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特別軍事互動”打破僵局 俄羅斯這次麻煩了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24年08月14日13:38:0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圖片

  ▼

  撰文丨關不羽

  世上最難察覺的變化,是時代的變化。對時代變化視而不見,意味着被時代拋棄。

  2024年,俄烏衝突似乎進入了冗長的“垃圾時間”。

  戰場陷入了拉鋸戰的泥沼,外交場上則是各方釋放消息、試探底線。這種僵持狀態,是上個世紀很多局部戰爭的老戲碼。

  國際上的主流觀點是“打得差不多了,可以談了”。比如,7月29日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表示,俄烏衝突無法“在戰場上”得到解決,印度將進一步加強對俄烏開展斡旋工作,並建議其他國家也與俄烏雙方保持接觸。

  沒想到,這場讓人昏昏欲睡的“特別軍事行動”再次出現反轉——烏軍一波反推到俄境內,成了雙方的“特別軍事互動”。

  01

  “特別軍事互動”

  8月6日後,陸陸續續傳出烏軍襲擊俄羅斯西部邊境地區的消息。一開始,這個消息並沒有引起多少重視。烏方保持沉默,俄方輕描淡寫。

  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表示,烏軍6日起對庫爾斯克州發起進攻,約有1000名烏克蘭武裝部隊人員參加了這一行動。區區1000人的小股部隊,能掀起多大風浪呢?

  可是,8月9日,俄國家反恐委員會宣布自當天起在庫爾斯克州、別爾哥羅德州、布良斯克州實行“反恐行動制度”,並宣布已經在3州撤離數萬人。

  顯然,烏方的行動不是一次小規模的戰術突襲。

  8月10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視頻講話中首次承認烏軍正在對俄邊境地區發動攻擊。

  烏軍的行動搞大了,比想象的還大。

  8月12日,烏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匯報說,烏軍控制了庫爾斯克地區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

  同一天,俄羅斯庫爾斯克州代理州長斯米爾諾夫向俄羅斯總統普京匯報稱,庫爾斯克州有28個定居點共計約2000人被烏軍控制(後續消息顯示,烏克蘭控制的居民點數量還在快速增加,可能已經達到了40以上)。

  隨着事態越來越嚴峻,參與此次行動的烏軍人數也很快被修正。3000人、7000人,後來又是美國新聞機構報道的1萬人,目前是俄羅斯媒體報道的1.2萬人。

  顯然,這不是一次臨時起意的戰術突襲,而是烏方精心策劃的戰役級別的軍事行動。

  俄羅斯很明顯沒有做好準備,頗為被動。一時間俄媒體口誅筆伐,國際上冷嘲熱諷。俄軍方撒謊、防禦乏力、應對決策遲緩等等,批評之聲甚囂塵上。

  其實,在這次事件中,俄方的應對失措,不能簡單地歸咎於“撒謊”、“無能”。俄方的困難,遠超想象。

  02

  庫爾斯克,再次“沉沒”

  烏軍攻入的庫爾斯克州,是俄羅斯中央聯邦管區下轄的行政主體。中央聯邦管區匯聚了俄羅斯的精華所在,其中包括莫斯科州、莫斯科市。可見庫爾斯克州有多重要。

  庫爾斯克州的重要性,源於它的地理位置。與烏克蘭長達245公里的邊境線,是俄通向歐洲的西南門戶。距離莫斯科540公里,是首都圈的“臥榻之旁”。毗鄰的別爾哥羅德州是俄軍哈爾科夫方向攻勢的大後方。

  因為地處要衝,庫爾斯克州是俄羅斯重要的交通樞紐,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二戰期間的庫爾斯克戰役,重要性不亞於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甚至有觀點認為,這場戰役才是衛國戰爭真正的轉折點——“斯大林格勒切掉了德軍的胳膊,庫爾斯克戰役打斷了德軍的脊梁”。

