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77集團軍(隸屬西部戰區,駐地成都)某旅在西北某訓練場組織火炮直瞄實彈射擊考核,檢驗精準打擊能力。
那麼,駐西南的部隊為啥要到西北現在的部隊不只是在駐地進行演訓,因為西部戰區管轄範圍很大,涵蓋四川、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西藏、重慶七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轄區內的西南部隊去西北演訓是很正常的。
這雖然是一個很短暫的軍事新聞,但對炮兵有了解的軍迷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牽引型的66式152毫米加榴炮,那麼在05A履帶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和PLC-181型輪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已經大量服役,這型“老炮”為啥還在用呢?其實,裝備只要是沒有到服役年限,就不能隨意封存,66式很多都是在1980年代後製造的,榴彈炮不同於加農炮,它的發射藥室容量低一些,所產生的膛壓不如加農炮,對炮管、藥室、炮閂、大梁、減震器…等主要零部件的磨損和衝擊力較小,所以榴彈炮的使用壽命要比加農炮長一些,這也是66式服役數量可能比59-1式130毫米加農炮多的原因。
66式加榴炮是1990年代中期之前我軍師一級編制的最大口徑火炮,它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對越軍裝備的蘇制D-20型(66式的母型)加榴炮形成了絕對的數量優勢!與59-1加農炮搭檔對越南人進行充分的教育。
66式加榴炮重量輕便於山地機動(戰鬥全重5.85噸,輕於59-1的6.3噸)、火力強大,彈藥供應充足,經常性對越軍營級陣地進行全面火力壓制和覆蓋,由於在炮擊時聲音和火光都很大,因此軍迷們稱66式為“怒吼天尊”。
1984年之前我軍陸軍有300萬人,作為軍師一級大口徑火炮,66式可能生產了1500門以上,零部件庫存和彈藥供應都很充足,雖然最新製造批次也服役了40年,但它還會服役一段時間。
另外,作為炮兵要從“最簡易”裝備開始訓練,這就與我們練車一樣,不能最開始就是自動擋或者是計算機全自動託管,要學會手動擋駕駛,現代先進火炮價格昂貴,即便是我軍這樣大國陸軍大口徑火炮也要循序漸進地裝備,在新裝備沒列裝之前仍然要保留一部分舊炮。
有軍迷會問66式加榴炮沒有任何的數字化/新型化附屬裝備,它還能適應2020年代的戰爭嗎?其實,現代戰爭中用信息化嫁接了很多的舊式武器,66式加榴炮雖然不是機–電一體化武器,但在我軍較完善的體系化當中它成為了一個點,炮兵營有:衛星收發終端、炮兵雷達、無人偵察/校射機…等裝備的加持,再配備先進彈藥的它仍然可以發揮巨大的作戰能力!現在進行當中的俄烏戰爭,雖然主體還是1990年代的標準,但僅是無人機的運用就使得雙方炮兵的發現和打擊能力得到成倍提高,我軍的信息化裝備水平遠超俄軍和烏克蘭軍隊,66式加榴炮將更能發揮出比對越自衛反擊戰時還大的作戰效能。
從遠處光禿禿的山來看,就是西北高原荒涼的戰場環境,77軍炮兵旅在這裡演訓明顯就是針對印度。
從我軍裝備等級上說,66式比05A式和PCL181式技術等級都低,是三流裝備,它應對的是印軍FH-77B型155毫米榴彈炮,坦率地說這型瑞典製造的炮要比66式先進得多(1980年代VS1960年代),但66式中國獨立製造的,而印度到現在也沒獨立製造過大口徑火炮,這玩意兒所有零部件和炮彈都要進口(印度出口到以色列的155榴彈已經炸膛了),在用了30多年後400多門FH-70B的膛線都已經磨禿了,哪能像66式這樣隨時有備用的新炮管和零部件?戰爭打的就是後勤保障,否則再好的裝備也發揮不出來設計效能。
除了炮本身外,印軍炮兵的數字化改造也相差甚遠,雖然也研製出了炮兵雷達,但質量奇差!賣給亞美尼亞幾部有源相控陣炮兵雷達騙了幾億美元,在“納卡戰爭”中一點作用沒起到,反而污衊是亞美尼亞軍隊不會用,問題是騙別人可以,自己人用就是自欺欺人了。
而66式在我軍現代化技術的加持下完全能吊打印軍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