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汽車、飛機、火車這樣的退役之後,它們的結局往往都是被拆解成廢舊金屬。
![圖片](https://inews.gtimg.com/news_bt/OQyLAuzFwGMTNmFi-_ytlj6r3o4HebMy9MjGVEJ0SNHoQAA/641)
當我們在路上偶爾見到它們,很可能就是它們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瞬間。筆者看到路邊停車場內有一架被拆解的飛機,於是駕車駛入這個停車場,希望近距離看一下它的樣子。當進入停車場時,筆者甚至還沒有來得及看清它的樣子。下車之後,走近才發現這是一架蘇-24戰鬥轟炸機已經拆除了機頭、機翼和尾翼,機身放在一輛半掛車上,此時不知道牽引車去哪裡了。
本文為俄羅斯攝影師“里亞賓寧”撰寫的遊記,本人翻譯並編輯給大家分享。
![圖片](https://inews.gtimg.com/news_bt/On79C_vQdiqEm4cZiOtWv_sNAmxZ1Al_evZIKbYcI8kq0AA/641)
儘管蘇-24是一種戰鬥轟炸機,但筆者更願意稱其為俯衝轟炸機。從功能上來說,蘇-24簡直就是萬金油,幾乎可以執行戰場上的任何任務,無論白天還是夜晚,無論是空中還是地面目標,如果有必要,它還可以投放核武器。
駕駛艙側面還有蘇霍伊設計局的標誌,駕駛艙蓋後面還有11顆紅星,似乎是執行任務的標記。由於烏克蘭也裝備了這種蘇聯時代的戰鬥轟炸機,筆者一度懷疑它是俄軍的戰利品。由於這架飛機並沒有垂直尾翼,所以無法通過上面的機徽來判斷它的歸屬,只能通過機身上的編號“白色49”進行搜索。
![圖片](https://inews.gtimg.com/news_bt/OM-kcR9l7i0AA7lAa8_d1x_Jw_l-hLm-Ex6DqHdE7XQukAA/641)
在網上搜索這架飛機相關信息時,筆者發現烏克蘭空軍“白色49”蘇-24戰鬥轟炸機的照片。並且發現,這架蘇-24是1978年生產的,而這張照片是阿爾弗雷德·馬圖塞維奇拍攝的,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航空作家,拍攝了許多精彩的照片,並撰寫過很多關於航空的文章。
![圖片](https://inews.gtimg.com/news_bt/Olyunabk6kcJdTJAxaUtDv_434_s4aXNx-neUPeq1iHoYAA/641)
然而,機身編號具有誤導性。如果仔細看照片,就會發現其中的字體與這架飛機上的字體有所區別。另外要說的是,烏克蘭空軍的那架蘇-24的基本型,而筆者見到的這架經過了改裝,可以看到機翼前面特有的突出部分。
![圖片](https://inews.gtimg.com/news_bt/OzK2E27pZbbCuWJjSk-HPdtQ8G8EDvyYsbiW_oFAQQbGUAA/641)
除了機翼前方的突出部分之外,其他部分很難看出這架蘇-24是否經過了改裝。當然,這也與筆者有限的航空知識有關。蘇-24是可變後掠翼飛機,機翼內側是固定的,上面安裝有重載武器掛架。這張照片很好地展示了可變後掠翼的機翼轉軸。
![圖片](https://inews.gtimg.com/news_bt/OTtP04gQNkBS5rfPJ5zFBrMk-vyq5DTNi-SgFndYSJj8wAA/641)
在伊利亞·索洛維約夫拍攝的照片中,有一張“白色49”編號的蘇-24戰鬥機照片。據一些報道稱,這架飛機之前的編號為“白色19”,基地位於科拉半島。但是,這張照片中的蘇-24並沒有一串小紅星的任務標記。並且這架蘇-24還有近衛部隊的特殊標記,同時“49”字體也與筆者見到的不同。
![圖片](https://inews.gtimg.com/news_bt/OPJRknBsWc11jMRwotZpvMzxQ00d6d8hZbgQ4uQodrt-IAA/641)
通過搜索,筆者還發現亞歷山大·列別捷夫拍攝的“白色49”蘇-24戰鬥轟炸機。這架蘇-24顯得更加接近一些,但是,同樣沒有任務標記,同時“49”字體仍然有區別。
![圖片](https://inews.gtimg.com/news_bt/OBoAeq2zl6KL6rYomWoEkN1gm54SURjLMAJv7v8C61K9gAA/641)
真希望這架蘇-24能有一個好的歸宿,它應當進入一座設施全面的博物館,以嶄新的面貌向參觀者展示它的優美姿態。而不是這樣裝在一輛半掛車上,被丟棄在公路旁的停車場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