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歐洲局勢日益緊張,意大利也在為戰爭做準備,當時意大利雖是列強之一但工業實力確實墊底的那個,尤其在重型火炮的研製和大規模量產上不如英、法等國,這一時期的意大利走上了“萬國造”路線,先後從不同國家購買大炮。在1910年,法國施耐德公司着手為意大利研製一款260毫米重型攻城炮,起初命名為Mortaio da 260/9S,後來意大利將自行生產的簡化版本加上M16後綴,16意為1916年研製成功。
法國原版火炮其實應該劃分為榴彈炮,但意大利將它稱為迫擊炮,可能是該炮射擊仰角很高以及炮管倍徑較小的原因。該炮戰鬥重量約12000千克,10.5倍徑的炮管安裝在鋼製箱式炮架上,炮架上安裝了助鋤,炮輪為帶鋼圈的大直徑木條輻輪,火炮安裝了液壓氣動反衝裝置,行軍時需要將炮管拆解下來單獨運輸,牽引速度在6~8千米/小時。
火炮發射分裝彈藥,炮架左側安裝了一部小型起重機吊裝炮彈和發射藥,炮管俯仰角度在+20°~+65°,射界總共6°,炮管需要降低到20°仰角才能裝填炮彈,後膛使用施耐德常用的間斷螺紋炮閂閉鎖,火炮正面安裝了炮盾為炮兵提供保護。
該炮發射3種類型的榴彈,重量都在220千克左右,炮彈出膛速度350米/秒,最大射程9.1千米,持續射擊時射速為12分鐘一發,爆發射擊也能達到2分鐘1一發。220千克重的榴彈在一戰期間很有效,除了那些永備要塞工事,大部分前線防禦設施經不起它轟擊。
意大利安薩爾多和維克多-泰尼(奧托梅拉的前身)獲得法國授權自行生產260毫米火炮,不過意大利自產的M16做了少量改進,火炮射界增加到了左右各6°,戰鬥時炮輪需要拆解,直接用炮架做支撐,牽引行軍時不必拆解炮管單獨運輸,只需要將炮管向後縮回,把一對額外的鋼圈木輻輪安裝在炮架上做支撐,然後就能用一輛大功率的牽引車整炮牽引,這有利於火炮快速部署和撤離。
M16重迫擊炮服役後成為意大利陸軍的主力重炮之一,每一個重炮連裝備4門M16,它們參與了與奧匈帝國陸軍的戰鬥,奧軍曾繳獲過該炮。M16在一戰後仍在服役,有一些火炮被提供給西班牙參與了西班牙內戰,二戰爆發時意大利陸軍邊防部隊手中尚有一些M16在役,它們在1945年退役。據稱法軍在一戰期間使用了少量施耐德原版火炮,德軍在1940年法蘭西戰役後找到了一些火炮並把它們重新命名為26cm Mrs 582(i),但沒有關於該炮的使用記錄。