵應運而生。當兩軍排開陣勢、激烈對射之際,擲彈兵投擲手榴彈,可以擾亂敵人陣型。19世紀,隨着槍械技術發展,交戰距離拉長,線式戰術很快被淘汰,擲彈兵也退出戰場,手榴彈一度遭到冷遇。

  一戰期間,塹壕戰成為主流戰術,手榴彈作為對付塹壕內隱蔽目標的有效武器,再次受到重視。1915年,德國推出了一款木柄M1915型手榴彈。馬恩河會戰,德軍使用木柄手榴彈打破僵局,英軍在戰場上頻頻遭到壓制。與德軍木柄手榴彈相比,英軍的一號碰炸手榴彈設計複雜,對生產工藝要求高,暴露出威力不足、穩定性差、發揮作用有限、難以量產等問題。

  研發一種性能可靠、可大規模生產的手榴彈成為英軍的當務之急。在種類繁多的手榴彈中,英國設計師威廉·米爾斯設計的手榴彈脫穎而出。他充分發揮在冶金鑄造方面的技術優勢,借鑑比利時自行引爆手榴彈的部分設計理念,對一號碰炸手榴彈進行全面改進升級。

  米爾斯手榴彈呈橢圓形,縱橫交錯的溝槽把彈體分為48瓣,在爆炸時能產生均勻的殺傷破片。彈體底部有黃銅底塞,依靠螺紋與彈體固定在一起,擰開後可以安裝引信;米爾斯還將需要機械加工的圓柱形彈體改成橢圓形,進一步簡化生產工藝,並把彈體材料由鋼替換成鐵,雷管和火帽則使用便宜的通用標準型號,以降低手榴彈的生產成本……這些設計為米爾斯手榴彈大規模量產打下堅實基礎。

  米爾斯手榴彈的出現,讓手榴彈進入無柄時代。與同時代的手榴彈相比,其更加安全可靠、性能更加優異,可謂是現代手榴彈的先驅之作。這款武器至今仍活躍在中東和北非戰場,服役時間超過百年。後來其他國家研製的手榴彈,或多或少都參考了米爾斯手榴彈的設計,如美國MKII手榴彈、蘇聯F1手榴彈的身上,都有米爾斯手榴彈的影子。

  值得一提的是,手榴彈和手雷實際是同一種武器的不同叫法,中國古代把爆炸類火器稱作“雷”,因此也常把手榴彈叫做“手雷”。

  隨着時間推移,手榴彈的設計和功能逐漸豐富,從單純的爆破殺傷,到具備眩暈、燃燒、煙霧、照明等功效,在現代戰爭中穩占一席之地。多數國家軍隊把手榴彈視為單兵必備武器,在部隊基礎訓練中,手榴彈投擲是必訓課目。

  單兵必備裝備,近戰突擊利器

  現代戰爭,手榴彈將派以何等用場、發揮怎樣的作戰效能,是很多輕武器設計師關注的問題。從現實角度看,以街道巷戰、工事作戰為代表的短兵相接戰鬥仍會頻繁發生。這些戰鬥距離範圍一般在40米以內,這一距離是部分直射武器的死角,卻正好是手榴彈所能填補的火力空白。因此,手榴彈在現代戰爭依然大有可為。

  伊拉克戰爭,伊軍使用RGO防禦型殺傷手榴彈和RGN攻防兩用型手榴彈,造成不少美軍士兵傷亡。RGO是預製破片型手榴彈,全彈約530克,殺傷半徑為20米,有碰炸和延時兩種作用方式,主要用於陣地、城市等防禦作戰。與之相比,RGN攻防兩用型手榴彈的質量較小,作戰使用靈活,在伊軍游擊戰中得到廣泛應用。

  手榴彈在結構性能、操作使用、戰術應用等方面具有很多其他武器所沒有的優勢。

  結構簡單,易於生產。手榴彈由彈體與引信兩部分構成,其形體小,與一些高新武器裝備相比,零部件結構形狀相對簡單,應用的電子元器件和加工材料較少,容易大規模生產,滿足作戰需要。

