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曾經的巨大劣勢正變成優勢?“李德仁是一種方法” |
送交者: 三把刀 2024年08月23日20:38:2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引子:偷看福建號的“鴿群” 今年5月2日,美國行星實驗室(PlanetLabs)大名鼎鼎的“鴿群”星座,跑來圍觀中國第一艘超級航母“福建”艦在東海水域的試航。 Planet Labs“鴿群”衛星拍攝的“福建”艦於5月2日試航情景 在上海海事局提前預告5月1日至5月9日試航,並劃定試航海域在長江口以東100公里左右的一個矩形區域的情況下,美國衛星交出這樣的成績單,只能說勉強及格。 把咱的航母拍得這麼小,啥也看不清,這也沒辦法,因為“鴿群”的視力太差了。 作為對比,我們來看看中國長光衛星“吉林一號”的照片。 8月11日,長光衛星官方賬號發布文章,po出一張7月29日的塞納河衛星圖。 然後翻了翻小本本,發現2021年9月和2022年3月,塞納河的COD(與糞污排放強相關的水質參數)監測濃度確實曾經嚴重超標。 至於奧運期間,塞納河水質到底怎樣,長光衛星採取了“看破不說破”的態度。 雖然多少讓人覺得到嘴不到肚吧,但是,很快有善於幀察的網友,關注到新聞背景中的細節。 “目前星座在軌衛星108顆,可對全球任意地點實現每天35至37次重訪”。 “相當於30分鐘就有一顆衛星從上面經過。現在是108顆,以後300顆的話,就是5分鐘能重訪一次。這就跟在天上實時監控整個地球差不多了。” “航母最高航速50km每小時,能開出去36km,也就是說如果重訪圖片寬度72km,航母就開不出圖外。” 不得不為觀網網友們的專業度和敏感性點讚。 “吉林一號”2020年拍攝美軍諾福克海軍基地的照片 衛星遙感,簡單來說,就是用衛星來看地球上的東西。 理想狀態當然是用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來看,在3.6萬公里的高空,一動不動,盡收眼底,想看哪看那。 但問題是,實在太高了,眼神沒那麼好,中國的高分四號的分辨率能做到可見光50米,中波紅外譜段400米,已經是全球領先的水平,勉強可以看到航母和大型郵輪的輪廓吧。 怎麼辦呢?離得近就看得清了嘛。 於是,低軌遙感衛星就流行起來,在目前所有商業遙感衛星中,近地軌道(LEO)遙感衛星共1197顆,占比達到94.70%。 低軌雖然看得清,但是看得近,飛得快,地球那麼大,沒辦法隨時隨地想看啥就看啥。怎麼辦?那就通過多星組網的方式,通過接力來實現特定地區更高的重訪周期,這是“時間分辨率”的概念。 “鴿群”雖然視力不怎麼樣,卻是目前藍星上時間分辨率最高的遙感星座,規模一般維持在230多顆,它的理念是消耗,低成本,犧牲部分性能,以量取勝,單星重量只有5公斤,壽命在6個月到3年。8月17號獵鷹9號的發射,剛剛又補了36顆。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認為,“鴿群”是美國通過“印太海域態勢感知夥伴關係計劃”在南海膈應我們的主要技術手段之一。 但是現在,它遭遇前有堵截,後有追兵。 微納星空“泰景四號”合成孔徑雷達拍攝的美國航母 首先是前面提到的中國長光衛星“吉林一號”星座,在分辨率上最高達到0.5米,視力遠超“鴿群”;數量上也在迅速追趕,目前有108顆,計劃到今年年底達到138顆,明年底要達到300顆;重量與成本上,早期單星可達420公斤,目前的高分06系列降到22公斤,單星成本從早期每顆千萬元級降到目前的百萬元級,分辨率仍然達到0.75米,堪稱“性價比之王”。 另一方面,也有中國公司在做極致“白菜化”,北京商業航天公司“零重力空間”的"靈鵲"星座,明確號稱對標“鴿群”,其分辨率是4米級別,重量最低做到了單星7.3公斤,計劃在2025年完成132顆靈鵲一號、30顆靈鵲二號和4顆靈鵲三號衛星的組網。 