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航空界在上世紀30年代迎來了快速發展期,強大國力允許設計師們放飛自我,於是非常規的飛機設計方案層出不窮。在30年代中期,蘇聯軍隊想要開發一種裝甲攻擊機,大家對這種新概念武器都沒什麼經驗,軍方希望在戰鬥機的基礎上附加對地打擊能力,不過設計師P. D. Grushina有自己的想法,他設計了一款串聯機翼輕型高速攻擊機,這就是Sh-Tandem,也被稱為Sh-MAI、 MAI-3、MAI-Tandem。
第一架原型機在1937年12月完成,它是一架單座飛機,前主翼為低單翼,飛機沒有常規垂尾,而是在機身尾部安裝了另一副機翼,機翼面積大約是前翼的一半,前後機翼都有副翼,後翼也充當升降舵,發動機安裝在機頭內,以常規的牽引方式安裝螺旋槳。該機作用應該是驗證串聯機翼的可行性,沒有考慮武裝和防護。
隨後開發的第二架原型機則改成了雙座武裝版,該機為木製,採用硬殼式機身設計,蒙皮為膠合板製成,機翼上蒙皮厚度更薄,飛機空重2560千克,機長8.5米,前翼展11米,後翼展7米,沒有常規垂尾影響了飛行穩定性,設計師嘗試了5種垂尾方案,最終選擇在後翼下方安裝橢圓形的下垂尾。它的動力為一台M-87風冷行星發動機,最大功率930馬力,驅動一副3葉螺旋槳。
該機安裝5挺7.62毫米機槍,其中4挺安裝在機翼內由飛行員控制,每挺槍備彈600發,還有一挺安裝在機尾的封閉式MV-3炮塔內,備彈700發,因為沒有垂尾的遮擋,炮塔內機槍有非常寬廣的射界。飛機的炸彈掛載能力差了點,外部掛架最多掛載200千克炸彈。
飛機在測試中表現還不錯,飛行員認為該機易於駕駛,它的海平面最大速度406千米/小時,在4250米高度最大速度488千米/小時。不過也發現不少問題,比如飛機的航向穩定性差、方向舵反應遲緩、前機翼結構強度不夠、炮塔風阻較大等。照片顯示有一架原型機在後機翼上方也安裝了垂尾,以取得更好的方向控制力,它大概率是測試中對第二架原型機的修改,個別文章稱它是第三架原型機,這可能是錯誤的。
至少就第二架原型機的測試情況來看項目發展比較順利,飛機並沒有遭遇難以克服的技術問題,設計師打算在後續更換更強發動機,把飛機最大速度提升到600千米/小時,彈藥掛載能力也可以進一步提升,只需要增加機翼面積改善升力就行。海軍也對這個項目感興趣,因為它的雙翼設計帶來不錯的短距起降能力,正好可以擔任大型水面艦艇的偵察機,稍微改一改就能彈射起飛、水上降落回收。
蘇聯空軍在1939年制定了新的飛機工業發展草案,似乎把未來幾年裡飛機建造數量放在了第一位,這應該是為戰爭做生產準備,不幸的是Sh-Tandem項目在這時候被取消,讓位給其他飛機研發項目。不過Sh-Tandem自身還是存在缺陷,空軍原本希望獲得一款裝甲對地攻擊機,可Sh-Tandem原型機上根本沒有體現出來,如果給2名機組安裝防護裝甲,就意味着飛機重量會大幅增加,反過來不僅增加飛行負擔,還會壓縮本就可憐的武器攜帶能力,在不做重大修改的前提下似乎無法解決這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