  操作簡便,種類多樣。迄今為止,手榴彈仍沿用拉環式設計及翻板擊針的發火方式,士兵能很快掌握手榴彈的使用方法。在低強度戰鬥中,閃光爆震手榴彈、催淚手榴彈、發煙干擾手榴彈等軟殺傷手榴彈能發揮特有功效。

  便於攜帶,突擊利器。手榴彈能適應多種機動靈活的戰術行動,例如游擊戰、城市巷戰等。對固守在山洞或房屋內的敵人,士兵可以投擲催淚手榴彈,使敵人瞬間失去戰鬥力,給己方提供有利戰機。

  值得一提的是,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面對陌生的戰場、陌生的敵人,堅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把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

  科技賦能增效,前景依舊光明

  在運用各種新技術對武器裝備實現智能化信息化升級時,一味求新求全往往可能會適得其反,而是應當結合不同作戰環境和任務,論證傳統武器裝備的功能要求、作戰消耗等問題,為新一代武器裝備的研發、裝備和運用提供指導。在先進技術和戰場需求雙重驅動下,未來手榴彈或將呈現如下發展趨勢。

  智能化。有消息稱,美國武器設計師正打算在手榴彈中安裝加速度計和速度傳感器,實現最優起爆時機控制;也有的武器設計師提出為反蛙人手榴彈安裝引爆條件選擇裝置,能夠根據深度、壓力和時間等條件完成起爆;英國設計師提出研發一種非殺傷型智能手榴彈,通過指令控制表面發光二極管,根據需要發出可見光,用於照明或者迷惑目標。

  信息化。未來戰場,各作戰單元將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態勢共享和遠程控制,提高協同作戰能力。手榴彈與信息化裝備結合後融入作戰體系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依託“自主協同式”打擊樣式,德國正在研究一種安裝起爆信號接收器的手榴彈,能夠根據接收到的信號完成起爆;歐洲則在研發一種安裝攝像頭的手榴彈,能夠根據採集的圖像控制引爆時機。

  模塊化。模塊化設計使作戰人員在面對不同目標或作戰任務時無需更換不同種類裝備,只需更換任務載荷,能夠靈活應對多變的戰場環境,減輕攜載負擔。德國DM51式攻防兩用型手榴彈採用模塊化設計,配有預製破片套筒時,是防禦型手榴彈;取下套筒,即為進攻型手榴彈;必要時可將數個彈體連接構成集束手榴彈。俄羅斯RGN攻防兩用型手榴彈採用可拆卸式引信,運輸時彈體和引信分別包裝,能夠提高安全性。使用時根據任務需要將引信與不同彈體組合,能夠滿足不同作戰需要。

  多樣化。士兵在執行反恐特種作戰時,需要攜帶不同功能的彈藥裝備。為此,國外研製出殺傷型、燃燒型、煙幕型、閃光型、眩暈型、催淚型、攔阻型和反蛙人型等多種手榴彈,在作戰中發揮不同作用。此外,手榴彈還可以用於摧毀建築物等目標。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研製的空爆手榴彈,擲出後落向地面,再向上彈起至距地面1.5至2米處起爆,大多數破片向下散布,可提高對目標的殺傷效果;俄羅斯研製出RG-60TB溫壓手榴彈,投放後其裝藥迅速吸收周圍氧氣形成高壓衝擊波,除殺傷人員外,還可以摧毀車輛目標。

  近年來,“無人機+彈藥”的作戰樣式得到實戰運用,尤其令人矚目。其不俗的戰場表現證明,手榴彈這一古老武器通過信息化智能化升級,能夠明顯增強戰場生存力、突防力和毀傷力,實現以弱勝強、以小博大的作戰效果。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5092 血壯山河之武漢會戰 黃廣戰役 24
2023: 官逼民反歷史輪迴!洪秀全即將登場!
2022: 舊貼:貪官的美麗女兒
2022: 美國核打擊中國計劃,是真的還是捏造的
2021: 附加題:假如你是白等,你會怎樣回答習
2021: 糟糕了,我三點全有。察見淵魚者不祥。
2020: 這國防長登上南海爭議島嶼,手機一震收
2020: 被軍閥通緝怒考黃埔,抗戰期間讓敵軍畏
2019: 一季度歐洲手機下滑華為小米逆勢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