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費飆升,戰爭下的俄羅斯,還能撐多久? |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24年11月25日00:12:1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據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透露,由於俄烏衝突一直不停,俄軍費預算在GDP的占比已達6.7%。這個數很接近蘇聯1980年代軍費占比最高值7.4%。2020年俄方說未來兩三年要把軍費占例控制在2.7%。但是俄烏戰爭僵持不下打亂了他的計劃,全國進入戰時經濟狀態,一方面軍工體系不得不開足馬力搞生產,另一方面國家不得不把搞經濟建設的錢投入戰爭。俄總統新聞秘書強調俄軍費暴漲情況需要特別重點關注。他為啥如此緊張?俄軍費漲幅越來越大會出現啥危險情況?今天我們就聊聊一國軍費上漲的可能後果。 先說一國軍費支出多少算合理。據各國公開數據計算,世界軍費預算在GDP占比平均值是2%,這個數值是國際社會公認比較健康的標準。當下老美、印度、英國等的軍費占比都超過2%,老美一枝獨秀達到了3.2%。不過他們都沒有達到現在的俄羅斯這種程度。按照歷史經驗,如果一國的軍費占比在7%以上,甚至超過10%,那就意味着這國處在戰爭邊緣或者已經陷入戰爭。 二戰是最典型例子,戰前德國軍費連年飆升,在1938年更是達到了17%,異常高的軍費開支預示着要有戰事,果然很快希特勒就在歐洲挑起戰火。另一邊的日本也是,在亞洲陰謀侵略別國期間軍費也是連年暴漲,在1937年全面侵華時軍費也接近17%了。他不僅在亞洲攻城略地,甚至後面在太平洋直接跟老美幹上了。二戰後期德日基本就是畸形的戰時經濟,把GDP的60%都砸到戰爭里。戰爭結束時,兩國戰敗不說,國民經濟瀕臨崩潰,國內百廢待興但根本沒有能力恢復建設,就靠老美扶植。這都是血淋淋的教訓。 而對於俄羅斯政府高層來說,蘇聯的教訓更為記憶猶新。毫不誇張地說,在蘇聯走向解體的道路上一直有一條暗線,那就是軍費口子開的太大沒收住。俄總統新聞秘書的表述就印證了俄方高層非常重視這個問題。 縱觀整個冷戰時期,美蘇爭霸最讓外界關注的就是兩國的軍備競賽,無論是常規武裝,核武器競賽,以及後面的太空競賽,蘇聯都是拼盡全力跟老美爭,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優先用於軍事。最典型的就是赫魯曉夫執政時期。他往航空航天研究上不斷投錢,率先研製並發射了洲際導彈、人造地球衛星,讓當時的美歐心驚膽戰。赫魯曉夫可以說是導彈狂人,尤其迷戀戰略火箭的威懾力。個性張揚的他揚言蘇聯軍工超強,造導彈就跟做香腸似的,造出來的導彈可以打到老美本土任何指定目標。這話引得老美非常緊張。 不僅如此,赫魯曉夫還大搞核武器研究。蘇聯的核彈頭數量在1956年是400枚,到1961年達到了驚人的2450枚。但他並沒有止步於此,在1962年到1963年的兩年時間裡又進行了110多次核爆試驗,跟老美的核武競賽搞得是如火如荼。這個時候蘇聯在軍事競賽上逐漸占據上風。 老美那邊肯尼迪額頭冒汗了,不過他很快得到CIA的情報,說蘇聯雖然核武器厲害但遠程轟炸機、洲際導彈很差勁,他們完全可以先動手打掉蘇聯核武。找到安全感和平衡感的肯尼迪一下子就活泛了,他開始大肆宣傳,搞得赫魯曉夫很不爽。 本來以為老美只是打打嘴炮,結果在1961年前後蘇聯情報組織克格勃截獲了大量美軍機密文件,緊急上報赫魯曉夫。他看完汗流浹背——蘇聯境內的核武器部署地點被摸得清清楚楚,甚至美軍跟北約還制定了聯合打擊計劃。他怒氣沖沖對老美喊話,敢動用核武要付出代價。此事讓蘇聯再度神經緊繃,原定的裁軍計劃被廢止,士兵退役時間被推遲,各種新型武器研發被重啟,特別是一些更具殺傷性武器研發被重啟,軍費支出蹭蹭上漲。 到了勃列日涅夫上台後,跟老美搞軍備競賽更起勁了。為了占得優勢,他提出全面開花戰略,就是戰略核武器、戰術核武器、常規武器要齊頭並進。隨後美蘇軍備競賽直接升級到太空競賽,大當量的核武器試驗、雄心勃勃的登月計劃成了這一時期最具標誌性的大事件。 為了維持跟老美的戰略力量均衡,蘇聯軍工是玩命運轉,加班加點搞核彈、洲際導彈、坦克、轟炸機等各項裝備的研發和生產。這種情況下蘇聯軍費開支也是一路飆漲,在1970年代軍費占比竟然超過了20%。 蘇聯的軍費壓力不僅在軍備方面,還有對外戰事。1956年匈牙利國內爆發反政府抗議活動,民眾要求脫離蘇聯,局勢幾乎失控,匈牙利當局就向蘇聯求助。赫魯曉夫直接派兵鎮壓,結果與當地民眾發生衝突,雙方僵持了5天,最後蘇聯增加兵力才控制住局勢。 