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航母成功躲過一劫,沒停在軍港里就對了?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24年09月09日23:11:2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超強颱風“摩羯”襲擊中國海南省,對當地造成了不小的破壞,大量民生設施受損。不僅如此,考慮到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的母港位於海南省三亞,該艦及其他海軍艦艇的安危也值得我們加以關注。所幸的是,從外國商業衛星拍攝到的照片來看,包括“山東艦”在內解放軍海軍艦艇基本均成功躲過一劫,可以讓人長出一口氣

  通過對商業衛星照片進行研判便不難發現,“山東艦”母港各項基礎設施基本完好,並未在“摩羯”的兇猛攻勢下出現什麼較大的損毀。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港內各泊位基本都是空的,並未有大中型水面艦艇使用和靠泊。很顯然,這說明解放軍海軍對“摩羯”的來襲進行了有效的應對,及時地對軍港進行了“清空處理”,即採用了“機動防台”手段。在各類常用的防颱風手段中,當“機動防台”被用上時,就說明來襲颱風的規模和破壞力必將是極度驚人的

圖片

  空空如也的三亞某海軍基地

  通常來說,海軍的防颱風手段可大致分為3種,分別為“碼頭防台”、“錨地防台”、“機動防台”。根據防颱風警報的等級不同,面對風速、降雨量和浪高相對較小的颱風時,解放軍海軍艦艇部隊大多會使用“碼頭防台”手段,如為停泊在碼頭上的軍艦艦體外部增加緩衝防撞墊,防止艦體與碼頭磕碰所帶來的損傷。另外,軍艦還將增加與碼頭系纜柱相連接的鋼纜和尼龍纜的條數,這是為了更好地固定住艦體位置。而當來襲颱風的等級較高時,部隊則會使用“錨地防台”手段,即在恰當錨位下單錨或雙錨來固定艦體位置,或是以鋼纜和錨鏈將艦體與防風浮筒相連,目的同樣是為了固定自身位置。

圖片

  艦艇下錨瞬間

  至於說在來襲颱風等級非常大、上述2種防颱風手段都不足以確保軍港內的艦艇安全之時,海軍就會用上“機動防台”手段,即在颱風到來前讓艦艇全部機動出港,規避颱風行進路徑,從而避免損失。此次包括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在內的海軍主戰艦艇全部駛離三亞相關基地,無疑是個非常正確的選擇,這也證明“摩羯”的破壞力確實極其恐怖。順帶一提,在“機動防台”過程中,出港規避颱風的潛艇往往無需像水面艦艇那樣“跑得太遠”,前者在抵達水深條件較好的水域後,只需下潛至水下100~130米深度後,基本就能免疫12~14級颱風所帶來的影響。

圖片

  大型和巨型防波堤也有防護力上限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就要問了,相比起普通的民用港口碼頭,軍港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尤其是各類防颱風手段不是應該更強嗎?莫非就連軍港都很難有效抵擋超強颱風嗎?很遺憾,答案確實是肯定的,即便是擁有大型、乃至是巨型防波堤的軍港,在超強颱風面前也很難100%地護住軍艦周全。對於很多超強颱風來說,其核心區的浪高,也就是波谷和波峰之間的高度差往往可達30~50米,想象一下一波又一波高達50米的海浪牆以極高速度拍向軍港,這是任何大型乃至是巨型防波堤都難以阻擋住的

圖片

  颱風產生的大浪越過防波堤

  不僅如此,從以往有記錄的超強登陸颱風來看,其最大風速普遍在70米/秒以上,有的甚至可達90米/秒。在這種毀滅性的風力下,軍艦艦體外部的雷達天線等船電設備,都將面臨出現嚴重損毀的危險。此時此刻,讓艦艇繼續留在軍港內“用臉硬接颱風”,顯然不是明智之選,及時出港規避颱風運動路徑才是最為穩妥的手段。

圖片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

  所以說,大自然是值得敬畏的,在大型和超大型自然災害面前,任何人和事物都是平等的,無論是民用港口碼頭還是軍用港口碼頭,都需要採取相關措施予以應對。在解放軍的軍事氣象學技術高度成熟的今天,我們雖然難以通過改變自然的方式消除颱風等危害,但卻可實現儘早發出預警並提前啟動應對措施。“摩羯”固然破壞力巨大,但空無一船的三亞軍港就是解放軍給出的最好答案。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中科院推出三納米光子芯片
2023: 華裔廢柴傳奇
2022: 仔細看了看,趙大軍寫的是“羑裏”,按
2022: 紅二袋紅三袋們真的真不要譏笑習近平是
2021: 衛星捕獲美艦闖南沙島礁蹤跡:自西北方
2021: 韓國海軍這次的“世界第八”有多少含金
2020: “鴻蒙操作系統”這次為什麼沒能將穿補
2020: 超空泡技術:航速超過200節的魚雷,改
2019: 毛澤東不怕失敗, 1965年重上井岡山
2019: 中國075兩棲攻擊艦開始上底漆 年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