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從英國引進的航發 殲轟7還在使用!
送交者: 嵐少爺 2024年10月23日19:39:2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近年來,隨着中國航空工業的不斷發展,一大批先進主力機型的服役,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空軍過去落後的局面。目前,中國空軍裝備有包括殲11、殲10、殲16和殲20在內的多款國產戰鬥機,且這些戰鬥機已全面實現自主化,徹底擺脫了對外界的依賴。特別是長期制約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發動機,也實現了國產化,並全面換裝。如殲11B/BS/BH/BSH/BG/D、殲10C、殲15、殲16和殲20等機型,已經換裝了國產渦扇10B/C發動機,其搭載渦扇10B的殲10C戰機還實現了對巴基斯坦的出口,優異的性能還得到了巴基斯坦空軍的好評。

圖片

搭載國產渦扇10矢量發動機的殲10B

  在渦扇10B/C發動機全面換裝之前,中國第三代戰鬥機裝備的主要是來自俄羅斯的AL31F系列發動機,該發動機以及改進版本也是俄羅斯主力戰機的核心發動機,廣泛裝備了蘇27、蘇30、蘇33、蘇34、蘇35和蘇57等戰鬥機。在中國則裝備在殲11A/B、殲10A/B、殲15(早期型號)等機型上,就連試飛之初的殲20“威龍”隱身戰鬥機也是裝備該發動機。而該發動機引進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當時中國藉助於從俄羅斯引進蘇27“側衛”戰鬥機的契機,從俄羅斯引進了一批該型發動機,主要裝備在殲10戰鬥機上進行試飛和後期的裝備。

圖片

AL31F發動機

圖片

殲10裝備的AL31FN

  而中國引進AL31F系列發動機的主要原因,則是中國在第三代渦扇發動機的發展上早期無法滿足需求。殲10戰鬥機立項研製之初,中國立項研發了為殲10戰鬥機配套的渦扇10發動機,但進入到上世紀90年代以後,在測試中發現問題不斷,包括材料、加工工藝和整體設計都達不到預期,渦扇10發動機的研製可能無法在殲10戰鬥機進行首飛前完成。於是,中國採用了兩步走的計劃來滿足殲10戰鬥機的需求,一是從俄羅斯引進成熟的渦扇發動機,裝備在殲10上進行首飛,並滿足早期的使用,二是繼續發展渦扇10發動機,待技術成熟後才全面換裝。

圖片

殲11B測試渦扇10

  為此,在1992年中國與俄羅斯進行談判,希望引進一批AL31FN發動機,很快得到了俄羅斯的同意,1996年中俄簽訂購買協議,1997年俄羅斯正式交付,1998年3月23日搭載AL31FN發動機的殲10戰鬥機完成了首飛,2005年殲10戰鬥機服役時裝備的也是該發動機。而中國的渦扇10發動機,進入到本世紀初以後,進行了大規模的測試,起初裝備在了殲11B上進行測試,但在測試中出現空中停車、發動機葉片斷裂、起火等重大險情,依舊無法滿足裝備需求。

圖片

出口巴基斯坦的殲10C搭載了渦扇10B

  此後中國又進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測試和改進,進入到2010年以後,渦扇10A發動機開始小批量裝備在殲11B戰鬥機上,殲10戰鬥機也在測試,但該發動機依舊存在着推力小、壽命短等問題,其大修時間間隔僅有俄羅斯的十分之一,與美國差距還要更大。而渦扇10系列發動機真正實現對AL31F系列發動機的替換,還是2020年以後渦扇10B/C開始裝備才得以實現,當時該發動機逐步裝備在了殲11B、殲10C、殲15、殲16和殲20等戰鬥機上,這意味着它的整體性能已經能夠滿足空軍的需求。由此可見,中國在渦扇10發動機的發展上,並非易事整個進度比殲10戰鬥機延後了20多年,AL31F系列發動機的引進,也為中國空軍緩解了20多年的壓力。

