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日本海軍希望與盟軍展開艦隊決戰,一舉奠定日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地位。前期作戰行動確實按照日本高層想法進行,日軍雖然控制了東南亞大部分地區,但忽略了反潛巡邏,盟軍出動潛艇部隊頻繁襲擊日本往來貨船,這些滿載原材料的船隻本應該供應給日本本土工業,進而轉變成武器、彈藥維持戰爭,貨船損失之巨已經影響到了戰爭維持能力。
在1942年9月,日本海軍本部下令渡邊公司研製一款反潛機,海軍要求飛機能以200千米/小時的巡航速度飛行至少10小時,並且飛機還要攜帶2枚250千克炸彈,可用來攻擊低深度潛航的潛艇。海軍將這款飛機稱為“海軍實驗型17式巡邏機”,成品被稱為九州Q1W“東海”(渡邊公司在1943年獨立出來稱為九州飛機株式會社),盟軍代號“Lorna”。
Q1W是一架懸臂式、低單翼雙引擎飛機,它的外形和同時期德國的容克斯Ju 88很相似,不過這純粹就是巧合,Ju 88的空重將近10噸,Q1W明顯小了一大圈,空重才3100千克。小型化意味着內部空間狹窄,因此機頭採用了凸起的駕駛艙,這裡可以容納3名機組成員,視野很不錯。
Q1W的動力為2台日立GK2C Amakaze 31 9缸風冷發動機,驅動可變螺距3葉螺旋槳,單台發動機最大功率610馬力,無防護的油箱位於機翼中, 總容量1200升。海軍的想法是讓飛機低速、長時間飛行,然而Q1W的速度實在太低了,它的最大速度為322千米/小時,巡航速度24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約1350千米,最大升限4500米。
當時英、美等國的反潛/巡邏機已經用上搜索雷達了,可日本在雷達方面要落後一些,只有一款3型機載雷達可以使用,這款雷達且不提性能稍差一些,它的尺寸過大無法安裝在Q1W上,機載發電系統供應不上,因此該機的搜索方式只有落後的目視觀察和望遠鏡觀察。搜索潛航狀態的潛艇時可以使用磁異常探測器,日軍制定的戰術是6架飛機以橫向間隔200米的距離對可疑海域拉網式搜索,當磁感應器出現反應後會自動發出聲音和燈光信號提醒機組,同時自動傾倒油漆在海面上做出彩色標記,隨後整個編隊掉頭重新搜索並發起攻擊。
Q1W的攻擊武器很簡單,只有機翼下掛載的2枚250千克炸彈,自衛武器只有背部一挺92式7.7毫米機槍,最初計劃在機頭安裝一門99式20毫米航炮,可以用它攻擊水面狀態的潛艇,但生產型沒有安裝,有些文章稱實戰中有些飛機會選擇安裝1門或2門航炮增強攻擊力。
原型機在1943年9月首飛,但量產機直到1945年1月才投入使用,日本總共建造了約150架,它們的運行範圍主要在朝鮮半島、日本、寶島、菲律賓一線。事實證明該機速度太慢了,自衛武器弱,缺少防護,完全就是個飛行的活靶子。日軍的報告稱Q1W總共擊沉了7艘盟軍潛艇,但戰後調查只有一艘潛艇的沉沒與Q1W有關,當時潛艇被巡邏機發現並實施了無效攻擊,飛機隨後聯絡了附近的驅逐艦和掃雷艦才把潛艇擊沉,所以這個戰果不能完全算在Q1W身上。
Q1W最後一次戰鬥發生在1945年8月1日,當時3架Q1W發現了盟軍SS-309潛艇,該艇正在營救落水的飛行員,這本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奈何盟軍還有4架戰鬥機和一架巡邏機,結果是2架Q1W被擊落。二戰結束時日軍手中尚存68架Q1W,美軍對這款飛機顯然瞧不上眼,進行了短暫研究後就把它們全部報廢處理了,所以沒有一架飛機留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