  如今烏軍不僅順利攻入了這個堪稱“脊梁”的地區,還集結了相當的兵力、控制了大片地區、嚴重威脅交通線,成了首都圈的“臥榻旁的鼾聲”。俄方的壓力可想而知。

  壓力首先來自軍事。

  如此重要的交通樞紐地區失守,損失了大量軍事物資是小,影響烏克蘭境內的俄軍補給是大。這次俄烏衝突中,俄方一直被補給問題困擾,現在更是雪上加霜。

  烏軍扎在這個戰略要衝地區,就是如鯁在喉。

  烏軍在庫爾斯克州的規模目前還不算很大,至少沒有大到對莫斯科造成實質威脅的程度。但是,由於俄軍的電子戰水平很低,很難第一時間掌握烏軍的動態。烏軍掌握了相當程度的軍事主動權。比如“橫向移動”攻擊別爾哥羅德州的軍事威脅,會對俄軍正在進行的哈爾科夫攻勢造成干擾。

  據俄媒報道,別州已經出現了成建制的烏軍。8月9日,俄方把別州和庫州打包的“三州反恐”,可以證實此消息的真實性。

  這裡要給格拉西莫夫大將“辯誣”。他最初對烏軍數量“僅1000人”的錯誤判斷,飽受“故意撒謊”、“習慣性瞞報”的指責,是有“背鍋”之嫌的。

  作為職業軍人,格大將應該深知這一境內戰事的敵情是紙包不住火的,撒謊毫無意義。“進入庫爾斯克州的烏軍僅1000人”,很可能就是當時他所掌握的信息,而不是刻意隱瞞。

  其實,格大將的誤判不難理解。經北約改造和援助的烏軍,電子戰的水平遠超俄軍。戰場隱蔽做得更好,指揮協調能力也更強。

  目前有信息稱,烏軍至少是兵分三路分批次進攻庫州的。第一時間全面掌握烏軍動態和規模,很可能超出了俄軍的技術能力——俄軍自己動不動就擺出“一字長蛇陣”,時不時鬧出失聯事故,可見其信息技術水平見肘捉襟。

  要求俄軍在庫爾斯克州245公里的邊境線上準確、及時、全面地掌握敵情,是不是有點“超綱”了?不是格大將不誠實,而是手頭沒有真實信息。

  同樣的道理,烏軍一旦在庫爾斯克州扎住了,就掌握了機動方向的主動權。到底怎麼“動”並是最的重要,重要的是有選擇行動的先手之利。俄方很難有效實施機動防禦。

  03

  軍事決策和政治決策的兩難

  俄軍做不到靈活及時的機動防禦,就只能四處圍堵。人海戰不是俄軍的強項嗎?可是,目前的情況下,俄軍可以投入庫爾斯克州防禦的兵源很成問題。

  俄軍的軍改大致上是“貴精不貴多”的精兵戰略。俄烏衝突以來,能打的基本上都上了前線。後方留守的基本上都是以義務兵為主的“魚腩部隊”,主要用途就是維持地方秩序。因此,遭遇烏軍精銳部隊的進攻一觸即潰,不是他們無能,而是正常的“出廠設置”水平。

  更麻煩的是,現在連湊數填線的“魚腩部隊”也不足。俄杜馬議員、南方軍區副司令員視察庫爾斯克州後,在社交媒體上說,防線上的地雷是埋好了,可是地雷陣後面人影子都沒有。

  可見這些魚腩部隊修築防線還算盡責,只是駐防的人手不夠。現在要臨時拉人填線,人從哪兒來呢?