截止2023年5月的數據顯示,擁有商業遙感衛星數量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共有504顆;排名第二的是中國,共有346顆,美國與中國的遙感衛星數量占全球的比重接近七成,與身後的其他國家都已拉開距離。 當然,“鴿群”不是美國航天遙感力量的全部,遙感,也不是航天的全部,中美航天對比的整體態勢是什麼?我們後面還會提到。 但在那之前,我們想先提一位老人。 “李德仁是一種方法” 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85歲的李德仁院士憑藉在地理信息科學領域的卓越貢獻獲此殊榮。 作為國際著名的測繪遙感學家,他在近40年的科研生涯中,致力於提升我國遙感對地觀測水平,此前,作為第一完成人,他已經6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為我國遙感從無到有、由大到強奮鬥了大半生。 在李德仁的學生時代,他的起點就是不同凡響的。 把時鐘撥回1957年,時年18歲的李德仁考取武漢測繪學院,課餘閱讀大量的測量與製圖的書刊之後,善於思考的李德仁常常會發現一些問題,為了解惑,也為了辨明是非,1958年,他寫了4篇文章,闡述自己的觀點,對蘇聯和加拿大兩位教授的一些觀點提出置疑。 這些文章輾轉來到王之卓院士手中,他是當時學院的副院長,是公認的學術專家和權威,他看到文章興奮不已,拿着文章一一圈點,把李德仁叫到自己家中,告訴他,他的質疑是對的,他的原理思想也很好,只是,當時實現思想的硬件條件現在還不具備。 敢質疑,只唯實的精神,是李德仁在學術和科研生涯起點就打下的一塊基石。 1982年,經王之卓先生介紹,李德仁前往當時全世界航測理論最先進的西德留學,師從世界攝影測量領域領軍人物之一,阿克曼教授,在德國波恩大學進修期間,他首創了從驗後方差估計導出粗差定位的“選權迭代法”,這一方法被測量學界稱為“李德仁方法”。 這種方法能夠同時處理不同類型的誤差,包括粗差(明顯錯誤的測量值)、系統誤差(由於測量系統本身的問題導致的誤差)以及偶然誤差(隨機發生的小誤差)。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在不知道哪些數據存在問題的情況下,逐步識別並糾正這些錯誤,從而從海量的測量數據中提取出精確的地理信息。 隨後,他去到斯圖加特大學攻讀博士,期間,又把具體的“李德仁方法”進一步上升為理論框架,創立了“誤差可區分性理論和系統誤差與粗差探測方法”。 這裡,讓我們花一點時間,嘗試通俗地理解一下“李德仁方法”: 想象你正在努力組裝一幅大型拼圖,這個拼圖有成千上萬片,代表着從衛星或飛機拍攝的大量測量數據。你的任務是把這些拼圖準確地拼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地球表面圖像。但是問題來了:有些拼圖片可能本來就是完全錯的(這就是“粗差”),有些可能因為生產過程中的小問題而稍微變形(這就是“系統誤差”),還有一些可能因為各種原因稍微偏離了正確位置(這就是“偶然誤差”)。 現在,你要在不知道哪些拼圖片有問題的情況下,找出並糾正這些錯誤,同時還要儘可能準確地完成拼圖。這就是當時全球測量學家們長期面臨的難題。 “李德仁方法”通過計算機,一步步解決這個複雜的問題: 首先,它會概略地看一遍所有的拼圖片,找出那些明顯不對勁的部分(粗差檢測)。然後,它會仔細檢查每一片拼圖,看看是否有輕微的變形或系統性的偏差(系統誤差識別)。接着,它會考慮到所有拼圖片之間的關係,用數學方法計算出每一片應該放在哪裡(最優估計)。最後,它會反覆進行這個過程,每次都變得更精確,直到找到最佳的拼圖方案。 “李德仁方法”的獨特之處在於,它能夠同時處理這些不同類型的誤差,而且可以在處理過程中不斷提高精度。這就像是一個超級玩家,不僅能糾正拼圖中的錯誤,還能在拼圖過程中逐漸看清整幅圖像的樣子。 