圖片

殲20裝備的渦扇10C

  然而,在AL31F系列發動機引進之前,中國空軍在此之前還曾從英國引進過一款渦扇發動機,至今依舊裝備在殲轟7戰鬥轟炸機之上,它是中國引進的第一款渦扇發動機,也是中國真正實現批量裝備的第一款渦扇發動機,對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就是渦扇9發動機,廣泛裝備於殲轟7上,而它的前身則是來自英國的RB.168 MK202發動機(也稱"斯貝"發動機),它的引進始於上世紀70年代。在此之前,中國曾自主發展渦扇5、渦扇6等渦扇發動機,但由於種種原因,這兩款發動機並未裝備,這兩款渦扇發動機的研製分別始於1963年和1964年,分別終止於1973和1984年,究其原因還是技術不成熟,可靠性和推力低等問題,無法滿足需求。

圖片

斯貝渦扇發動機

  而在整個60年代到70年代這段時間裡美國、英國、法國和蘇聯等國已經廣泛裝備渦扇發動機,中國則還是渦噴我發動機為主,與渦噴發動機相比,渦扇發動機有着推力大、油耗低和使用壽命長等優點,也是當今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發動機,幾乎涵蓋了所有的航空領域。當時,由於中蘇交惡,蘇聯中斷了對華的支持,導致中國在航空發動機的發展上出現了技術斷層,自主研發有技術不成熟,自主化道路異常艱難。

圖片

使用斯貝的英國F-4K艦載戰鬥機

  為了彌補差距,中國將目光投向了英國,1972年中國開始與英國接觸,商討引進斯貝發動機MK511.1974年,經過多年的談判,英國主動提出向中國提供軍用型號RB.168 MK202發動機,1975年12月13日與中方簽署許可生產協議,中國花費5億英鎊,從英國引進MK202發動機技術,還有40多台成品發動機。

圖片

貝斯發動機

  1976年3月,英國向中國提供了該發動機的散件,由西安航空發動機公司進行組裝,1979年7月25日在英國工程師的指導下,首台在西安航空發動機公司組裝的貝斯發動機下線測試,1980年5月30日完成檢驗,中國準備開始進行批量生產。但由於當時中國的航空發動機整體走的是蘇聯的路線,導致在量產貝斯發動機時困難重重,自製化遭遇了各種技術瓶頸,直到1988年才完成了鑄造發動機壓氣機葉片段等工藝開發。然而,進入到80年代末,由於國際局勢變化,中西方關係徹底走向了下坡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恢復了對華的武器禁運政策。

圖片

殲轟7搭載的貝斯或渦扇9發動機

  導致貝斯發動機的國產化道路更為艱難了,英國的技術支援全面中斷,好在進入到90年代以後,英國考慮到在華的利益,還是向中國提供了一批從F-4K與F-4M戰鬥機退役後的貝斯發動機,中國將這些發動機運用到了殲轟7上,短暫緩解了發動機荒的問題。但國產化的路子還需要繼續走。1999年,MK202發動機全國產化計劃正式啟動,並將其命名為“渦扇9”/“秦嶺”,2002年國產化的渦扇9發動機正式換裝殲轟7.標誌着該發動機的國產化終於完成,從1976年引進算起,整整用了26年才完成國產化,可見整個過程是相當漫長的,同時也充分提體現出當時中國在航空發動機發展的不足。

圖片

殲轟7搭載的渦扇9

圖片

  如果從1988年12月14日殲轟7首飛開始算起,這款發動機已經在中國空軍中裝備了長達36年之久。所以,從航空發動機的發展上來看,中國在航空發動機的發展上是極其不易的,早期主要以引進和仿製為主,直到如今才真正實現了國產化,擺脫了對外界的依賴。但整體上與歐美等西方國家差距還是較大,特別在民用航空發動機和運輸機等使用的大推力發動機上。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相信未來差距將進一步縮短。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以哈決鬥 拜登不慎 世界戰不戰
2023: 6032 血壯山河之盧溝橋之變 1
2022: 搞了幾條情報與同學們分享:
2022: 搞情報:為什麼胡錦濤沒有900度近視?
2021: 假如我是走資派
2021: 【黃永勝和葉群到底有啥不正常的?】
2020: 美兩大軍種重大戰略調整 爭相部署反艦
2020: 俄媒:中國經濟規模無論怎麼算都大於美
2019: 俄軍為何宣稱航母無用論 因為他們現在
2019: ▲台灣央廣: 中國缺席國際太空大會 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