  首都圈的留守部隊倒是近,但是敢調多少呢?外高加索、遠東確實還能擠出一點留守部隊,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近的不能動,遠的過不來,只能臨時徵兵充數。所以,庫爾斯克州第一時間的防禦乏力,俄媒體是一千個、一萬個不滿意。

  不滿意也沒辦法啊。形勢比人強,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資源就這麼點,只能在決策時做出取捨。軍事上的最優解,是放棄前線部分地區,大規模、成建制地回防。但是,這不僅會付出丟失“戰果”的軍事代價,還要付出很沉重的政治代價。

  本來在烏境內打得就不盡如人意,閃電戰打成了持久戰。好不容易夏季攻勢俄軍推進了一點,現在又要向回“戰略轉進”,相當難堪。

  即便回防,也很難抓住烏軍的主力決戰——烏軍既然可以悄悄地進來,就能悄悄地回去。整個戰事進程,俄軍在相對固定的陣地戰死磕還可以,一旦運動起來就占不到便宜。

  說到底,還是電子戰水平的局限。如果是俄軍回防撲空,烏軍輕輕鬆鬆“事了拂衣去”,等於輸兩回。總之,主動大規模回防是解庫爾斯克州燃眉之急的軍事最優解,但政治代價太大,這個決心不好下。

  另一個軍事選擇是索性在境內收縮防線,重點方向防一下,別的就先放一放。看看烏軍下一步的動作再說。烏軍畢竟不是“天降神兵”,也有補給問題、兵源問題,擴大戰果的能力終究有極限。但是,這種消極防禦,且不說各種軍事上的變數,政治壓力也受不了。

  一波波湧向莫斯科的國內難民怎麼安置?這一波的好幾萬已經到首都了,夏天住帳篷還行,到冬天還回不去就麻煩了。要是再放任烏軍繼續四處出擊,再隔三差五給莫斯科送幾波難民,就不可收拾了。

  再者,消極防禦對民心士氣的打擊很大,民意失控反噬的風險很大。俄羅斯民眾中的確對“特別軍事行動”高度支持,西方心心念念的反戰力量是沒有的,可預見的未來也不會有。

  可是,高度支持不是無條件的。民意支持的是勝利,而不是失敗。外面打不贏也就罷了,現在敵軍老在眼前晃悠,英勇的俄羅斯民眾還能情緒保持穩定嗎?

  還有,消極防禦庫爾斯克州,各州的“山頭”會作何感想?外高加索、遠東的聯邦主體本來就對來自聯邦的補貼減少、兵源索求無度有怨氣。眼看着對庫州“見死不救”,這些遠州的離心傾向會加劇。這些邊遠地區不重要,那常年“受北約威脅”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又會作何感想?

  俄羅斯的內部政治本來就很複雜,特別軍事行動久拖不決後更複雜。內部的抗壓能力不可高估。因此,消極防禦在軍事上或許可行,政治風險不可承受。

  綜上,應對庫爾斯克州戰事的主要壓力來自政治,不能軍事優先。這才是克里姆林宮和軍方的主要矛盾,而不是軍方“撒謊”引起了高層反感。

  俄羅斯對烏情報工作不是只有軍方在做,甚至主要不是由軍方主導的。當初忽悠出“基輔閃電戰”的情報來源就不是軍方的,而是情報系統。因為誤導決策,很多情報系統的高官落馬。

  因此,就算這回軍方的信息收集、情況判斷的確出錯了,可情報機構也沒做對啊?憑啥格大將獨自背鍋呢?對烏軍此次行動的後知後覺,本質上是技術上無解,而不是哪個部門出了問題。

  俄媒體集體炮轟格拉西莫夫大將,一方面是輿論的情緒宣泄,另一方面也是高層拉扯的表現。有分析稱格拉西莫夫最近被高層冷落,那多半也是因為決策分歧,而不是所謂“撒謊”。

  面對真相本來就是政治難點中的難點,何況壓根就缺乏真相呢?