在現實世界中,它幫助科學家們從海量的測量數據中提取出精確的地理信息,為繪製精確的地圖、監測地球變化等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 隨着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數據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李德仁方法”作為一種先進的數據處理技術理念,不但至今仍被廣泛使用,其重要性還在不斷增加。 從哲學角度來看,“李德仁方法”與系統集成思維密切相關。 系統思維和系統科學思想貫穿“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一生,1954年,他寫下《工程控制論》,將系統科學的方法應用於航天事業的實踐。這種思維強調整體性、關聯性和動態性,認為系統內各部分之間存在着相互作用和依賴關係。 “李德仁方法”正是將測量學中的誤差處理問題視為一個整體,通過綜合考慮測量數據之間的相互關係,運用數學方法進行最優估計,以實現對整個測量系統的精確重建。它體現了系統論中的整體優化和綜合分析原則,通過迭代過程不斷提高精度,最終達到對系統整體的最佳理解和描述。 系統集成思維,是貫穿李德仁整個科研生涯的一樣法寶。 李德仁至今仍是斯圖加特大學的一位傳奇。6年博士課程,他想2年學完,解決測量學的百年難題的博士論文,他僅用一年零四個月就用德文完成,答辯成績得到斯圖加特大學論文最高分,並榮獲1988年“漢莎航空測量獎”。 1985年2月,李德仁以全校有史以來最高分獲得斯圖加特大學博士學位央視新聞 3S集成,德國老師沒想到 1989年,兩德合併,這一年,美國政治學者福山寫下《歷史的終結?》,向新自由主義山呼萬歲。 1991年,海灣戰爭激戰正酣,在“沙漠風暴”行動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空襲伊拉克,在GPS支持下的“處刑”向全球直播。 這一年,李德仁回國了。 他從未想過回國之外的選項, “我跟我的愛人,我們倆很清楚,中國科學家要發揮你的能量,回國為自己的祖國做,是可以發揮到極致。” 回國後,李德仁接到第一個任務——在有地雷的地區為中國和某鄰國邊界測圖。 綿長的邊界線或隱於茫茫群山,或分布在險峻之地,如何在短時間內迅速摸清情況?如果要靠人腿去趟地雷,既費力,又危險。 李德仁提出“把GPS放到飛機上”。運用“GPS空中三角測量”技術,他很快完成了無須地面控制點(GroundControlPoints,指一組在地面上已知的精確位置)的邊界測圖任務。 他的思路,仍然是系統集成式的。 這次,是把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包括美國的GPS系統)、遙感技術(R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三種既有技術進行集成,就是後來所說的“3S集成”。 本來,這三個“S”是分開工作的,GNSS負責“點”,遙感負責“面”,先通過GNSS提供的位置數據來標定地面控制點,然後通過遙感技術高效率獲得整個面的情況,最後在GIS系統上進行點面結合的數據分析,並整合形成結果。 能不能三步並一步呢?難,但可以做到。主要是在當年的技術條件下,保證飛機在高速飛行和照相時,機上不丟失GPS信號。 時間同步也是個大問題,GPS的原理是測量信號從衛星到接收器的傳播時間,計算出與每顆衛星的距離,即使是微小的時間誤差也會謬以千里。 通過突破慣性導航與傳感器集成的時間同步與精確標定等關鍵技術,李德仁團隊成功研發出3S集成的航空遙感與低空無人機遙感數據獲取與實時處理系統。 後來有一次,李德仁與阿克曼教授、格拉發倫特教授聚會,兩位德國教授在同一所大學供職,一個搞大地測量,一個搞遙感,聊到“三S集成”,他們相視而笑,說,我們兩個為什麼沒有搞集成呢? 這或許是一個思維方式的問題。 同時,當時美西方對我們長期限制,面對國內元器件不好、系統誤差偏大的問題,我們習慣了用軟件的優勢、系統的理論來將其校正,也應是重要因素。 1989,李德仁(左二)隨導師王之卓(右三)訪問德國柏林工大學領取金博士獎。