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有史以來最強炮兵 是被蘇聯逼出來的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24年09月15日21:08:3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1969年,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解放軍和蘇軍之間爆發了珍寶島戰役。珍寶島戰役結束前後,為了應對蘇聯軍隊可能的入侵,解放軍的陸軍野戰部隊部隊進行了自從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以來的又一次調整,解放軍在蘇軍的“逼迫”下組建起了有史以來最強的炮兵,34個炮兵師5000門大炮枕戈待旦,隨時準備抵禦蘇軍的入侵。

  這段歷史的背後到底有哪些值得解讀的真相呢?

  1953年,朝鮮戰爭勝利結束,朝鮮戰爭對於解放軍編制體制調整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圖片

  解放戰爭時期的我軍炮兵

  戰爭初期,解放軍炮兵主要裝備是日式山炮、步兵炮等舊雜式火炮,性能落後且型號繁雜,不利於作戰和後勤保障。從1950年開始,在朝鮮戰場第一次戰役和第二次戰役之間,從西北、西南、中南等軍區共調給軍委炮兵 8 個步兵師用以改建新的炮兵部隊。

  到 1953 年底,全軍預備炮兵已達 23 個師(含火箭炮 2 個師、高炮 6 個師)88 個團和 22 個獨立營;共組建軍、師屬炮兵團 109 個。解放軍現有的106個步兵師基本上配備了團級炮兵單位,按照當時的國防軍編制表建立起相對獨立且完善的炮兵作戰體系。

  在1952年後期的朝鮮戰爭反攻中,志願軍一次能集中10多個炮兵連支援多個步兵連作戰,一次發射炮彈數以千計,對美軍形成了強有力的火力覆蓋。

圖片

  志願軍喀秋莎火箭炮

  朝鮮戰爭結束後,解放軍的重炮兵武器逐漸實現了國產化。一批國產的130毫米加農炮、122毫米榴彈炮等重火炮裝備部隊,解放軍的火力有了進一步提升。1958年,解放軍能做到集中450多門火炮展開集中炮戰,有利壓制了金門島上的國民黨部隊火力。

  然而,到了1960年代,隨着國際局勢的轉變,蘇聯對中國的威脅日益增加。當時蘇聯的炮兵實力在各個方面都超過了解放軍。1960年代的蘇軍是全球機械化程度最高的部隊,有142個摩托化步兵師,51個坦克師,7個空降師和16個軍區炮兵師。蘇軍裝備坦克55000多輛,火炮29000多門。

  到了1969年局勢緊張的時候,擺在解放軍面前的蘇軍炮兵,其實力可以說是“強大的可怕”。

  蘇軍直屬的軍區炮兵師有8000多人,裝備2個加農炮旅,144門加農炮。1個榴彈炮兵旅,72門152毫米榴彈炮。還有火箭炮兵旅,裝備了72門122毫米火箭炮。蘇聯炮兵師採用了四四制編制,加強直屬炮兵部隊的打擊火力。

  對於隊屬炮兵,蘇軍也是相當重視的。一個蘇聯步兵師,其榴彈炮就有54門。一個蘇聯坦克師,其榴彈炮也有54門。

  當時解放軍一個甲級步兵師,其裝備炮兵團有130毫米加農炮12門(一個營)、122毫米榴彈炮12門(一個營)、130毫米火箭炮一個營、85毫米加農炮一個營。炮兵實力和蘇軍比差距很大。

圖片

  122毫米榴彈炮

  所以,面對蘇軍軍區炮兵師、步兵師炮兵團和坦克師炮兵團的火力壓力,解放軍炮兵做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這就是建立更加集中的預備炮兵部隊。

  解放軍炮兵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了如下努力:

  第一,改善裝備。50 年代,中國從蘇聯引進了一系列火炮技術,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仿製和改進。例如,59 式 130 毫米加農炮就是在蘇式火炮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射程遠、威力大,成為了解放軍炮兵的重要裝備。60 年代後期,中國又成功仿製蘇聯的新型 66 式 152 毫米加農榴彈炮,並逐漸裝備部隊,替換了一部分老舊的火炮。原先的ML20型152毫米加農榴彈炮就交給解放軍的步兵師師屬火炮去使用了。

