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的F16,結局會是“豹2”還是“海馬斯”? |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24年07月14日09:08:0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一周軍評:烏軍的F16,結局會是“豹2”還是“海馬斯”?【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世純】 本周,中美海軍的航母都有了新的動向——我“山東”艦前出西太平洋,而美軍羅斯福號航母則“極速”奔往中東。中美忙碌的航母反映出兩軍航母部署模式上的各有特點以及戰役運用上的殊途同歸。 與此同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北約峰會上宣稱“F-16戰機夏天將翱翔於烏克蘭上空”。這款備受期待的北約航空兵武器會像“海馬斯”一樣改變戰場格局,還是和“豹2”一樣成為過度宣傳的符號,值得外界關注。 南海只有山東艦 從上個月末開始,我軍鎮守南方海域的航母“山東”艦編隊有了新的動向。據開源信息顯示,從6月24日開始,“山東”艦離港進入南海,在7月1日前後到達呂宋島附近海域,和此前在菲律賓以西執勤的075型兩棲攻擊艦、055驅逐艦組成的特混艦隊在南海西沙群島附近海域進行聯合演練。7月5日,“山東”艦在中沙群島附近“近距離”接觸了匆匆趕路的“羅斯福”艦。 “山東”艦的航行軌跡圖 在南海的活動結束以後,7月8日台媒率先傳出“山東”艦進入西太平洋的消息。隨後,台灣防務部門9日發布消息稱,我“山東”艦航母編隊當天穿越巴士海峽,進入西太平洋。9日當天,日本“統合幕僚監部”算是徹底證實,山東艦已經進入西太平洋,目前位於菲律賓海的“山東”艦編隊包括了055型導彈驅逐艦“延安”艦、052D型導彈驅逐艦“桂林”艦及054A型導彈護衛艦“運城”艦。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海上自衛隊還發布了日海自第五護衛隊的“曙”號驅逐艦(DD108)近距離監視我航母“山東”艦的照片,照片中“桂林”艦橫在日艦前不讓該艦闖入編隊。此外,這次“山東”艦在東出巴士海峽上還有了一個新的變數,根據台灣方面的說法是,此次山東艦航母戰鬥群並非通過巴士海峽,而是巴士海峽南部的巴林塘海峽進入西太平洋。 “山東”艦的出航正值南海局勢錯綜複雜之際。美軍從4月份起高調在菲律賓呂宋島佬沃國際機場部署“提豐”陸基中導,妄圖化西太平洋為所謂的冷戰西歐前線。同時,美軍和美國盟友在南海大量集結海空軍兵力,大搞“多國聯合”演習,其“羅斯福”號航母更是在南海地區部署停留創歷史紀錄地長達86天,試圖給菲律賓在涉及我南海島礁主權的挑釁行為做背書。 在此局勢下,“山東”艦此次出航是我軍航母針對南海局勢進行的一次快速部署和武力威懾,“以鬥爭求和平”的意味明顯,有一定歷史意義。此外,“山東”艦的這次部署,再次向世人展示了解放軍“隨時有一艘航母可用”的軍事現實。 “山東”艦是依託本土基地母港進行部署的一種常規動力航母。這種“基於基地母港部署”模式的優勢就在於能讓航母縮短其進入作戰海域的反應時間,有效增加艦艇的在航率。 舉例而言,“山東”艦在2023年的4月、9月和10月前後三次東出西太平洋,進行戰備值班任務,值班時間接近100天。這種“執勤時間相對短,部署次數相對多,能快速進出基地”的部署模式可以讓航母的整備運用更加靈活,同時不容易讓外軍猜測出我航母的部署規律。 與之相對的,美軍的核動力航母儘管自持力更大,但其部署模式嚴格依照“部署-訓練-維護”三分法,容易讓人猜出部署規律。在這樣的情況下,依託母港“山東艦”也能依靠“靈活部署”的優勢,在我軍東北亞可用航母數量小於強敵的情況下創造出“航母時間差”的效果。 反映到具體航母實戰運用上,我軍這種“基於基地部署”的模式也有着打亂敵人部署。儘管美軍當下可用航母不少,但全球熱點地區衝突持續的大背景下,美軍在亞太地區再次陷入“航母真空期”。“羅斯福”號在7月7日通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接替目前在中東的東海岸航母“艾森豪威爾”號。 