長江日報 目標分辨率:0.5米,3分鐘 正對李德仁的辦公桌,一幅“汶川地震唐家山堰塞湖三維暈渲地形圖”在牆上掛了十幾年,有一種臥薪嘗膽的意味。 2008年汶川地震時,當時美國有400顆衛星,我們只有20顆,遙感衛星分辨率只有3米,獲取第一幅衛星影像花了36個小時,震中都找不到,耽誤了寶貴的救援時間,“……我們做了一輩子遙感,卻不能滿足抗震救災的要求,我們有愧呀!” 事實上,當時遙感技術仍然在救災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唐家山在地震中被削去一半,形成蓄水近3億立方米的懸湖,一旦崩塌,將給綿陽等地幾百萬人帶來巨大災難。到底該怎麼辦,相關部門決策困難。 緊急關頭,李德仁主動請纓趕赴汶川,帶領團隊運用航空遙感對唐家山堰塞湖地形進行了掃描,根據數據分析結果,他們認為唐家山堰塞湖雖險,但依然是穩固的,可以用明渠導流的辦法排除風險。團隊將這些數據呈報給抗震救災指揮部,為正確處置險情提供了科學依據。 每每談及此事,他的表現就像解放軍的“火力不足恐懼症”。 “2013年蘆山地震時,獲取第一幅衛星影像時間縮短到10個小時;但是2015年天津港爆炸時,獲取第一幅衛星影像時間仍然花了12個小時,損失了黃金救援時間;”在2018年8月的第十六期錢學森論壇上,李德仁院士說道,“去年(2017年)九寨溝地震時利用了無人機,獲取圖像縮短到4個小時。但這還不夠……” 怎樣才夠呢?最終的目標是全球0.5米空間分辨率,3分鐘時間分辨率的遙感網絡+亞米級的全球實時導航定位精度+通信容量不低於600Gbps,支持高速移動過程中的音視頻通話能力和遙感影像的接收能力的全球衛星通信網絡:通導遙(通信、導航、遙感)一體。 今天,大家對SpaceX的“星鏈”衛星互聯網系統耳熟能詳,也看到美國麥克薩科技(MaxarTechnologiesInc.)、行星實驗室(PlanetLabs)和黑色天空(BlackSkyGlobal)等商業遙感公司的衛星在俄烏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通信與遙感,兩者仍是相對割裂的系統。 直到2022年12月,SpaceX提出將“星鏈”升級為“星盾”,試圖將通信與遙感星座融合到一起,今年5月22日和6月29日,首批20顆和第二批21顆“星盾”衛星發射升空。 在李德仁看來,在通遙融合方面,我們並沒有落後,反而想在前面,也走在前面。“我們中國人不要由於過去落後,就習慣性地看外國人做什麼咱們就跟着做什麼。作為一名真正有志向的中國科學家,我們可以進行創新引領,從0到1。”他說道,“通導遙一體”發展的思路,是他2006年最早在世界上提出的。 通導遙集成與中國院士“天團” 為什麼要“通導遙一體”一體呢? 舉個例子。非洲索馬里有海盜,為了保護中國船隻安全航行,我們需要拍攝圖像。圖像拍到以後,原來是要等遙感衛星從非洲上空轉到中國的上空以後,信息才能傳下來;傳下來之後,再用計算機軟件處理;處理完了,再通過通信衛星傳上去。一系列操作下來,8個小時過去了。 現在我們計劃把通信衛星、導航衛星、遙感衛星結合在一起,再把處理這個數據的方法——人工智能送到天上去,幾分鐘就可以將信息送到用戶手中,——仍然是系統集成的思維,但規模、需要克服的難題和需要調動的資源不可同日而語。 李德仁在十六期錢學森論壇上發言《網信軍民融合》2018年12月刊 想法提出後,一個中國“院士天團”進行了論證。 2017 年,中國工程院批覆了“天基服務信息系統(PNTRC)發展戰略研究”重大諮詢項目。該項目以 17 位宇航、通信、導航、遙感、信息領域的兩院院士為骨幹,以李德仁院士為項目組長。 其中,星基導航增強技術方面,請劉經南院士牽頭;天地一體化網絡通信技術,請清華的陸建華院士牽頭,他研發了靈巧智能小衛星,能用自適應軟件控制衛星運行軌跡;多源成像數據在軌處理技術由李德仁院士牽頭,實現衛星監測地面變化,提取處理後壓制傳輸,通過公用網絡送到地面手機上;天基信息智能終端服務技術請龔健雅院士牽頭;天基資源調度與網絡安全請張軍院士牽頭,用以前做飛機調度的經驗來調度衛星;多載荷集成的一體化衛星平台請航天科技集團的張慶君研究員牽頭,實現新一代小型化自動化的一體化平台;空天地一體化的非線性地球參考框架構建由李建成院士牽頭。 