  04

  決策執行難上加難

  軍政雙方存在分歧,不僅涉及到最終的決策,也會影響接下來軍事行動的指揮系統。

  目前各方的消息顯示,回防庫爾斯克州的兵力主要還是從烏境內的俄軍調。不過,不是大規模成建制地回防,而是從各戰區分頭抽調。哈爾科夫抽一部,頓涅茨克抽一部,等等。

  這是政治和軍事平衡的結果。

  俄國內那些“蝦兵蟹將”肯定是靠不住,拉來填線頂一頂,還堵在了路上,所以肯定是要前線勁旅回防的。這是軍事決策。

  但是,政治上又不能主動放棄前線,“一個都不能少”。結果只能各處擠點“餘力”。這是政治決策對軍事需求的平衡。

  這樣做是無奈的選擇。副作用是無法迴避的。來自不同戰區甚至不同性質的部隊調回來,“轉進”的過程就有風險。如前所述,俄軍只要機動起來,就會暴露很多問題。

  兵力調動就位後,如何統一指揮也是個難題——不僅缺兵,而且少將。如果各自為戰,就有可能被各個擊破。可是,統一指揮權交給誰,也是個問題。

  有“廚子叛亂”的前車之鑑,“臥榻之旁”的戰事指揮人選,忠誠必須是第一位的。

  其次則是協調各方的能力,軍內要有威望,擺得平各個“山頭”來的部隊,同時還能得到俄國內各勢力尤其是情報機構的充分支持。

  然後,軍事指揮才能也要過硬。

  也就是說,庫爾斯克防禦戰需要一個絕對忠誠、八面玲瓏、軍事指揮能力高超的全能將才。放眼整個俄羅斯軍事史,能符合這麼高條件的將領……有嗎?

  俄羅斯軍人的“優秀傳統”是:能幹的少,且不聽話;聽話的多,但不能幹;甭管能幹不能幹,都是暴脾氣。指揮庫爾斯克州保衛戰的將才,是個難題。

  部隊就位了,合適的人選到位了,庫爾斯克扛住了,還有烏境內的軍事風險。

  前線回防的兵力是各處擠出來的“餘力”,可是哪裡真有“餘力”呢?俄烏戰事至今,哪條線上的壓力都很飽和。自從“閃電戰”打成“持久戰”,前線戰力不足一直是俄軍的痛點。分兵回防不可能沒有負面影響。

  據說哈爾科夫方向的俄軍已經轉入防禦,未必可信。但是,哈爾科夫沒事,別的前線也會出問題。俄軍大規模回防的信息是瞞不住的,分散的分兵回防,意味着處處漏風。戰力的此消彼長是很客觀的,給了烏軍尋求突破口的主動權。

  目前俄方應對庫爾斯克州事態的方案是政治和軍事平衡的折中方案,執行起來困難重重。

  “特別軍事行動”變成了“特別軍事互動”,對俄方造成的困擾不是一城一地得失的問題,而是造成了牽一髮動全身的戰略影響。

  俄方目前所處的困境,遠比軍事應對複雜得多。一些看上去很荒唐的“笑話”,並不可笑,而是左右為難的不得已。

  諸如呼籲國際社會譴責烏克蘭入侵、把敵方戰役級的軍事行動定性為“恐怖行動”,都有“不得不如此”的原因。礙於篇幅,本文就不一一分析了。

  對俄方的左支右絀,要多一些“同情之理解”。這不是一時一事的應對失措,而是從“特別軍事行動”伊始就陷入了戰略性、全局性的左右為難。

  總之,觀察和理解這場腦洞大開、突破想象力極限的“特別軍事行動”——現在是“特別軍事互動”,是一堂理解時代變化的必修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5135 血壯山河之武漢會戰 信羅戰役 8
2023: 殺死呂伯奢一家應當是羅貫中人生的一大
2022: 哈哈哈。如果諸葛亮不肯出山,劉備帶去
2021: 英國防相:美國撤軍阿富汗是錯誤決定
2021: 中國60年代與“腦控”相關的資料與中共
2019: 從低調俱樂部看蔣介石與漢奸有多遠
2019: ▲Liberation: Hongkong contre le n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