這次部署早有計劃:6月22日,美國中央司令部就以美國海軍“艾森豪威爾”號航母(CVN-69)結束部署為理由,要求在印太方向部署的“羅斯福”號在完成預定的演習任務後,將前往中東地區。 儘管由於朝鮮半島局勢和南海局勢等諸多原因,“羅斯福”號一直到7月初才南下通過巴士海峽進入南海,但路過南海的“羅斯福”看起來並沒有心情跟山東艦“鬥法”或者給菲律賓演習“背書”——AIS船舶信號顯示,“羅斯福”號以26.5節的高速一路向西,僅僅在7月5日和“山東”艦有個小照面,然後就進入馬六甲海峽“出關”前往中東,繼續在“繁榮衛士”行動中威懾胡塞武裝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海軍當下並不缺航母,甚至2024年還是美國航母較為富裕的“航母部署大年”。此前在日本橫須賀基地前進部署的“里根”號(CVN-76)在“英勇盾牌2024”軍演後返回美國,已經抵達美國西海岸,即將前往布雷默頓維修。接替“里根”號是東海岸的“華盛頓”號(CVN-73),該航母目前正在南美地區訪問,預計將於下半年前往亞太地區。 美國另外一艘在西太平洋地區是“卡爾·文森”號(CVN-70)。“卡爾·文森”號航母去年10月中旬投入部署,但由於“魚鷹”機隊的故障問題在今年2月提前結束部署,並於3月份返回聖迭戈。6月中旬,"卡爾·文森”號離開聖迭戈,目前仍在夏威夷地區參加6月底開始的“環太平洋2024”多國海上聯合軍演。 而最終接替“羅斯福”的是“林肯”號(CVN-72),該艦7月10日已經離港部署,預計下半年前往印太地區執勤。考慮到目前仍然沒有返港的“艾森豪威爾”號和剛剛出海訓練的“尼米茲”號(CVN-68),美軍11艘服役航母中一度有6艘在航,但即便如此,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緊張的南海局勢中,美軍在印太地區依然出現“一艘可用航母都沒有”的窘境。 艦隊位置圖顯示,印太附近沒有太多可用的航母圖源:USNI 《孫子兵法》中說“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山東”艦這一輪“你一走我就來”靈活部署,充分說明航空母艦這種兵器的特點。儘管中國航母在載機數量、載機質量和整備效率上遜於美國現役航母,但它首先是一艘航母,照樣擁有美國航母擁有的一切優點。和美軍一樣,我軍航母戰鬥群也是強大打擊能力,強大防禦能力和強大機動能力的綜合體,無論中國航母戰鬥群是背靠島礁坐鎮南海,還是衝出島鏈,進入西太平洋,都是強敵不能忽視其軍事存在。只要航母出動,強敵需要調動大量的兵力來進行相關的應對行動。 “山東”艦忙忙碌碌,我軍其他航母部隊也在大踏步前進。就在本周,“福建”艦繼續在黃海北部海域試航;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92950部隊記一等功。這些狂飆突進的背後,航母部隊的戰鬥力生成也在不斷提速。而航母的“帶刀護衛”——各型驅護艦還有兩棲力量們,本周內的航跡是東臨阿拉斯加,南鎮黃海,西臨紅海東非,將祖國的艦隊遍布全球。 在“兩艘滑躍航母基本可用,第三艘彈射航母大步前進”的今天,走向藍海的機動部隊,將為我國在維護海洋利益的博弈中創造更有利的態勢。 F-16,是“豹2”還是“海馬斯” 在本周的北約峰會上,美國務卿布林肯再次承諾援烏F-16戰機“會儘快送達”。他在峰會後的記者問答環節中宣稱,來自荷蘭和丹麥的F-16戰機目前正在“從丹麥飛往烏克蘭的途中”。這些F-16戰機將於“今年夏天”在烏克蘭上空飛行。儘管北約不過農曆,但目前距離“立秋”已經只剩下1個月,烏克蘭能否在“不需要重新定義的夏季時光”拿到F-16還有待商榷。 北約的F-16曾經部署在米爾哥羅德基地,但這個距離前線只有140公里的基地最近被俄軍消滅了多達5架蘇-27 總之,從去年1月拜登表態開始,烏克蘭能否獲得美制戰機一事已經被炒作了16個月,卻一直處於“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狀態。如今,隨着荷蘭丹麥的飛機準備產權交割以及烏克蘭本土的飛行員培訓完畢,烏克蘭空軍的美制戰機終於有了些許眉目。 正如防務新聞說的那樣:烏克蘭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其夢寐以求的F-16戰機”。