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日本航母完成F-35B起降 與076相比誰更強?
送交者: 嵐少爺 2024年10月29日21:26:0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當時時間10月20日,日本海上自衛隊“加賀”號,在美國西海岸完成F-35B降落試驗,繼“出雲”之後完成重要節點,也預示着日本距離重新裝備航母更進一步。無獨有偶,中國海軍正在建造的“076型兩棲攻擊艦”首艦,眼看也要下水。中日不約而同發展海上改型航空平台,也到了互相對比的時刻。

圖片

  ▲“加賀”號也順利完成F-35B首次起降

  從60年代美國海軍建造“硫磺島”級兩棲攻擊艦開始,全球海軍在發展海上航空力量時,就多了一個選擇。蘇聯海軍隨後建造的“莫斯科”級,日本海自裝備的幾款“反潛直升機航母”,本質上都算這條路線上的改型。進入90年代後,航空技術發展進一步降低了固定翼艦載機海上起降難度,於是航母領域的低端選手——滑躍航母,與直升機海上運作平台合二為一,出現了被稱作“多功能艦”、“戰略投送艦”的特殊產物。但這些多用途裝備就和多用途戰鬥機一樣,在中低烈度戰場表現出色,什麼都能幹,一旦進入高烈度戰場就是雞肋,什麼都干不好。真正面對戰爭威脅的國家,根本不會選擇這種中庸產物,但技術躍進是現實存在的,於是不同國家面對不同需求,就會作出不同選擇。

圖片

  ▲軍事領域的多用途都是要帶問號的

  日本從70年代就開始裝備直升機航母,90年代首次建造全通甲板兩棲運輸艦時,更是震動東亞。隨着中航工業崛起,殲-20A屹立於東亞之巔,美國最終放鬆要求,允許日本重新染指真正的航空母艦。從技術上來講,直升機航母改造成滑躍航母難度不大,即使是飽受嘲諷的航空甲板耐熱問題,也能通過技術手段解決。真正的問題在於,直升機以及配套機載設備需要的維護體系、空間,遠低於固定翼艦載機,原始設計用來保障直升機的布局,根本不足以支持F-35B高效運作,這不是內部調整可以解決的。日本兩艘直升機航母改造完成後,搭載甚至起降F-35B都不成問題,但要想讓F-35B成建制搭載戰鬥配置的燃油、彈藥起降,根本是不現實的。

圖片

  ▲艦載機上艦不難,發揮出戰鬥力才是真難

  日本海自深知這一事實,所以其規劃是在兩艘改型航母上,獲得真正航母的設計、使用經驗,下一代一開始就針對F-35B成建制上艦的航母,才是日本真正用於海上作戰的主力。不出意外的話,發展40多年,才將航母排水量增長到2萬多噸日本海自,下一代航母將超過4萬噸。也只有在這種規格的航母平台上,現代艦載機才能得到妥善維護,真正具備海上高頻率起降作戰能力。當然,按照日本2028年完成兩艘航母改造,經驗足以支撐下一代航母發展的時間線來看,最快也要2035年,才能看到真正有戰鬥力的航母。

圖片

  ▲“出雲”級只是個過渡平台

  中國海軍在蘇聯滑躍航母平台基礎上,完成了向電磁彈射航母的轉變,這是真正意義上的主力路線。不過,海軍艦載機搭載反艦導彈的攻擊模式,已經被055/052D發射艦載高超音速導彈取代。在固定翼艦載機活動半徑、時間,不足以支持高超音速導彈的情況下,076應運而生。其本質上是通過電磁彈射器操作遠程偵察無人機,在殲-35掩護下,為艦載高超音速導彈提供發射坐標和中繼引導支持。說得直白一點,003和殲-35其實是編隊護衛,保障整個編隊安全;076和遠程無人機是眼睛,探出去找到並監視對手;055/052D與艦載高超音速武器,才是真正的攻擊手段。

圖片

  ▲055真正的榮光可不是鷹擊-18

  中日航母發展的時間、資源與背景差距很大,現階段成果的差距就更大。用“加賀”、“出雲”號性能對比076.也缺乏現實意義。只能說,在各自的航母發展路線上,076是基於075型兩棲攻擊艦發展,作為大型彈射航母的臂膀問世。而“出雲”和“加賀”則是日本海自,謀求獲得真正航母的過渡裝備,差距不言而喻。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人民的中國
2022: 中共火箭軍家底兒被徹底掀翻(立刻看視
2021: 美台頻頻唱雙簧,台退役少將:台灣沒人
2021: 美中關繫緊張 美軍與台灣合作全面增強
2020: 美國最大的威脅是誰?拜登的答案揭曉,
2020: 美前防長反對重金打造新核導彈,五角大
2019: 中企量產T1000超高強度碳纖維 尖端武器
2019: 下水三年才準備刷舷號 國產航母為何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