該項目論證天基信息實時服務系統建設目標、技術體系、可行性方案、運行服務模式,提出我國未來PNTRC 系統發展戰略建議和建設路線圖。 最終,李德仁院士呈送建議,分“三步走”,最終建成一整套“空天信息實時智能服務系統”: 第一步,構建局域服務系統(大灣區、南海、海南、珠江、長江、黃河流域、京津冀)。發射50顆0.5m高分辨的低軌遙感/導航增強衛星(光學衛星25顆、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radar,SAR)衛星25顆)和1~3顆地球靜止軌道高軌通信衛星,形成初級星座,目標信息獲取優於5分鐘,實時導航定位精度為亞米級,具有90個波束覆蓋全亞太,每個波束出向帶寬最大1Gbps,入向200Mbps,點對點或廣播,落地後通過5G上手機。 第二步,構建區域服務系統(中國及“一帶一路”沿線)。發射150顆低軌通信/導航增強衛星和150顆低軌多角度遙感衛星(具備星間通信能力),形成中級星座,目標信息獲取優於5分鐘,實時導航定位精度為亞米級,具有自適應變帶寬,單波束最高速率達到40Mbps。其中,低軌通信衛星可依託國內具有星間鏈路的低軌通信星座發展計劃,如鴻雁、虹雲等,並增加導航增強載荷。 第三步,構建全球服務系統。在中國6G低軌通信衛星網絡中布設500~1000顆低軌遙感衛星(具備星間通信能力),空間分辨率優於0.5米,時間分辨率優於3分鐘,實時導航定位精度為亞米級,全網通信容量不低於600Gbps,支持高速移動過程中的音視頻通話能力和遙感影像的接收能力。 這個宏大的藍圖,現在落地到哪一步了呢?前文提到的長光衛星“吉林一號”星座,它的進程可以作為參考。 篇幅所限,我們再簡單舉個例子,講一下李德仁院士所在的武漢大學和煙臺市政府一起做的“東方慧眼”星座。 以下是“東方慧眼”星座“珞珈三號01星”運用“凝視”功能拍攝的兩個實時視頻: 凝視視頻數據有什麼作用? “我們把相關信息提交給衛星,它就可以實時分析捕捉出超速的汽車,跟蹤機場的飛機運行情況。” 李德仁院士介紹,運用該項技術,已經分析了尼日利亞卡洛市的車流量監控,昆明機場的靜態動態飛機數量監測,“如果將來發射200到300顆衛星,就可以用於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或是機場的自動化管理。” 蘭州三維實景展示 提供三維立體數據也是“珞珈三號01星”凝視視頻的“絕活”。李德仁院士展示了一張2月14日拍攝並製作的我國西藏日喀則實景三維地圖。畫面右上角是綿延的土黃色的山,山腳下則是城市,每一棟建築都是立體的,不仔細分辨會認為是航拍照片。 目前,“東方慧眼”星座已有4顆珞珈系列衛星成功發射,正在按既定節奏穩步推進,到2030年,將建成擁有200+顆衛星的全球通導遙一體化服務系統。 除了“吉林一號”星座、“靈鵲”星座和“東方慧眼”星座之外,還有航天科工的“楚天”星座、航天科技的“高景一號”星座、航天宏圖的“女媧”星座,都正在按照“通導遙一體、空天地一體”的頂層設計快速推進,與麥克薩科技(MaxarTechnologiesInc.,谷歌地球供應商)、行星實驗室(PlanetLabs)、黑色天空(BlackSkyGlobal)、衛星邏輯(Satellogic)、五車二(CapellaSpace)、冰眼(ICEYE)等美國和西方主導的商業遙感公司開始捉對廝殺。 美國衛星看航母是使命,中國衛星看航母是順帶 再分享一個觀察,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前後,是這些西方遙感衛星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歷史高光時刻。 黑天、衛星邏輯和行星實驗室分別在2021年底和2022年初上市或重新上市,結果“出道即巔峰”,股價一路下滑至今,老牌巨頭麥克薩稍微好些,不過也是持續虧損,2022年底放風私有化後大漲一波後退市,隨後裁員。 