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自主研發的戰鬥機中,“光輝”戰機無疑是一個標誌性項目。然而,這款歷經數十年研發的戰機,在裝備部隊後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其根本原因在於,“光輝”戰機的尺寸過小,嚴重影響了其作戰性能。
“光輝”戰機的研發歷程可謂漫長而曲折。冷戰時期的1983年,該項目正式立項,經過近十年的設計,1990年完成初稿。又經歷了十餘年的打磨,終於在2001年完成了首飛。然而,儘管研發過程如此漫長,但“光輝”戰機在裝備部隊後卻並未達到預期效果。
原本印度空軍計劃在2015年完成一個中隊的“光輝”戰機裝備,首架戰機也確實在當年交付。但在隨後的測試中,印度空軍發現該戰機存在諸多不足,難以滿足實戰需求。因此,“光輝”戰機不得不再次進行改進和測試。直到2020年,首架具備完全作戰能力的“光輝”戰機才再次首飛,這標誌着該戰機從設計到真正可用,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十年。
然而,即便“光輝”戰機已經具備了完全作戰能力,印度空軍對其的裝備進度卻仍然拖沓。一方面,印度空軍計劃裝備至少80架“光輝”戰機,以替換老舊的米格-21系列戰機;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在積極引進法國的“陣風”戰機和與俄羅斯合作改進現有的蘇-30戰機。這種矛盾的做法,很可能源於印度空軍對“光輝”戰機性能的不滿意。
“光輝”戰機尺寸過小的問題,直接影響了其作戰半徑和載彈量。根據公開數據,“光輝”戰機的作戰半徑僅有500公里,相比之下,其上一代的殲-7EGG型的作戰半徑都有800公里。這意味着,“光輝”戰機在空中作戰時間不超過半小時就需要返航。此外,“光輝”戰機的載彈量也相當有限,最大掛彈能力約為4噸,遠低於同時代其他戰鬥機。
尺寸過小不僅影響了“光輝”戰機的性能,還限制了其改進潛力。儘管印度斯坦航空方面曾表示有能力將“光輝”發展成具備隱形能力的第五代戰鬥機,但實際上,由於尺寸限制,“光輝”戰機很難容納更多的先進設備。因此,這種改進想法很可能並不現實。
總的來說,“光輝”戰機雖然代表了印度自主研發的努力和成果,但由於尺寸過小等先天性缺陷,導致其性能受到嚴重製約。在全球空軍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光輝”戰機似乎已經淪為了“服役即落後”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