  60 年代初期,63 式 130 毫米輪式自行火箭炮大量投產,替換了原來直屬預備軍師備用的蘇式老舊的喀秋莎火箭炮。這不僅提高了火箭炮的機動性和作戰效能,還增強了炮兵部隊的火力打擊能力。

圖片

  進入1970年代後,解放軍還開發出一批全新的炮兵武器。比如,70式122毫米榴彈炮。採用 63 式履帶式裝甲輸送車底盤,後來在改進過程中使用了改進型的 63-1 式底盤。63 式裝甲車是中國第一款自行設計並建造的履帶式裝甲運輸車,具備一定的裝甲防護和機動能力。在63裝甲輸送車的地盤上,搭載的是 54 式 122 毫米榴彈炮。54 式 122 毫米榴彈炮是從蘇式 M1938 型牽引榴彈炮改進而來,在當時是解放軍的制式榴彈炮。

  1969 年開始起步研製,1970 年樣車通過初步測試並被批准設計定型,下半年交付部隊試用。在部隊試用過程中暴露出諸多問題,如行走系統故障多、機動性差等,隨後進行了多次改進。

  1973 年對底盤進行改進後重新啟動研製工程,1979 年底生產出正樣車,1980 年通過設計定型審查,1981 年 9 月正式批准設計定型,被命名為 “1970 年 1 式 122 毫米自行榴彈炮”,簡稱 70-1 式。

  雖然說1970式122毫米榴彈炮的缺點很多,但在當時緊急戰備的背景下,這種“應急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解放軍炮兵的火力打擊空白,至少讓解放軍擁有了國產化的機械化自行火炮。

  第二,擴編預備炮兵部隊。解放軍的預備炮兵師的實力在蘇軍的“威逼”下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裝備了2個152毫米加農榴彈炮炮團,2個130毫米加農炮團和1個130毫米火箭炮團。其中,152毫米加農炮團裝備的火炮為66式152毫米加農榴彈炮,是解放軍威力最大的牽引式遠程火炮。

  部分炮兵無法做到66式152毫米加農榴彈炮的徹底換裝,只能裝備ML20型152毫米榴彈炮去充數。

圖片

  66式152毫米加榴炮

  除了地面炮兵實力的提升,解放軍的高射炮兵實力也得到了提升。當時,解放軍有15個高炮師,裝備2個混成高炮團,有100毫米高炮24門,57毫米高炮24門,37毫米高炮有36門,還有一批防空機槍。

  第三,擴編隊屬炮兵部隊。解放軍師屬炮兵的實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原來50年代,解放軍的步兵師炮兵團只有一個122毫米榴彈炮營。但到了1970年代,步兵師炮兵團增加了一個122毫米榴彈炮營,達到了2個122毫米榴彈炮營。這是解放軍步兵師為了應對蘇軍大炮兵主義的入侵做出的應急舉措。

  第四,擴充民兵炮兵部隊。當時的三北地區城鎮數量多,軍工廠較多。在當時特殊的歷史時期,為了應對蘇軍可能的入侵,達到戰時擴充部隊的效果,瀋陽軍區迅速組織起實力強悍的民兵部隊。獨立的民兵師單位就有22個,各個民兵師都配備了地炮、高炮等裝備。如果爆發戰爭,民兵的炮兵部隊將編入解放軍的炮兵作戰序列,提升解放軍炮兵的實戰能力。

圖片

  戰備時期的民兵

  當時,解放軍三北邊防地區的民兵還組建了一批反坦克專業分隊,裝備了反坦克地雷、衝鋒鎗、爆破筒和火箭筒等裝備,和解放軍一起在戰時抵禦蘇軍坦克入侵。

  這種超常規的戰備一直持續到了1979年,在人民解放軍的發展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吹,叫你吹。其實十大元帥也是有懈可擊
2023: 看你們這幫屌毛,整天不是量子力學、平
2022: 哈爾科夫本來就是俄國領土,是被蘇共獨
2021: 美媒聲稱航母作用不可替代 只有核武器
2021: 米格-31K外掛"匕首"導彈高清大圖
2020: 台灣正在迅速成長為西太平洋的
2020: 美媒:中國航母有個明顯弱點 但它出現
2019: 楊安澤的愛好者們,快快這個貼傳給那些
2019: 不買022導彈艇了?伊朗總參謀長訪華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