有報道說,2022年5月,美國國家偵察局(NRO)向上述三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授出“歷史性大單”,總金額至少超過40億美元。但也僅僅40億美元,而已,——他們的客戶主要來自政府機構、情報機構、軍事部門。 由於西方整體缺乏實體製造和基建能力,除了服務戰場之外,西方的航天遙感基本是“眼高手低”的,——漫天衛星盯着俄羅斯,卻阻止不了加州年年爆發的山火,就是明證。 因此,在俄烏戰爭爆發帶來的大單,就是相關企業想象空間的天花板,隨後就是“利好出儘是利空”的劇本。 美國衛星看航母是使命,中國衛星看航母是順帶。 同樣在2021年下半年的時間點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的賀信中指出,當前全球數字化發展日益加快,時空信息、定位導航服務成為重要的新型基礎設施。 以天空地對地觀測與北斗衛星導航為代表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以 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新基建”,將互為支撐。同時,“新基建”將與傳統基礎設施融合,支撐後者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共同為中國經濟的“雙循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賦能。 這又是一個更大層面的“系統集成”,不但在於不同層面的基礎設施子系統的集成,更在於與現有人類經濟和社會系統的耦合,限於篇幅,我們今後有合適機會再展開。 信息基礎設施技術體系的演進路線圖孫凝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的思考 西方工業革命以來,為全球帶來了航海、鐵路、電力、電報、航空、電話、互聯網等一系列基礎設施,然而,近20年來,西方主導的大規模建設幾乎停滯。以這些基礎設施的存量現狀來看,大規模更新、升級和新建需求巨大,中國的移動互聯網企業、新能源企業和工程企業正在迅速填補這些市場。 這就像唐古拉山、祁連山脈最高峰和京西東靈山,絕對海拔基本都是2000多米。唐古拉山之所以能有6000多米的海拔是因為它在青藏高原上,而祁連山脈是在黃土高坡上,京西東靈山是在河北平原上,它們的區別在於,起點不一樣。 從這個角度看,中美兩國雖然都快速發展商業航天,兩個體系卻根植在不同規模的基礎之上,客觀來說,我們現在正在迅速追近,雖然總體還稍弱一些,但是,我們的上限完全不同。 當然,如果美國商業航天企業願意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服務,願意與中國基建能力合作,那又是一件節約全人類資源的大好事。 說到底,科技不應只着眼於競爭,更應該服務於全人類的進步。當美國衛星技術更多被應用於軍事而非民生,當美國政策層面愈發熱衷於對中國築牆,是否偏離了科技的初心? 當中國人開始掌握最先進的衛星技術,我們能否在科技倫理上同樣引領世界? 巡天遙看一千河,只爭朝夕。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3: | 5142 血壯山河之武漢會戰 崩潰 2 | |
2023: | 真相! | |
2022: | 我認為蔣介石至死沒有發現中華民國失敗 | |
2022: | 俄安全局偵破杜金娜遇害案確定由烏克蘭 | |
2021: | 美軍要用劃時代武器顛覆空戰模式 中俄 | |
2021: | 國產新型卡車炮新疆戈壁實彈射擊訓練 | |
2020: | 俄魔改圖95轟炸機首飛,帶16枚隱形核導 | |
2020: | 七十一載鑄造海上鋼鐵長城——人民海軍 | |
2019: | 蔣介石皖南殺了8000新四軍卻發現得不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