儘管如此,英國智庫“倫敦皇家聯合軍種研究院”(RUSI)的空軍分析師稱,這一聲明中所謂的“交付烏克蘭”,很有可能只是飛機所有權發生變化,而並非直接歸國參戰。但無論如何,俄羅斯上上下下已經在為F-16的出現做準備。 筆者認為,雷聲如此大,那麼雨點終究是要落下來的。烏克蘭無論如何也能在今年年底前拿到一定數量的具備基本作戰能力的F-16,作為烏軍新的“決戰武器”加入到打擊俄羅斯的武器庫中。也因此,我們正好可以分析一下F-16的效能以及俄軍應對F-16戰機的方式。 打擊敵方制空機隊,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飛機消滅在烏克蘭的機場裡。由於北約飛機的起降距離較蘇機來講更長,且對地勤整備要求較高,烏克蘭能夠整備F-16的機場不多,除了此前部署過F-15戰機的斯塔羅康斯坦丁諾夫機場,就只有日托米爾機場、基輔西南郊的瓦西爾基夫軍用機場和米爾哥羅德機場等大概5個機場。考慮到米爾哥羅德機場離接觸線只有140公里,近期被俄軍摧毀數架蘇-27,烏軍應該會將F-16部署在第聶伯河以西的機場。 儘管能夠進行起降的機場不多,但對俄軍來講,以現有的武器庫打擊斯塔羅康斯坦丁諾夫機場等重點目標並不容易。 烏軍能夠部署F-16的機場微博@蝸牛柯基 俄羅斯對烏克蘭機場的打擊難度首先來自於蘇聯時代的基建。冷戰期間,蘇聯加盟共和國的一線機場為了備戰修建了大量混凝土機堡,這些機堡可以抵擋250公斤級別航彈的直擊。 正如俄羅斯空天軍著名的“消息人士”FighterBomber”吐槽的那樣,像斯塔羅康斯坦丁諾夫機場到處都是舊的蘇聯鋼筋混凝土結構,烏克蘭F-16戰機翼展寬度可以再利用蘇聯的這些加固機堡,但俄軍“側衛”機隊太大了,反而不行,只能露天放置。此外,這些結構既用於遮蔽戰機具體位置,也可以用於遮蔽設備和彈藥的具體位置。而空天偵察手段——光學、紅外衛星和雷達成像偵察不能提供“哪個掩體有飛機”、“哪個掩體有彈藥”等重要信息。 而俄軍的打擊手段是相對有限的,根據“FighterBomber”的說法,面對諸如斯塔羅康斯坦丁諾夫的鋼筋混凝土加固機堡,俄軍很有可能只能用“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進行有效命中。其他的武器要麼效率低(比如亞音速巡航導彈),要麼打不到(比如龍捲風-S火箭炮),要麼沒有所需的精度(比如KH-22),要麼沒有足夠的數量(比如“鋯石”),要麼我們不想使用這些武器(比如核武器)。而無人機和巡航導彈等武器只能打擊機堡外的目標,或者是祈禱飛機所在掩體沒有防崩落層,這樣高爆炸藥引發的破片崩落能夠直接摧毀F-16。 根據我軍的經驗,對抗台軍清泉崗、花蓮等具備大量加固機堡的機場時,一般會將一個機堡設定為一個重點目標,這樣一個機場的重點目標往往在50個以上。即便我軍使用反跑道彈藥和穿甲集束彈藥等高效能彈種,要徹底摧毀這樣的機場,所需的彈道導彈/遠箱火數量也在100枚以上。 俄軍沒有我軍這樣富餘的彈藥,同時還需要考慮俄羅斯精導彈藥的突防效能。斯塔羅康斯坦丁諾夫機場和瓦西爾科夫機場部署有大量北約和烏克蘭的防空系統。俄軍要不優先用彈道導彈打擊掉這些機場防衛者,要不就得考慮到突防效能強行積累數量。目前俄軍“伊斯坎德爾”彈藥的年產能在200發左右,俄軍可能會組織集中“獵殺”停留在烏克蘭中西部機場內的F-16,但不太可能做到對機場的有效壓制。 可以預測的是,俄軍在用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壓制烏克蘭機場方面有困難,但一架戰機“活着起飛”只是空中戰役的開始。對於當下的烏克蘭空軍而言,F-16首要目標是壓制在中空投擲“UMPK”系列制導航彈的蘇-34戰機。但在俄軍S-400防空系統壓制高空的前提下,面對俄軍防區外滑翔彈藥投擲距離越來越遠的今天,烏軍的F-16的標準作戰流程是一個有意思的曲線:先是低空或中低空突入到距離俄機100公里以內的空域,然後冒險爬高加速,在動能儘可能最大的情況下仰射AIM-120等彈藥,以試圖獲得足夠理想的攔截窗口。 在此情況下,烏克蘭空軍的F-16必然要面臨“能量的暴政”——俄軍飛機的雷達水平和空射彈藥雖然不優於北約系軍機,在發現F-16的雷達距離上有劣勢,但俄機可以在航空交戰中獲得更高的飛行高度和速度。