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塔斯社”報道,在2024珠海航展亮相併進行飛行表演後,蘇-57E確實已經獲得了首個出口訂單。試飛員謝爾蓋·博格丹更是聲稱,蘇-57比目前全球任何同類型戰鬥機都要強大,俄羅斯戰機總是領先一點”,暗示比蘇-57比殲-20和殲-35都強。當然,如果他說的是蘇-57的低速機動性能,倒是有一點道理,但是這絕對不等於蘇-57是一款合格的隱形戰鬥機。
其實,蘇-57這款被西方稱為“重罪犯”的戰鬥機,因為首次在航展上被拍到很多細節,成為了航空愛好者討論的熱點。對比殲-20和殲-35光潔的外表,蘇-57的機體彈倉加工細節和表面處理工藝,完全可以用粗糙不堪來形容。基於隱身戰鬥機最重要的性能指標就是雷達反射截面積,而隱身性能往往又是由細節決定成敗,這樣的差跑等於在證明俄羅斯航空軍工在戰鬥機的設計、製造、特別是機體表面處理工藝方面全面落後於中國的現實。
第一個大問題是蘇-57彈艙揭開神秘面紗,還是存在着工藝非常粗糙的問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翼根武器艙,因為長期以來對蘇-57是否有合格的側彈倉一直充滿神秘色彩。然而,這次航展所展現出的細節卻令人失望。蘇 - 57 的主彈艙縫隙之大,有人形容“能直接塞進去一個手機”。而且從拍攝的展示機照片來看,側彈艙表面處理極為粗劣,線條參差不齊,塗裝也參差不齊,這種工藝水平甚至不如三代機,這對於一款被寄予厚望的五代機來說,着實讓人驚訝。蘇-57側彈艙的公開,還意味着這款戰鬥機的紅外格鬥導彈發射方式與F-22相同,也就是需要先將格鬥彈的紅外導彈頭露出,以構成發射條伯。不能說這麼幹就很落後,但是與殲-20非常巧妙的滑軌式側彈倉相比,差距非常明顯。
第二個問題是機身螺絲凸顯隱身隱患。 Su - 57 機身和機翼上大量使用螺絲,數量高達數百個之多。中美隱形飛機的表面處理工藝主要使用鉚釘,因為鉚釘在面板之間能形成更緊密、更平滑的粘合,而螺絲略微突出,會反射雷達波,這對於飛機隱身能力的破壞是極為嚴重的問題。並且,鉚釘大過載機動過程中能更好地確保結構完整性,避免因振動而鬆動,同時也有利於雷達吸收塗層的均勻塗抹,而螺絲的使用證明俄羅斯人似乎並不在乎這些。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參加珠海航展的蘇-57並非量產機型,而俄羅斯軍工在後期改進了這些不足。
對比中美俄隱身戰機,蘇-57更大的問題是機載雷達性能的落後,缺少分布式光電孔徑系統,沒有更為先進的空空導彈。雖然蘇-57在珠海的飛行表演非常精彩,但是我們不要忘了,戰鬥機主要是用來打仗的,而不是飛行表演的。採用矢量噴口的蘇-57擁有非常優秀的低速性能,看着精彩,但是在空戰中是沒什麼用的。因為你速度一降下來,在空中就是活靶子。而隱身性能、信息化水平、態勢感知能力和導彈武器才是衡量一架隱身戰鬥機是否人事格的主要標準。
戰鬥在航展表演的低速飛行性能,在實戰中的意義有多大?這是存在疑問的。而不能展示的往往是綜合作戰能力中最關鍵的。
此次 Su - 57 在珠海航展上暴露的這些問題,不僅表明俄羅斯在開發現代隱形飛機時面臨技術障礙和生產挑戰,而且顯示出中俄航空工業已經不在同一級別,這也為國際航空軍事領域的發展和競爭態勢帶來新的思考。不過,也需要指出的是,Su - 57 的設計隱身程度與中美之間本身就存在設計理念上的差異,其身為多用途戰鬥機的特點估計才是其最大的賣點。至於有國家在珠海航展後採購蘇-57,大概率只是湊巧,並不能證明俄羅斯航空工業仍然處於世界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