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戴姆勒-福斯特公司在一戰爆發前不久涉足農業車輛的研製生產,開發的汽油機動力重型拖拉機取得一定成果,有不少銷往南美,正是這些技術上的累積為後續開發軍用牽引車奠定了基礎。一戰爆發後歐洲各國紛紛拿出重炮互相轟擊,英軍也不例外,但英軍手頭缺少合適的牽引設備,那些動輒十來噸的重炮很難機動。當時技術條件下農用拖拉機是不錯的選擇,這些車輛本身就很擅長在泥地里行駛。
![圖片](https://inews.gtimg.com/news_bt/OeppY_6M9MxeECnW3-1s0YFrVTApCnHqT7f4VJC9LANJUAA/641)
在1914年底,英國考文垂軍械廠研製成功BL 15英寸重型榴彈炮,該炮能夠把大約660千克重的炮彈發射到9.9公里外,不過該炮十分沉重,連同底座的戰鬥情況下整體重量達到了誇張的94噸。儘管火炮可以拆卸成幾個大部件分開運輸,一般拖拉機還是無能為力,因此軍械廠委託戴姆勒-福斯特開發一款重型牽引車。
![圖片](https://inews.gtimg.com/news_bt/O6us_8VYIu2brlUdG4Ha5DxvJ8ACpYLe0iKyi9LeGRkcIAA/641)
戴姆勒-福斯特重型牽引車是從原來的農用牽引車改進而來,自重就達到了14噸,尺寸巨大,採用開放式駕駛室。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該車以為它是蒸汽機驅動,這應該和它的冷卻系統有關,該車安裝了一台戴姆勒6缸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105馬力,發動機採用水冷降溫,車體前部的箱式結構是冷卻塔,發動機尾氣在排出的過程中帶動氣流進入冷卻塔,循環的熱水噴入氣流中降溫並被下方的水箱收集重複使用,一部分則被蒸發,煙霧通過上方的“煙囪”排放。
![圖片](https://inews.gtimg.com/news_bt/OIIuRDydxdgNDPwaApHJ6DMu8rQjXrkW5t4fho0hkqNb8AA/641)
牽引車採用輪式行走裝置,後輪為驅動輪,車輛具體行駛速度不清楚,但肯定不會很快。輪式結構的優點是簡單可靠,設計師採用了大直徑鋼輪,後輪直徑達到了2.4米,寬0.61米,前輪直徑更小也更窄。牽引車還可以更換帶凸緣的鐵道鋼輪,可直接在鐵路上行駛。
![圖片](https://inews.gtimg.com/news_bt/OhK8TZWGtR53nsP6da-WUausHzGm7lkpfUc2I3JgWJUn0AA/641)
當原型車向英軍作展示的時候,英軍代表立刻意識到這就是他們想要的重型牽引車,該車也不負眾望,它的最大牽引力可達36噸,完全能夠滿足重炮零部件的運輸需求,英國陸軍以每輛1866英鎊的價格訂購了97輛,另外還有291輛專用拖車。牽引車的實際用戶並非英國陸軍,而是海軍陸戰隊炮兵部隊,他們給每門15英寸榴彈炮配備8輛牽引車。
![圖片](https://inews.gtimg.com/news_bt/OFg4BBZcCHWH4fsd6kE9gmgHhzICexhK4eCOnm5TzA6_AAA/641)
戴姆勒-福斯特公司還嘗試開發一種可以跨越寬壕溝的車輛,設計師在重型牽引車的前部安裝了長鋼梁,車輛先靠近壕溝把鋼梁放下,然後就能駛上鋼梁越過壕溝,之後還能通過絞盤迴收鋼梁。這個思路其實就是架橋車,只不過技術很不成熟,車輛前部太重,動力不夠用,鋼梁回收困難,因此沒有得到進一步發展。當時英國也在開發其他架橋車,不過最實用的方法還是用坦克背負巨大的柴捆扔到壕溝里。
![圖片](https://inews.gtimg.com/news_bt/Omz0kg0X0wTd1M1IUKhk5ReBVkz3NBtnd6QJR186Q3YoQAA/641)
這款牽引車還是戴姆勒-福斯特公司的敲門磚,當時英國正在研製坦克,這需要大量車企參與其中,公司憑藉牽引車的成功順利進組,向坦克提供了可靠的大功率發動機、變速箱和差速器,除了菱形坦克,同時參與了另一款“惠比特”坦克的研製,遺憾的是公司在那之後就沒有什麼有代表性的產品了,一戰後主要生產離心泵等機械設備,上世紀60年代被其他企業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