例如,F-16在低空躍升,使用AIM-120C7彈藥攻擊高空8000米左右,高亞音速或超聲速的蘇-34的射擊距離不會超過70公里,而在這一狀態下,在2萬米高空保持2馬赫的米格-31飛機在使用R-37M超遠程空空彈攻擊低空F16時攻擊距離大約為150公里。 可見,烏軍終究還是要面對一個超視距作戰上的能量劣勢。目前來看,烏軍想要彌補這個劣勢,只能利用雷達優勢和電子戰優勢,但尚不清楚北約最終提供給烏克蘭的F-16是個什麼配置。 但烏克蘭眼下還是有一個“小體系”。獲得F-16戰機後,烏克蘭前線的“愛國者”防空系統,ATACMS彈道導彈和F-16,以及未來可能獲得的薩博SAAB340預警機都會擁有Link-16數據鏈,這使得烏克蘭初步擁有信息化能力,可以“像北約一樣打仗”,通過頻繁的體系作戰削減對方體系節點(比如S400)。 但在雙方打擊兵器和地導雷達都大量被摧毀的今天,這樣理想的“作戰體系”也不過和T-80BVM和M777火炮一樣,是某種“戰爭中必然會持續損失的消耗品”罷了。 被俄軍無人機凝視的MPQ-53雷達和S300發射架俄國防部 當然,這是我們考慮到F-16參與制空作戰的情況。如果不進行制空作戰,F-16戰機本身也是一個好的巡航導彈/精準航彈的投射平台。烏克蘭可以將全部F-16部署在西部,大量攜帶油箱採用“穿梭轟炸”或者“極限航程轟炸”的方式向俄縱深投擲巡航導彈。如果烏軍真這麼使用F-16,那麼除非F-16被蘇-57獵殺,否則烏軍的F-16機隊幾乎沒有可能被俄軍現役的防空地導系統攔截,同時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被俄軍精導打擊機場的損失。當然,如果烏克蘭真這麼使用F-16了,那麼F-16的作戰效能不會很高,且無法阻止前線俄軍攻擊機隊繼續每個月投擲數千發精準航彈。 但這種“藏好自己再打擊敵人”的用法,很容易在宣傳輿論上“造神”。烏克蘭和北約預計會跟吹噓“海馬斯”機動火箭發射測一樣吹出“F-16不敗神話”。這種情況筆者認為是必然的,當代北約軍事霸權建立在北約系空軍前所未有的“不敗神話”上,其北約的核心戰力——航空兵器,肯定也會收穫超越其軍事意義的宣傳。 被俄軍彈道導彈摧毀的海馬斯發射車俄國防部 說到“F-16不敗神話”,筆者也願意談談所謂的“北約軍事神話”。北約援助烏克蘭的武器效能,筆者認為可以分為三個檔次: 第一個檔次的北約武器直接改變了戰場攻防態勢,該檔次下的武器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海馬斯”系列機動火箭發射車;第二個檔次的北約武器是效能較高,但不優於俄制第三代兵器的武器,這個檔次下的武器較多,從“標槍”反坦克導彈到“螃蟹”自行火炮不一而足;最後一個檔次的北約兵器就是宣傳意義遠遠大於軍事意義,被“造神”的兵器,而且在被摧毀/繳獲以後造成極其惡劣的士氣打擊效果,這個檔次的兵器最典型的就是“豹2”系列主戰坦克。 特別軍事行動是一場檢驗武器實戰效能的激烈戰爭,雙方幾乎所有種類的武器都獲得過戰果,同時也有過被摧毀紀錄,這是戰爭的客觀規律導致的。15個月前還天下無敵的“海馬斯”火箭系統,在上周短短3天時間裡就被俄軍的“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摧毀5輛發射車。 即便F-16是一款俄軍不容易對付的武器,但它首先還是一種兵器。如果F-16被賦予了過高的,超越其軍事意義的期望和宣傳,那麼“站得越高摔得越狠”這個道理依然適用於所有德不配位的兵器和軍隊。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3: | 30萬億救市計劃來了! | |
2023: | 1921年的11月初,除了番禺、欽州、高要 | |
2022: | 摸奶節 | |
2022: | 呵呵呵,我可能又懷孕了 | |
2021: | 搞情報:潘建偉必定做不出“量子計算機 | |
2021: | 中國偵察船現身美澳聯演海域附近 舷號 | |
2020: | 中國新艦載機什麼樣?除隱身外比F-18E | |
2020: | 兩棲攻擊艦起火,核動力航母癱瘓,美國 | |
2019: | 羅輯思維 139 日本為什麼會失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