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革命性的“刺蝟彈”投入使用,超口徑彈藥、自帶發射藥、集束髮射,成為水面艦艇對付U艇有效武器。在此基礎上,美、蘇各取所需,發展出適合自身需求的反潛武器,美國產品為捕鼠籠反潛火箭深彈。
在美國看來,“刺蝟彈”尺寸大、命中率低,如果用來改裝主戰驅逐艦,需要拆除一座主炮,屬於得不償失,40噸的後坐力讓小型艦艇望而卻步。在“刺蝟彈”基礎上,美國將超口徑彈藥的火藥改成火箭燃料,使用簡陋的“格柵式”發射架,成為輕型艦艇、輔助艦船的反潛武器,例如魚雷艇、巡邏艇、獵潛艇等,順便贏得捕鼠籠的綽號(Mousetrap),於1942年11月投入使用。
捕鼠籠分為四導軌、八導軌兩種,正式編號分別為Mark 20、Mark 22.配套火箭深彈直徑183毫米(7.2英寸),重29千克(65磅),彈頭15千克(33磅)。動力為直徑為 2.25 英寸的 MK 3 固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最大射程280米,射速3秒每發。下沉速度7.6米每秒,採用觸發引信。以八導軌為例,16枚深彈可形成寬80碼(1碼約為0.9米)、長300碼的殺傷區。
捕鼠籠採用固定角度發射,不能改變射程,手工裝填彈藥。不裝填彈藥時,“格柵式”發射架可以放平固定。相對於刺蝟的優勢,捕鼠籠是後坐力小、安裝方便。四導軌版本使用較為廣泛,輕型艦艇在前甲板可安裝2-4座。大型艦艇,多安裝的是八導軌版本,二戰後期拆除。
對於小型艦艇來說,由於缺乏聲吶引導,驅離潛艇是首要。裝備捕鼠籠的大型艦艇是12艘本森(Benson)級和格里維斯(Gleaves)級驅逐艦,每艘在第一座5英寸炮塔前方安裝了3座捕鼠籠。其中,特納號(DD-648)於1944年1月3日爆炸沉沒,138人陣亡,可能是捕鼠器的觸發引信故障而引發,也是捕鼠籠最大的戰果。
捕鼠籠上艦總數在100餘座,裝備艦艇數量較少,但其變種影響卻是異常巨大。首先,火箭深彈直接被搬上了飛機,充當起反潛武器。1942年7月3日,7.2英寸反潛火箭首次裝上PBY-5A進行實驗,海軍稱之為“7V”火箭,V代表Vertical。
考慮到7.2英寸火箭深彈實際上就是高爆火箭彈,缺乏壓制用火箭炮的美國海軍和陸軍決定將這種武器改進為一種大口徑火箭炮。為了增大射程,動力為由MK3火箭發動機發展而來的4.5英寸BBR火箭發動機,終極產品是:海軍120聯裝的MK 21 “Woofus”,陸軍M4/T34謝爾曼管風琴多管火箭炮,分別用來招呼日本與德國。
這種簡陋武器的後續沒有結束。第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與挪威以此為基礎研發了高端版本,帶穩定平台、全自動裝填,目標變為蘇聯的新式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