到了1970年代,美蘇都有對外戰事,老美深陷越戰,軍費支出占比一度逼近10%,結果越打越力不從心,就趕緊抽身。戰後老美軍費壓縮到5%左右,這才得到喘息空間。但蘇聯就沒這麼幸運,他的軍費支出都超過20%了,比經濟狀況好得多的老美高出一倍!這種情況下勃列日涅夫竟然決定出兵阿富汗。從1979年12月到1989年2月,蘇聯深陷阿富汗戰爭近10年,從戰爭中抽身不到兩年他就分崩離析成了歷史符號。 很多人不理解,蘇聯家大業大怎麼說完就完了呢?在阿富汗戰場,蘇聯前前後後出動了150多萬兵力,傷亡達5萬,花掉了上百億盧布,此外還有大量的武器裝備和物資消耗。這一戰對蘇聯國力是重創。 另一方面,戰爭讓蘇聯的國際形象嚴重受損,甚至遭到美歐等西方國家的聯合抵制,國際處境十分艱難。同時國內民眾也是怨聲載道,他們喊話政府停止戰爭,削減軍費支出,集中力量發展經濟,救救吃不上飯的老百姓。 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軍事發展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但這是以犧牲國民經濟為代價的,當時蘇聯的經濟結構嚴重畸形,除了軍工及相關產業強大外,輕工業、農業都遭受嚴重的困難,經濟停滯不前,老百姓是舉步維艱。可以說,長期高強度軍備競賽以及頻繁對外戰事的負面影響一直伴隨着蘇聯直到解體。蘇聯外長曾算過一筆賬,在阿富汗打仗砸了600億盧布,在中蘇關係惡化上砸了2000億盧布,跟老美搞軍備競賽砸了至少7000億盧布。這樣一看,蘇聯幾十年高水平的軍費開支為他最後垮台埋下重大隱患。 反面論證同樣有說服力,比如中國一直維持低水平的軍費支出,近年來軍費占比保持在1.5%左右,不僅遠低於老美等國家,甚至比全球平均水平還要低得多。但這並不妨礙中國軍事力量穩步增長,我們的國防發展以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人民安全為出發點,是防禦性的,沒有霸權野心因此不搞窮兵黷武那一套。我們的軍工發展走的是低投入高產出特色發展模式,集中有限資源發展優勢防禦武器,避免資源過度消耗和資源浪費。 另外中國軍費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是煙草稅金,據統計,2023年煙草行業稅利總額至少有1.5萬億元,光這筆錢基本就能覆蓋中國每年的軍費開支。所以中國的軍費開支不會影響國民經濟起飛,也不會影響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這一正一反足以說明問題:軍費一定要在可控範圍內。 提到軍費支出,有一個國家值得一說,他就是印度。去年軍費支出是836億美元,全球排名第4,僅次於美中俄。對於印度的軍事實力,有人說不容小覷,也有人吐槽拿不出手。哪一種觀點對呢?兩種觀點都對,因為都是印度軍力的現實側寫。 說他軍力不容小覷的,主要是指他手裡有一些先進武器裝備。比如S-400防空系統,排水量達4萬噸的維克蘭特號航母、布拉莫斯超音速導彈等、C-17等。印度對世界先進武器裝備從來都是來者不拒,只要賣家肯賣他都捨得花錢。不過,買買買也是他最大的弱點,從各國買武器裝備無法整合到一起形成有效的作戰體系,沒有強大的戰鬥力輸出。S-400是俄羅斯的,C-17是老美的,維克蘭特號航母是博採眾長的萬國牌,拉莫斯超音速導彈也是他跟俄羅斯一起研製的,也就是說沒有一款是自主研發,因此他至今都沒辦法把這些武器整合到一起轉化成有效的戰鬥力輸出。 另外買武器這種事情水很深,他難免被人割韭菜。比如2011年老美賣給他10架C-17,美軍採購價格差不多是1.5億美元,轉手以3倍價格賣給印度,里外里賺了幾十億。對比一下,他賣給英國是2.2億美元,賣給澳大利亞是1.9億美元。像這種騷操作在印度軍購里比比皆是,偏偏印度還是軍購狂,軍費開支能少嗎? 所以盲目軍購也是大問題,買到手裡用不起來也浪費不是?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3: | 003號航母海試 | |
2023: | 論十大關係 | |
2022: | 蒙古陷襄陽 第四章 | |
2022: | 郭台銘應當是好運到頭了。但後邊會死得 | |
2021: | F-22猛禽被曝貼鋁箔反光板,這無疑是今 | |
2021: | 美海軍設法讓老舊潛艇再撐幾年 儘早達 | |
2020: | 向拜登表忠心,英國欲派航母來亞太“拱 | |
2020: | 印媒憂慮:中國已向印度周邊幾乎所有國 | |
2019: | 搗毒:“孫中山”好像是章太炎發明的 | |
2019: | 聯合國法律算個屁:英美聯手強占他國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